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闯关东历史简介,闯关东历史的来龙去脉

  • 历史
  • 2023-06-08
目录
  • 闯关东多少年历史
  • 历史有朱开山这个人吗
  • 闯关东的真正原因
  • 闯关东历史背景介绍
  • 山东人为什么去闯关东

  • 闯关东多少年历史

    不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更多的是激扬澎湃,上下不定的。在中国古代一直到近代有很多次人口大迁徙,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闯关东下南洋等等,这不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谋生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了他猜伍郑们的坚毅和勇敢。那么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生存的缘故,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推动。

    一、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清朝同治年间,也就是19世纪中叶,在如今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一带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时我国的经济还是以土地为主的,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所以一旦出现这样大姑,我的洪涝或者其他灾害劳动人民都是无力反抗的。所以他们面对的除了饿死,也只有前往其他的地方寻求一线生机。而那个时候关东平原土地肥沃,并且人口不很密,所以就成了许多山东人的方向。

    二、封建思想的影响

    山东其实距离关东并不是很远,这跟封建思想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以及狐死首丘穗颂等等,思想非常接近橘野。一方面他们确实是要为了求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故土过于遥远。所以关东就成了很多山东人足迹能至的地方。所以说封建思想中的本土思维也让关东成为山东人理想的迁入地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次闯关东是在清朝之前,那一次主要是因为辽东以及今天的省为清朝的满读文化所统治,所以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割裂。所以那个时候的闯关东,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汉文化所迫,而实际上就是不想被承受曾经所鄙视的少数民族统治的屈辱。不过我认识,因为生活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统治阶层的原因,受苦的都是底层的老百姓,可以闯关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逃难,希望如今社会不会再次上演。

    历史有朱开山这个人吗

    历史上的闯关东

    清代以前,东北人口主要是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比例占多数,汉族人口几乎没有。清代山东人闯关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1644至1667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

    二、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当时,沿山海关一带遍植柳树墙,中间用绳索相连,满洲兵驻扎在那里严密地看守着关口,不允许汉人出关。但这种政策并没能阻止山东闯关的流民,此时流民“担担提篮,扶老携幼,或东出榆关,或东渡渤海,蜂涌蚁聚”,一时间山东人的足迹踏遍了辽阔的关东大地;

    三、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东三省之开放设治,虚差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流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成为一个“移民社会”。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山东移往东旅雹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进入民国时期,山东人闯关东迭起高潮,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差镇皮四年。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按历史学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员,光在民国年间留住东北的山东人就达到792万之多。

    闯关东的真正原因

    (一)闯关东历史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饥轮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滑肢棚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 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 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 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 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 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殖民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信则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 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 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 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 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闯东关文化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

    “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另据调查资料说:“在东北山东人很多,十有八、九,有的几辈以前就去了。有时小孩子们打仗,生在东北的孩子骂山东刚去的孩子为‘山东棒子’。家人出来就揍那骂人的孩子,说:‘你爷爷也是山东人’。”

    闯关东历史背景介绍

    (一)闯关东历史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烂激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神裤东人达 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闯关东,清入关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颁布禁关令。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满洲长城(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曰“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边”(《辞海》)。故,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闯关东-山东人-清代分三个时期:(1)、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2)、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3)、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游历简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 1860)正式开禁放垦。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 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 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 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 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 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关东,东北是外敌侵扰之地,山东人卓绝的斗争。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21年间有一名叫王振邦的农民, 原籍山东,因逃荒携妻及长女一家流落于西川一带。1931年日军侵占 东北,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 胆寒。”

    闯关东,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殖民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殖民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 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 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 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 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 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闯关东文化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

    “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面对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扑面而来,关东文化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心,也不可能没有“土客”矛盾产生,如《黑龙江述略》载:“而雇值开垦,则直隶、山东两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辽宁安广县也是一个例子,《安广县乡土志》记载:“县属未经设治以前,蒙古未谙耕种。徒资牧养,一片荒芜。嗣经汉民来境垦种,公旗得获租利。然因族类各异,言语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凌之,……迨光绪三十年,奏准委员勘荒,招户领地。客民闻风而至,……蒙古亦渐事稼穑。”

    另据调查资料说:“在东北山东人很多,十有八、九,有的几辈以前就去了。有时小孩子们打仗,生在东北的孩子骂山东刚去的孩子为‘山东棒子’。家人出来就揍那骂人的孩子,说:‘你爷爷也是山东人’。”

    山东人为什么去闯关东

    闯关东有空间上的广义和时间上的狭义这两个概念。空间上的广义主要是以山海关为标准划分为关内关外人口流动的情况,时间上的狭义主要是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中原百姓的人口迁移,一般来讲,咱们说的闯关东都是狭义上的。

    中原的气候比东北要舒适一些,冬天也没有那么寒冷的天气,更为重要的是中原人讲究落叶归根,背井离乡的确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根据史书概括闯关东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黄河下游泛滥逃荒者甚繁。

    清政府以前是不允许中原人随便出关的,这与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因为振兴关外的政治导向才把山海关打开允许人口流动,这次流动流动的不仅是人口还有中原文化,尤其是孔孟思想也对今日东北“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由于黄河下游的持续泛滥也让很多灾民流离失所,所以就会为了生计重新考虑栖息地。

    扩展资料

    很多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南地区的原因如下:

    1、政策支持:在清朝时期东北地区被视为是龙兴之地满人发源的地方,仔早所以不允许内地人擅入,在十九世纪中叶为了振兴关外发展开放山海关鼓励内地人外迁,很多逃荒者为了自赎而流向了东北。而江南地区经济政策的地域贸易保护特别严重不利于外地人发做吵展。

    2、江浙机会有限:江苏浙江虽然富庶,但是人口密度也很大土纯戚侍地有限,加之之前很多外地人的迁入,所以机会相对来说很少,竞争却很大。

    3、东北空旷:与富庶的江浙地区相比,东北土地空旷而且物产丰富更适合逃荒者的栖息。

    参考资料来源:

    ——闯关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