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2017南平历史质检,2017漳州市高三历史一月质检

  • 历史
  • 2023-08-01

2017南平历史质检?本地宝。1、打开手机找到微信。2、搜索福建本地宝,点击进入公众号。3、在聊天对话框中,输入南平质检。4、点击“查询”,进入查询界面。5、输入手机号,密码,点击,然后点击查询成绩,即可查询成功。那么,2017南平历史质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平历史

延平地名中的行政变迁

延平这个地方最早并不叫“延平”,而是叫“南平”。“南平”正式成为行政区域的时间,开始于东汉建安初年,其来源起自对一场暴乱的镇压。史书记载,东汉年间,福建北部山区爆发了闽越后裔山越人的叛乱,被朝廷迅速出兵平定。后来,为了加强边区管理并借机纪念这次平定南疆的功绩,封建统治者便于建安元年(196年)析侯官县(今福州)“北乡”,返派设置了“南平县”,隶属会稽郡南部。“会稽”是个古郡名,在今天的江浙地区。东汉置“南平县”的行为,开启了中央王朝在闽北行政建制的历史。“南平”,就此成了闽北最早的县治和福建历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五县之一。后来,即汉建安初的公元196-205年间,闽北境内又设置了汉兴(今浦城)、建安(今建瓯)、建平(今建阳)3县,均隶属会稽郡。

入晋以后,南平就开始几度改称“延平”并与“延平”一词结下千年不解之缘的历史。史书记载,“延平”一称最早出现的记录是:晋太元四年(379年)改延平县,属建安郡。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引《方舆胜览》的注解,认为此时南平之所以改称“延平”原因是:“晋武帝平吴,易南平县为延平”。

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年), 延平县又改名为南平县。

2018泉州单科质检历史

南平历史悠久,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慎猜时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东汉时睁孝态期,南平、建瓯、浦城就已建县,距今达1800年。建阳、邵武、武夷山等县也有千年历史。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闽北两次成为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代,闽北的经济、文化发展一度居于全省、甚至全国领先位置,如“建窑”成为全国八大名窑之一,矿冶业鼎盛时期,全国以福建为重点,福建又以闽北为中心。又如,建阳、建安(今建瓯)二县刻书占全国三分之一强,闽北印刷业十分发达,建阳麻沙成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此外,造纸业和茶叶也相当发达。

南平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这里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了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如邵武的李纲、浦城的真德秀、建瓯的杨荣等,历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辛弃疾、陆游、蔡襄、杨时、柳永、严羽等都曾在闽北留下足迹。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所以后人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之说。

南平是中国东南的一个重要旅游区。闽北旅游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

2017福建省质检历史

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结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门”。为闽江的发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汇合始称闽江。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辖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四市和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五县及延平区,总人口305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纵横,水系发达,属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构造侵蚀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代诗人郭沫若吟咏南平为“山围八面绿,水绕 二江青”。

早在3000多年前,古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是中国大陆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 1800多年的建城史,秦汉时期是闽越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汉年间,福建设5县,南平占3县;明清时期,福建置8府,南平据3府。文化积淀深厚,古越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蛇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历代曾出过李纲、杨荣等17位宰相和一批著名历史人物。南宋理学创立者朱熹曾在闽北“琴书四十载”,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

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

2017福州初三质检历史

汉建安初(196-205)境内始置汉兴(浦城)、南平、建安(建瓯)、建平(建阳)4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瓯)。

晋元康元年(291)属江州。

南朝陈永定初(约557)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属泉州(州治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属建安郡(郡治今福州)。

唐武德元年(618)以原建安郡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复置建安郡,乾元元年(758)改为建州,属江南东道。

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属闽;

天德三年(945)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

南唐保大四年(946)置剑州,州治剑浦(今南平)。

宋开宝八年(975)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五年(980)置邵武军,治所邵武,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建宁军为建宁府,属福建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十五年(1278)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改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南剑路改为延平路,均属江浙行中书省福建道宣慰使司(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为福建省)管辖。

明代境内并置建宁、延平、邵武3府。清亦同。

清末为延建邵道(驻南平),领3府。

2020泉州单科质检历史答案

政和县文化历史悠久。1986年9月省文管会、省博物馆普查组在政和普查结果,全县有商周遗址36处,并发掘出土不少珍贵文物:有商周时期的石锛,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和印纹陶豆、罐、瓮、鼎等。从唐朝开始,佛教在政和流传十分广泛,民间盛行佛俗火葬,直到清道光年间火葬才渐被土葬代替。全县有佛教寺庙200多座,其中建庙较多的朝代为:唐代33座、宋代33座,元代29座、明代24座,清代40座。古代政和民间文化活动有灯会、庙会和节庆等形式多样,戏剧活动是其中的重要活动之一。虽然没有地方剧种,但京剧、越剧、赣剧,以及茶灯戏、木偶戏等,都在政和流行过。四平戏在明末清初流入政和后保留至今,杨源乡现在还有四平戏业余剧团。民国时期话剧和电影传入。新中国建立后,全县文化事业逐步发展。1990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书店各一个,乡镇文化中心和文化站8个,农村俱乐部65个,文化专业户34户。全县有电影院9座,总座位8620个,农村及厂矿电影放映队34个,个体放映户25户。全县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个,广播专线1280杆公里,电视差转台28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0座,发射机44台,电视机1.2万台,广播喇叭1.3万只。

政和县古代教育兴盛于宋朝。

以上就是2017南平历史质检的全部内容,1949年5月14日解放的南平,属南平专区。 1956年6月9日,建阳专区并入南平专区,共辖南平市和南平、顺昌、建阳、建瓯、沙县、邵武、浦城、崇安、光泽、松溪、政和、建宁、将乐、古田、尤溪、泰宁、屏南、闽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