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比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那么,高中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高中历史学习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内容。
中国史: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政治历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世界史:学习世界古代近代民主法制和政治改革、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世界局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考古学:学习考古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
博物馆学:学习博物馆学基础知识,了解博物馆的职能、工作内容及发展历程等。
总体来说,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相对广泛,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及发展脉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截止到2021年7月份,高中的教材不是全国统一的。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审工作已全部完成,在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率先投入使用,其他省市根据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著作80余部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教材呈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
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教育部发布高中三科统编教材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渐形成成熟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理论保证的作用,是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观念给出指导。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应正确了解并认识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更好地掌握历史。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设身处地地将学习的历史知识放到这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此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应该认识到,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只有对其了解和掌握,才能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形成的必要途径,是学生通过对收集的史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运用历史方法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提高历史可信度,尊重客观历史的态度与方法。
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的历史来说史实内容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但是对于历史的把握程度显然是上了一个层次。如果形象地说,初中历史多为“知其然”,而高中历史则更加注重“知其所以然”,并且由于高中时人的年龄有所成长,思维更加成熟,历史的线索以及其规律性还有不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历史学习中所更加注重的。这里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英国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初中学习历史时应该也有所涉及,不过也许只是讲述了这一事件、在哪些方面有所革新,影响与背景则相对不是很注重。而到了高中阶段则完全不同,工业革命的过程依然是需要掌握的,可能在内容方面有所增加,不过相对而言更加需要看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至大西洋沿岸,英国由此获利;早期的殖民探险活动积累了原始资本;英国率先完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年光荣革命以及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之后,不仅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而且在此制度下政治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海外的殖民扩张使得英国有充足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使工业革命有了技术条件……等等。很多吧?)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从合力来看待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生的条件是很重要的,而同样是工业革命,就其影响而言同样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有生产形式、社会结构、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就是高中历史的全部内容,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总结概括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理论保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