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吉林省历史,吉林简介

  • 历史
  • 2023-12-07

吉林省历史?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宋辽金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辽朝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那么,吉林省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吉林的历史文化简介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北靠黑龙江、南接辽宁、西临内蒙古、东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山地和平原为主,跨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目前下辖9个地级行政区,总人口2690.73万人。

舜帝和大禹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肃慎已经与中原有联系,并开始朝贡。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华夏居中,周边各族都来中原朝贡。

周武王伐纣,周朝取代商朝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周武王、成王、康王时期,肃慎多次来中原朝贡。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封弟召公奭于燕国。燕国在辽东郡构建军民镇戎体系和长城,今吉林省境有二龙湖古城和真番障塞等。春秋战国时期,濊貊、东胡、山戎、夫余等少数民族出现在东北地区。东北汉族、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四大民族。燕长城的作用防范匈奴也有防范东胡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频频与匈奴和东胡作战。秦汉之际,匈奴开始强大,匈奴族著名首领冒顿单于击败东方的东胡。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与卫满朝鲜的藩属关系,无果。汉武帝借“涉何事件”派楼船将军杨仆和左将军荀彘攻灭卫满朝鲜,并在原卫满朝鲜旧地和相邻地区设置汉四郡。其中,吉林东南部区域受玄菟郡管辖。从此,吉林地区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的行政管理体系。

吉林市简介概况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汉族虽很早就移入省区中部和东部一带,从事农业和采集业,但满、蒙古、朝鲜族及其先世对省内的经济开发影响较大,约3000年前(周)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汉称挹娄,隋唐称靺鞨,皆系满族前身)以射猎为主,为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时曾建渤海国于东部山区。宋代时又建金国(女真)。明以后满族经济活动则有畜牧、采集、狩猎、捕鱼及农业等多种生产。省境西部,古称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以游牧为主。北宋时建立辽国,灭渤海国,势力达于省境东部。至明末,全省仍为人烟稀少,山林茂密,草原丰美的地区。

清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颁布了"流民归还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

吉林市传说和历史

汉至隋朝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东部和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

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属真番郡、玄菟郡。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前37~668年间,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期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

宋辽金时期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辽朝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

金朝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金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金天兴二年(1233年)为蒙古所灭。

元朝时期

元朝隶属于辽阳行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

吉林历史从远古到1840

古时期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1万年前出现的“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远在舜、禹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时期

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汉朝时设置郡县,唐朝的渤海及后来的辽、金、元各代也都设立府、州、县。明朝设立都司、卫所。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在顺治年间,多尔衮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吉林建城,史称“吉林乌拉”(满语译音“沿江”之意),吉林由此得名。 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改称宁古塔将军,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 公元1740年(乾隆五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

吉林市发展史

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

吉林,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吉林界于北纬40°50′-46°19′,东经121°38′-131°19′之间,南邻辽宁,西接内蒙古,北与黑龙江相连,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相望,吉林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1、东北大秧歌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

2、踩高跷

踩高跷是中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吉林地区也很盛行。

3、饮食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东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

以上就是吉林省历史的全部内容,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汉族虽很早就移入省区中部和东部一带,从事农业和采集业,但满、蒙古、朝鲜族及其先世对省内的经济开发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