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拱宸桥历史,拱宸桥神兽趴蝮

  • 历史
  • 2024-01-16

拱宸桥历史?拱宸桥目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近百年风、雨水的侵蚀,砌体表面风化严重,桥面石阶和石栏板也有局部破损,鉴于该桥为文物,日常养护也仅局限于清理桥梁杂草上,并加强巡查,发现病害及时上报。那么,拱宸桥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7到9岁的拱宸桥怎么画

到杭州一定要看运河,看运河一定要看桥,看桥则必要看拱宸桥。

拱宸桥之于杭州,地位不亚于西湖 。西湖的天光云影,是杭州人文气息的象征,拱宸桥的运河岁月,则是经济变迁的写照。

流淌千年的京杭运河,哺育了这座城市,滋养了钱塘文人。我的杭州之行,一半时间都在运河段上,拱宸桥则是第一个景点。

运河从南向北贯穿杭州,拱宸桥所在位置,就是京杭运河到杭州的终点。古时的杭州商贩,在外漂泊多日,见到这座桥就算回到了家,如此说来,或许在外商贩们夜里最常想的,并不是西湖,而是这座桥。

拱宸桥的 历史 ,要比京杭运河晚很多。 它始建于1631年, 崇祯皇帝刚即位4年,不过20岁,这位年轻皇帝励精图治,试图挽回日渐西山的明王朝,却终究是不遂人愿。

桥是由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建造,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此时的杭州已是运河关键节点,樯桅如林、云帆蔽日,拱宸桥连接了运河两岸,使得两岸商业进一步繁荣。

拱宸之名,据考证来源于《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二字便是由“拱”与“宸”演变而来。

杭州拱宸桥景点介绍

拱宸桥地区原来比较荒凉,据《杭州府志》载:“桥东西旧为丛葬所,居民散处”。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马关条约》,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南自拱宸桥,北至瓦窑头,经直三里,横约二里见方为租界范围,在拱宸桥航运之口设立海关,又名“检查码头”,群众称为“洋关”。现市二医院西北角的三幢二层红红砖楼房,就是“洋关”旧址,抗日战争时成了日本宪兵的据点。高大雄伟的三孔石桥“拱宸桥”,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为浙江省文保单位。位于桥西的“高家花园”,是清代古建筑,高懿丞建,由南华楼、爱日楼组成,系市级文物保护点。

拱宸桥结构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同时也是拱宸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载,由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此桥在清代几经毁坏重建。顺治八年(1651年)桥身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云林寺的慧辂竭力捐募款项相助。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把桥加厚2尺,加宽2尺,并作《重建拱宸桥记》。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军及“常捷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由于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经战火洗劫,桥再次频于倒塌。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十九世纪末杭州开埠后,日本人在拱宸桥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车和人力车。解放后,杭州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通行机动车。

拱宸桥目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近百年风、雨水的侵蚀,砌体表面风化严重,桥面石阶和石栏板也有局部破损,鉴于该桥为文物,日常养护也仅局限于清理桥梁杂草上,并加强巡查,发现病害及时上报。

拱宸桥的简介

1.拱宸桥有多少年历史了

拱宸桥位于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

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载,由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

此桥在清代几经毁坏重建。顺治八年(1651年)桥身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云林寺的慧辂竭力捐募款项相助。

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把桥加厚2尺,加宽2尺,并作《重建拱宸桥记》。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军及“常捷军”向杭城的太平军猛攻,由于拱宸桥桥心设有太平军堡垒,经战火洗劫,桥再次频于倒塌。

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杭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十九世纪末杭州开埠后,日本人在拱宸桥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车和人力车。

解放后,杭州市人民 *** 规定禁止通行机动车。

描写拱宸桥的优美段落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

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朝顺治八年,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云林禅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现在的这座拱宸桥。

古桥历史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清光绪十一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同时也是拱宸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据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载,由明末商人夏木江所倡建,此桥在清代几经毁坏重建,顺治八年桥身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筑,云林禅寺的慧辂竭力捐募款项相助,雍正四年右副都御史李卫率属捐俸重修,把桥加厚2尺,加宽2尺,并作重建拱宸桥记。

以上就是拱宸桥历史的全部内容,古桥历史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清光绪十一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