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汤因比?《历史研究》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那么,历史研究汤因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钜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由于他的伯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德·汤因比,为了区分两者,人们往往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汤因比曾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古典文学,1911年获学位。后短期在雅典的英国学院求学,此一经历促成他关于文明衰落的哲学萌芽。
求职与创作
1912年他成为贝利奥尔学院上古史教师及研究员,1915年为英国外交部情报司工作。1919年他代表出席巴黎和平会议后,在伦敦大学任拜占庭及近代希腊研究教授。
他于1921年~1922年希土战争期间任《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 Guardian)记者,后将此经历写成《希腊与土耳其的西方问题》于1922年发表。1925年他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国际史研究教授,并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研究部主任。汤因比曾分别于1929年至1967年两度来华访问,对中国文化有极高的评价。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在哲学范式上基本上完全参照了柏格森的讨论范式,这实际上也就是当时哲学思潮的一种革新。在洛维特的德意志感觉论之后,尼采的哲学变革被普遍当做一种生命政治的起源,被引入到了探讨之中。而生命政治以及生命冲动的外部环境两个哲学概念进入到汤因比的历史解释学讨论中,就成了《历史研究》中对于文明这个有机体的界定。而这种探讨方式和战后人文社科学界对于二战中,德意志所爆发出来的极端狂热和集体无意识让人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包括德意志底层的狂人,中间阶层的麻木,以及上层阶级的政治野心。这种战后的反思成就了战后大部分学科所探讨的命题起源。所以说,汤因比建立《历史研究》实际上受到传统上德意志哲学发展中,洛维特开创的精神史的影响。
汤因比(188—1975)是英国历史学家,早年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并成为希腊罗马史和近东问题的专家。1919—1955年,汤因比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并多次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他的一生著述很多,但全面反映他历史观点并使他成名的是一套12卷本的巨著《历史研究》。这部书被誉为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在《历史研究》一书的开头,汤因比就尖锐指出,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因此,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种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就像几代人生命的延续,每一个文明或者是“母体”,或者是“子体”,或者既是母体又是子体。但这种文明之间的历史继承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可比性。首先,从时间上看,文明社会最多只不过三代,历史进人文明阶段也不过刚刚超过6000年,而人类历史至少已有30万年。
《历史研究》共分为十三部,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论带史,以文化形态史观贯穿全书。汤因比从各大文明的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的过程来展开其论点,他总是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大量的历史事实不厌其烦地加以论证。他自称这是英国经验主义的治学传统。
(1)历史研究的“单位”和“模式”
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一民族国家或某一时代,而应以“社会”为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社会”,也就是能自成一体的“文明”,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体。宗教则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按照宗教来划分的。唯有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才有可能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在考察了前文明时期的社会之后,作者将前文明的特征归结为:①经过混乱时期,建立起大一统帝国(如罗马帝国);②间歇时期;③大一统教会;④蛮族大迁徙。教会和民族大迁徙是一个垂死文明的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的产物。
以此为依据,汤因比认为人类历史已出现过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等20多种文明。在第十二卷《重新考虑》中,他又将文明扩展到37种,并修正了早期以希腊罗马历史为蓝本的文明模式,提出了“希腊—中国复合模式”以及“犹太模式”。
1889年4月14日,阿诺德·汤因比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曾在茶叶进出口公司和一家慈善机构任职;母亲是个历史学家,曾写过《苏格兰历史故事》等书;叔伯中有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汤因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酷爱历史,后来又在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接受古典教育,专攻希腊罗马史和近代历史。
早在1920年,汤因比就萌生了撰写一部多卷本的宏观历史著作的念头。1921~1922年希土战争期间,作为《曼彻斯特导报》记者,他到希腊、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一带采访。在东方列车上,他拟定了《历史研究》一书的编写大纲,后来在实际写作时几乎很少变更。
1947年,汤因比赴美讲学,在美国完成了《历史研究》最后数卷的写作。1955年以功勋教授名衔退休后,他仍致力于历史研究,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公开谴责美国的侵越战争、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和南非的种族歧视,热情宣传世界和平。1975年10月22日,汤因比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以上就是历史研究汤因比的全部内容,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在哲学范式上基本上完全参照了柏格森的讨论范式,这实际上也就是当时哲学思潮的一种革新。在洛维特的德意志感觉论之后,尼采的哲学变革被普遍当做一种生命政治的起源,被引入到了探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