卡农音乐?卡农即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译为华音。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卡农(Canon)”一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那么,卡农音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一个回答你的问题。
卡农到底是咋回事?
卡农是指一个声部先出现一个旋律然后别的声部此起彼伏地模仿刚才那个旋律,在别的声部模仿第一个声部的旋律的同时,第一个声部本身也没停下来,而是在进行着另一个旋律。没腊也就是说,卡农是一种音乐手法、音乐现象。
但同时,卡农也是一种音乐体裁,是以“卡农”这种音乐手法创作出来的,其特点是应句声部从头至尾连续不断地模仿起句声部。卡农属于复调音乐的一种(注意楼上提到的“是赋格的一种”是错误的说法,卡农并不是赋格的一种,卡农和赋格是两种不同的体裁,虽然它们有很密切的联系)。
百度说卡农是一种曲式体裁,那为什么搜到的卡农琴曲都是那一个旋律?到底是一首乐曲还是体裁?
不知你是在哪看到“卡农是一种曲式体裁”这个说法的,这里的“曲式”二字显然说错了。在上一个问题中已经说过,卡农的确是一种体裁,但它并不是一种曲式。关于曲式与体裁的区别,不知你是否清楚,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而体裁是指乐曲的种类,曲式只与乐曲的结构有关,而体裁与乐曲的所有特点均有关。例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曲名是“致爱丽丝”,体裁是钢琴小品,而曲式是回旋曲式。关于曲式与体裁的区别我这里不进一步说了,如果还有不明白可以再问我。
卡农简介 -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孙备,随则谨毁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卡农有许多类型,主要有:①正格卡农。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
《卡农曲》
Pachelbel在他10几岁的时候,流浪到英国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那个琴师弹琴,也学会了钢琴。 在他们旁边的镇上上有一个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里有钱有势,Barbara Gabler也是镇上最漂亮的女孩,自从到教堂听Pachelbel弹的曲子,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上门向Barbara Gabler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Barbara Gabler心里只喜欢Pachelbel。但女孩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喊姿谈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后来Barbara Gabler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Pachelbel那里学钢琴,她对Pachelbel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Pachelbel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 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并不是弹琴,所以几乎不把精力花费在钢琴上册闷,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责骂。Barbara Gabler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终于有一天Pachelbel对Barbara Gabler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在卡农中最广泛为现代人所知的是约翰·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创作的《誉枝知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T. 337),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的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并简称为《D大调卡农》(Canon in D)。音乐家帕海贝尔是当时在德国J·S·巴赫出现以前最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他有大量的管风琴作品。他与J·S·巴赫的父亲私交甚好,是巴赫姐姐的教父,他是巴赫哥哥的老师,而巴赫的音乐启蒙来自于他的这位哥哥,所以帕海贝尔也能算是“音乐之父”J·S·巴赫的师祖。 《卡农》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无缘听到,但后世名家的不断演绎却不时推出《卡农》的绝美乐章。 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1966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
《约翰·帕赫贝尔卡农》是德国作曲家知汪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它是最著名的卡农乐曲,有时也常以“卡农”代指。然而实际上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
卡农(Kanon)在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吉格(Gigue)则是“舞曲”。D大调卡农作于1680年,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原版由三个小提琴演奏,并以大键琴和大提琴及鲁特琴伴奏。
扩展资料:
《卡农》曾被采用成广告的背景音乐,例如:
1、可口可乐全城喝球广告
2、ABB广告
3、潘婷泰国版广告(只提供泰语):
广告讲述粗猛乱一个少女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背景音乐就用了卡农,YouTube上有近三百万的观看次岩档数。
4、夏普推出的AQUOS平面电视(经过改编)
5、now财经台的宣传广告(投资决策篇)
以上就是卡农音乐的全部内容,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