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简介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 历史
  • 2023-05-14
目录
  • 简述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 大运河的历史贡献和意义
  • 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意义
  • 大运河文化意义
  • 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和意义

  • 简述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大运河在古代王朝的时间序列和区域、跨区域的空间里实现了功能的价值性延续,对其进行意义追寻,既是文化遗产层面、知识层面、民族精神等层面的传承与发展的需求,也是文化传播及战毁并略布局的需求。运河的价值与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作为文化载体的运河。大运河具有物化和符号化的不同意义纤隐迹,承载了“水利—物质”“国家—社会”“精神—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运河载体,既指实际的运河河道及其附属工程、建筑,也是指人们观念中的大运河,即作为“事物”的大运河在人们观念中所构建起携春来并清晰存在的形象。大运河载体功能的发挥是指其对文化的聚合、传播、催生的作用。

    2.作为文化联结纽带的运河。大运河带是标签性的“线性共同体”,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区域、跨区域特性,该区域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等行政区域,也跨越了江南、江北自然区域,以及燕赵、齐鲁、中原、江南等不同文化圈。它连接南北,并进而通过其他东西之河道及交通枢纽相互联结,形成了经济、文化传播的网络。

    3.作为生活方式的运河。“运河”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运河开挖、通航所形成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活磁场,不仅漕运群体、商人组织、河工人群等因运河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而且也造就了运河流经区域社会人群特殊的生存、生活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人们不一样的风俗观念。

    大运河的历史贡献和意义

    1.加强南北答兄交通,巩固对全国的清物袭统治。 蚂镇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意义

    可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也可以加强很多地区的经济建设,还可以促进文化交融,可以加强南敬和北交通,并且誉蠢可以促进文亮虚盯化的融合,可以促进江南地区的发展。

    大运河文化意义

    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饥滑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禅瞎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如果我的回答令您满贺肢空意,希望给好评哦,如果没有令您满意,您可以继续追问,希望您高抬贵手不要给差评哦,谢谢您的支持.

    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和意义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至明清时代历朝都有开凿。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由此可见,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年代最古老的人工河。

    自京杭大运河开运以来,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都起了巨大作用。

    我们知道,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因此,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祖先留樱镇败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这里,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

    正是如此,京杭大运河为中国文明积淀了深厚悠久的脊颤文化底蕴,更加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来看,大致可分为3期。

    第1期运河

    第1期就是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到了战国时期,古代劳动人民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连接起来。

    第2期运河

    第2期主要指隋代的运河。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第2期开凿的运河,加上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就形成了多枝形运河。

    第3期运河

    第3期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开凿的运河。

    元代开凿的重点有两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

    到了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可以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就形成了今天京杭运河的前身。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主要流经的地区有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从而贯通了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

    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

    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

    此外,在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成为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河道。

    它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可见,京杭大运河在交通运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京杭运河是重要的漕运河道,曾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着重大的作用。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

    黄河迁徙旅轮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

    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从此以后,京杭运河便走向荒废、萧条的道路,同时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

    新中国解放后,京杭运河的部分河段已进行了拓宽加深,裁弯取直,还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因此航运条件也大大得到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此外,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林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