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必修一历史岳麓版电子书

  • 历史
  • 2023-05-05
目录
  •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电子版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电子书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岳麓版初中历史pdf
  • 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

  •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电子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总共有几本选修?分别叫什么?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一般学校会从中选取1-2本教学

    (通常依据考纲要求)

    如果你想自学的话可以在网上相关课件

    请问岳麓书社的高中历史教材总共有几本必修和选修,谢谢。

    必修貌似有三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

    选修有不少。就看你们教育局选什么了,我们选的是中外历史伟人(红皮)和一本黄皮的。忘记叫什么了

    必修高考是必考的。要不怎么能叫必修呢~^^

    选修就不太清楚了。因为我们也还没有学

    广东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教材有哪几本?上哪几本选修教材的知识

    有6本,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上选修1~4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 封皮的鼎叫什么名

    岳麓版选修三 封面是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没有鼎 新版必修三才有鼎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共有几本?选修有几本?必修卜衡有几本?高一年级上哪册

    必修有三本,第一本是讲政治的,第二本讲经济,第三本讲思想文化的。然后选修有4本,但只要学两本,苏南应该学的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一按我们的进度是上必修1和必修2,高二上必修3,然后上选修,高三基本开始复习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有几册?都叫选修么?

    必修三本 选修六本

    必修一 政治史

    必修二 经济史

    必修三 思想文化科技史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备弊橡》;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必修三本 选修六本必修一 政治史必修二 经济史必修三 思想文化科技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仿旁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历史岳麓版,总共有选修多少本呢?

    我是辽宁的,一共两本,一本《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的名称是什么?

    你好。

    共计六本。

    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广东考纲要求)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共有几本书?

    中国近现代史 全两本 中国古代史 全一本 世界近现代史 全两本 共五本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电子书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共有三本必修:

    必修一是政治史,必燃悄纯修二是经济史,必修三是思想文化史。

    选修一共六本。每个学校学的不一样。

    其中全国卷考四本,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四个里面选做一个。所以这四本一般学校会学两个,就让学生皮咐从这两个里面选运慎。

    河北这边,一般是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解析与探究

    通过分封,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

    周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西周社会结构具有政权与族权合一的特点。

    自我评测

    1、商代附属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 *** ;西周各诸侯与王室的关系更为密切,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①在西周宗法制度下,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

    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裂亮

    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这个称为大宗。

    ②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③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

    ④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1、 可以用教材第4页关于周礼对贵族饮宴的规定加以说明.

    活动建议

    “执”字甲骨文形状像一个戴着手梏,“圉”字像戴着手梏的人被关进监狱,这两个字反映了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监狱等国家机器;“王”字像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高大的人,说明王权的强大;“臣”字像一只竖立的眼睛,说明臣下对上级俯首顺目;“劓”字像用刀割鼻子,“刖”字像锯断人的一脚,这两个字反映出当时有残害肢体的刑罚;“巫”字的形状反映出当时祭祀、占卜活动频繁。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解析与探究

    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的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

    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

    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3、分封制的益处:对于距离秦朝统治中心比较远的地区,分封皇子镇守便于控制。

    分封制的弊端:①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周天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原来巩固统治的作用。

    ②诸侯容易起异心,造成天下大乱。

    郡县制的益处:实行郡县,官吏从朝廷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郡县制的弊端: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便利于最高统治者的专制,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

    自我评测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还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并制定了 严苛、细密的法律制度。

    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与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有效组织爱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

    ③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活动建议(略)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自我评测

    1、原因是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直接结果。

    汉初大封同姓王,后来诸侯王实力增强,严重威胁中央政权。

    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举祥。

    从根本上看,地方割据局面是有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2、相同点: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不同点: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宰相的权力。

    在地方通过设置刺史代表中央检察地方;宋太祖则将地方的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活动建议(略)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链接评析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官僚的地位不断下降,反映了皇权日益强化的趋势。

    解析与探究

    1、汉正源搏哀帝把丞相视为股肱,放在很高的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议决,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多数君主没总结这一教训。

    2、没有本质的区别,重视或贬低宰相的作用都是从巩固其自身的统治考虑。

    3、影响:①使中枢权力体系不断调整,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最终废除了丞相。

    ②形成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员只能惟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及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所有这一切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自我评测

    1、不断加强 2、三省六部

    3、废除丞相制度 4、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链接评析

    希腊地理环境有利于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内外交流,形成了希腊文化开放性、多元性的一面;同时又造成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地缘性特征迅速凸现,有利于冲破氏族部落血缘关系的影响,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华文化发祥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使人们安土重迁,长期以来血缘纽带不能冲破,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更容易形成专制集权的体制。

    解析与探究

    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不同点:

    1.产生或建立的方式不同。

    前者主要是从氏族制发展而来,后者主要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的诸侯国。

    2.性质不同。

    前者是独立的奴隶制城市国家,具有多种类型的政体。

    后者初期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与周王室是隶属关系,后期逐渐摆脱周王的控制;政体由单一的奴隶制向君主制过渡。

    3.前者体现的民主政治特色鲜明,后者体现的专制特色鲜明。

    自我评测

    1.主要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殖民运动最初情非所愿,但结果扩大了希腊人的生存空间,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的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希腊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2.形式及特点:贵族制:由少数贵族通过元老院或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

    民主制:公民大会掌握最高治权,人民 *** 与轮番而治;

    寡头制;极少数贵族集体统治;

    君主制和僭主制:都属于个人 专制,但后者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

    共同点: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属于奴隶主阶级专政政权性质。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解析与探究

    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的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

    两者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专制权利的限制。

    具体因素不同:雅典城邦的政治特点是人民 *** 和轮番而治,政治生活相对自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性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政治统治相对宽松,统治者也需要人才治国。

    在专制政治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局限,很难产生具有伟大思想的作品。

    自我评测

    1、雅典民主政体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经历200多年的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其基本特点是人民 *** 和轮番而治。

    2、措施:公民直接参政,实行抽签与差额选举的办法,轮番而治,司法机关职权独立、采取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陶片放逐法”, 辩论等。

    效果:起到了一定效果(意义的三方面)但是有局限性(二方面)

    3、提示①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经历长期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②在坚持人民 *** 与轮番而治优点的同时,吸取教训,避免民主的狭隘性。

    ③相对宽松的民产政治可以促进人类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以展。

    ④雅典民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另一方面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发展,它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专制的手段。

    这种民主形式必然难以持久。

    以后每课的答案在课件中,谨请留意!

    岳麓版初中历史pdf

    高中历史合集如手

    链接:拦则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渣衡嫌质资料,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岳麓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

    必修一第一单元

    一、夏代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制度:①传子的继承制度

    ②开始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

    2、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特点(政权特点):

    ①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对内服和外服有控制。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枝滑戚制力有限

    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制度:

    (1)分封制(周公旦)

    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皇室。

    内容:①周王的直接驻地---王畿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③还有异性亲族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嫡长子传宗继统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3)礼乐制度(周礼)

    含义: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作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

    (4) 三者关系:互为表里,紧密相联

    四。东周(春秋和战国)

    1,时间: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左右-战国

    2,背景:春秋: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战国:各大国国君不在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由于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

    3,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4,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1,背景:经商让袭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2,时间:公元前221年 亲王嬴政实现了统一

    3,制度① 确立:

    a。中央:皇帝等称号的确立---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掌管律令,图籍

    九卿:很多重要官职的合称(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b。地方:郡县制:郡---县---乡---里

    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②维护:

    a。选官制:军工爵制

    b。官吏考核制:① 由中央委派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

    ② 年终有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4,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5。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猛陵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西汉

    1,背景:刘邦灭秦---建郡县制+分封制的组织形式

    埋下祸根---中央与封国间的矛盾

    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 汉景帝,晁错,吴王等七国

    2,制度:

    ①确立:A.三公九卿与中朝(汉武帝时期)相互制衡

    B.推恩令---解决了中央与封国间的矛盾

    ②维护:

    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评价: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坏---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之间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考核官吏制:专设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州刺史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它属于御史府

    七、隋唐唐代

    1,背景: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2,制度:①确立:

    A,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诏书) (封驳审议)(执行)

    B,特点: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C,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维护:

    A,选官制:科举制

    隋---确立

    唐---完善

    B,考察官吏: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对在想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八、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九、宋

    1,时间:公元前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2,制度:①确立

    A,中央:“二府三司”分割相权

    兵权——枢密院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b、地方: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消实权:

    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作用: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②维护

    A,选官制:科举制

    B,考察官吏制:谏院

    十、元

    1、制度: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2,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使得相权又集中在一起了

    十一、明

    1,时间:1368年 明太祖朱元璋

    2,制度:①确立:

    A,废除丞相制:

    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废除:1380年借胡惟庸案,彻底废除,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由皇帝执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

    B,设立内阁:

    原因:废丞相后为了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

    形成:明太祖时设立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权力地位提高---票拟,皇帝批红)

    ②维护:

    A,选官制:科举制

    B,考察官吏制:中央---科道

    地方---按察使司

    十二、清

    1、时间:1644年

    2,制度:①确立:

    A,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日常事务

    B,议政王大臣会议---重要的军国大事

    C,军机处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原因:处理西北军务

    (3)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4)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

    一,古希腊------民主制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开始,之后的300年

    2,产生原因:另一只古希腊人对迈锡尼文明的毁灭

    3,特点:沉寂,封闭,贫穷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

    8、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9、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四)、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①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五)、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基本特点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主权。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

    民当选2此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评价

    1、积极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①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③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二,古罗马------法制

    (一)、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③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④《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第三单元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

    (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就是说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旧贵族)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②1640 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詹姆斯二世下台,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

    ④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登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权力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②英国由人治走向法制。

    ③促进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主权至上

    ③君主受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

    【注意】(1)《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

    (2)英国议会组成:上议院、下议院、国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①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②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

    2、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党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党上台组阁,该党的领袖成为首相,

    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选择点】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4、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辉格党和托利党

    ②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③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

    (三)、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容: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美国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的建立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

    1781年,《邦联条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①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②邦联松散的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③美国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和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要求】结合课本记住三权分立示意图。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

    ①1789年,美国国会提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②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1787年宪法制定与完善的历史作用

    ①根据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②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二)、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驴:民主党;象:共和党)

    (1)形成:华盛顿之后形成。(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制形成,

    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之前

    ①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利益)

    ②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了解】美国南部奴隶制和古希腊奴隶制的区别

    古希腊:纯粹的奴隶制

    美国南部:利用努力进行生产,将产品卖给北方,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奴隶制。

    (3)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

    【重点问题突破】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

    项目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行政首脑 首相内阁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行政首脑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执政的关键 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在总统竞选中获胜

    三,法国的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一)、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1年前,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1791年,《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③思想原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重点问题突破】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等级

    ①第一等级:教士

    ②第二等级:贵族(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③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被统治阶级)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成果:

    ①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②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建立的根本原因: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2、建立过程: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注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主专制与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完

    全相同,带有维护资本主义性质)

    3、统治政策①对内:维护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财产制度,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恢复旧制度,

    尤其是等级制度。

    ②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1815年,灭亡。

    (四)、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1875年宪法”

    ①内容:

    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

    总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②、意义

     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问题突破】

    1、法国1875年确立的政体与美国和英国的不同。

    (1)与英国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有国王;法国为总统共和国,没有国王。

    (2)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和议会独立、制约。

    2、法国革命过程中权力机关演变

    三级会议——制宪议会——国民大会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①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正统”原则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

    ②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③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统一的过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积极: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局限: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

    1、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1)内容: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①帝国元首:皇帝。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律。

    (2)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积极: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②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彻底完成。

    【重点问题突破】

    1、英法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议会独立立法权 有 无

    行政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总评 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有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

    2、法国和德国政体比较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行政权 总统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1918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2、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原因: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 希特勒法西斯实力进行欺骗性宣传

    ②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教训: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