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顺六安茶历史?清代:从明代发端,至清光以前盛极一时。最享盛名属“孙义顺”六安蓝茶,记载“安微孙义顺茶厂向在六茶采摘雨前上上嫩芽,加工拣选不惜资本”民国:民国21年就有“六安篮茶”茶号47家,民国22年“六安蓝茶”产量已达2000担,那么,孙义顺六安茶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长方体,像盒饭,外面竹篓,里是粽叶,包裹着黑黑的茶,这就是祁门安茶。
有次喝10年的老安茶,刚开始感觉像老生茶,后来像老岩茶,细品又像老六堡茶,泡20泡,味道依然,十分黏润甘甜。
新的安茶,香气沉稳,水感厚而甜,第一次喝有种橘子软糖的质感。
祁门安茶,产地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在清代雍正年代崛起,一直流传下来的品牌叫“孙义顺”。
一、冲泡方法
1、茶器:盖碗、紫泥的紫砂壶。
2、注水:安静的定点注水,尽量别让茶叶上下翻滚,让茶舒服地躺在杯子里。
3、水温:水烧开后,打开壶盖30秒,即可泡茶,不用刚烧开的水冲泡,也不用低于95度的水冲泡。
4、水的选择,纯净水最为百搭,千岛湖的农夫山泉、百岁山都可以。
5、玩法:可以掰下一片外壳粽叶,一起冲泡,会有新奇的味道,看个人喜好。
二、制作工艺:安茶属黑茶,越存越香,年份越久越好
1、杀青并不是杀透,留有活性。
2、高火,烘笼烘,这个工艺让安茶有点黄茶滋味,新茶会有焙火香。
3、日晒夜露工艺,晚上放外面吸收露水,白天拿出来晒干,这期间发生了后发酵。
4、蒸茶,这个工艺把茶蒸一下,是干燥的一部分,摊放于垫棉布的竹帘上,厚度3厘米-4厘米,笼罩气蒸。
5、装篓,蒸茶后装入用箬叶作内衬的篾篓中,压紧压实,这个工艺造就安茶的外形。
六安茶之主要产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地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之品质最佳。陈旧六安,非产自安徽的六安,而是产自安徽的祁门的芦溪和溶口两乡;该地产茶已有数百年历史。旧六安的制造过程更为烦复,首先杀青-揉捻-晒坯-烘干-筛分和撼簸成为绿茶;经过挑选后再烘-夜露-熏蒸-装篓后再烘一次;制成的茶叶陈放两至三年才推出市场销售。 而孙义顺六安,则在瓜片成茶加重焙火后,再蒸压放入小竹篓内,存放长久时间后饮用,制法及贮存饮用方法,较近似普洱茶,所以孙义顺六安,应不属于绿茶类;应和普洱茶归纳为黑茶类。
原料来源不同、风味不同。
1、原料来源不同:孙义顺六安茶采自当年的六安茶改革试验园区的优质茶树,而旧六安篮茶则采自老茶树。
2、风味不同:孙义顺六安茶嫩叶茸毫,汤色清黄翠绿,滋味清新爽口,有浓重的花香和果香,同时具有一定的甘甜度,旧六安篮茶的叶子经过适量的压缩,具有独特的天然蜜香和果香味道,同时也有略带苦涩和温暖的口感。
六安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文献记载,当时六安就已经有了制茶的传统。到了唐代,六安茶开始在宫廷中流行,并逐渐走向民间。宋代时期,茶叶在六安的种植和制作技术更加完善,成为当时的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六安茶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支柱之一,茶商和茶楼纷纷涌入六安,使得茶文化更为繁荣。
六安茶文化与六安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六安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南麓,地势起伏较大,有着丰富的土壤和充足的雨水资源,适宜茶树的生长。此外,六安气候四季分明,春夏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大,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六安茶的品质更为优越。
六安茶文化的特点是鲜明而丰富。茶文化活动包括拍青、制茶、品茶等环节,其中以品茶最为重要。六安茶的品种以绿茶为主,其中著名的有六安瓜片、六安毛尖等。品尝六安茶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观察茶叶的外形、闻茶香、品茶味、辨茶色等,感受六安茶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安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六安乃至安徽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如今,六安茶已经走向全国,并成为国人推崇的名茶之一。
相关记载
明代 闻龙《茶笺》:六安品亦精,入药最效
清代:从明代发端,至清光以前盛极一时。最享盛名属“孙义顺”六安蓝茶,记载“安微孙义顺茶厂向在六茶采摘雨前上上嫩芽,加工拣选不惜资本”
民国:民国21年就有“六安篮茶”茶号47家,民国22年“六安蓝茶”产量已达2000担,广东的名门开竹篓泡六安蓝茶的景象,可见六安蓝之贵重,极爱高人的喜爱。
20世纪初期,岭南和东南亚一带瘟疫流行,一位姓戴的名医开三钱六安蓝茶作药引,效果奇好、治好了不少病,六安蓝茶可以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名声鹤起。在香港、粤东、东南亚颇负盛名。六安蓝茶常年供应王公贵族和南洋富商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当地尊为“圣茶"
战火中湮灭,安茶产自祁门,但祁门很人喝此茶。在抗战时期,日本占了鄱阳湖,外销的路就这样被中断了,而且当时社会动荡。(走山路)土匪很猖狂,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来到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年代,祁门的安茶依旧无人提及,也许曾有人惦记它,但生产还是得跟着集体走。
改革开放后1984年,新加坡华侨茶叶发展基金会的关奋发生生从香港来信求茶,并提供给安微省茶叶公司一篓约制于上世纪30年代的安茶。次年,祁门县农业局和县茶叶公司指派技术干部郑纪龙深入安茶旧产地芦溪乡,找到“孙义顺”后人汪寿康,并带领当地乡镇企业办的汪镇响,汪升平等人。
以上就是孙义顺六安茶历史的全部内容,而孙义顺六安,则在瓜片成茶加重焙火后,再蒸压放入小竹篓内,存放长久时间后饮用,制法及贮存饮用方法,较近似普洱茶,所以孙义顺六安,应不属于绿茶类;应和普洱茶归纳为黑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