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峨堡古镇简介 峨堡古城遗址 历史古城 古城 峨堡古城简介
你好请问是问峨堡古城骆驼队塑像象征什么吗?峨堡古城骆驼队塑像象征迎难之上,勇往之前。因为是随着雕塑的发展,骆驼雕塑随之出现,并且得洞宽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这些骆驼雕塑不光美观还有纪念意义,是以沙漠之星的骆驼为题材,雕刻而成的动物雕塑。骆驼雕塑一如沙漠敏晌中的骆驼默默无闻,稳如泰山,一般,骆桥颤锋驼雕塑是用来鼓舞人心,鼓励人们一如骆驼坚持不懈,迎难之上,勇往之前。
青海省自古就有很多人在此地居住,留下来大量的各类古镇,每一处都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这些古镇文化各不一样,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色古韵,确实值得一游。
1、丹葛尔古城
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规模不大,但是会有很多的店铺,这些店铺出售的都是青海本地的一些纪念品或者特产之类的,这是一座文化之都,之前茶马古道曾经就在这里留有历史的痕迹,这里的人民业余生活非常的丰富,拥有很多文化,剪纸、曲艺,还有扰历态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
贵德古城: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目前算是一个保存的很完整的历史遗迹,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年代感,这里你也可以看见黄河,此处便是黄河的流经地之一,古城四面环山,还有黄河流经,可谓是依山傍水,这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高原小江南”烂裂。
2、结古镇
这个古镇沿街矗立的都是藏式风格的房屋,镇上有广场和特色雕像,北山上还有一座古寺名叫结古寺,是玉树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3、隆务古镇
位于两大高原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这里有大量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寺庙,可以说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相结合的一个地方。
4、峨堡古城
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这里只有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缓源,虽然古城已经没落,但是这里的景色却非常不错,身处绿草雪山之中,这样的景色也是不容易见到的。
青海的古城古镇数不胜数,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青海的每个古城镇都走一遍,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青海的古镇都极具地方特色,相信来到青海的你一定不会后悔,这里一定能够让你发现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文化。
祁连山旅游景租迹乎点介绍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祁连山旅游景点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篇【1】:祁连山旅游景点介绍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我国地形第一、二阶级分界线。
祁连山州尺东段山势由西向东降低,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乌鞘岭,大通山-达坡山,青海南山-拉背山三列平行山系。其间夹有大通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有冰川3306条,面积2063平方千米。祁连山区的水系呈辐射状:以哈拉湖到东经99°一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在山前形成大绿洲。东部海拔2500~3300米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野生动物减少。1987年建有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矿藏丰富。狭义的祁连山,指最北的一支的走廊南山和冷龙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有冷龙岭(4843米)、祁连山(5547米)和疏勒南山(5808米)。
祁连山区的水系呈辐射-格状︰以哈拉湖到东经99°一带为中心,向四周较低处辐射。又受西北-东南走向的构造控制,顺此方向的河谷长大宽展,横向切穿山脉的河谷成为峡谷。由于北部、东部山地高大,雨雪较多,东部的大通河、湟水等水量丰富,得以汇入黄河而为外流区。北部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党河水量也较多,在山前形成大绿洲。绿洲面积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祁连山南部比较干燥,以柴达木盆地弊悉为基准,高差较小,河流短促。祁连山东部分布有寒温性针叶林,自东向西发育程度衰减,分布高度则上升,计东部为2,500~3,200公尺,中部为2,700~3,300公尺,最後以斑块状消失于北大河附近。森林破坏严重,野生动物减少,紫貂等珍贵动物已灭绝。矿藏丰富,镜铁山的铁矿,木里和鱼卡的煤矿,宗务隆山的金属矿都有重要经济价值。
篇【2】:祁连牛心山
祁连牛心山,也称为阿米东索神山,在祁连山脉的东部,祁连县城东南2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酷似牛心的'山峰,它就是被人称做“众山之神”的阿米东索。阿米东索主峰海拔4667米,在青海高原众多的山峰中阿米东索虽不算高,但它和祁连县城相对高差却达1880米。在神山的中部,成片的青松圆柏如同绿色的大海,碧波万顷。阿米东索是祁连的象征。因盛产鹿茸、麝香、蘑菇和金、银、铜、铁而闻名。所以,它有”八宝之乡“的美称。
山脚下的"卓尔山森林公园"和山顶的"卓尔山观景台"两部分组成,2007年主要已建成卓尔山观景台项目。
篇【3】:峨堡古城
峨堡古城位于祁连县峨堡镇政府所在地,城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西宁府志-古迹》载:"(峨堡古城)在卫治西北、永安城西140里,元时筑,今遗亘尚存。
峨堡古方城位于祁连县峨堡至八宝公路18公里处北侧,峨堡古方城在其侧100米处,城呈梯形东西长150米,中部宽120米,城墙高残高5米,夯土筑,南北城墙各有5个马面,西成城墙有2个马面,马面宽12米,长7米,城门南向宽5米有瓮城,内有建筑基址5处,据考证为宋代所筑。
;“人生的意义,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是用脚。”
青海被评为最适合旅行的地方,这里不仅拥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现在也成为了人们踏足的原因之一,青海以青藏高原壮美的自然风景独树一帜,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也在这里,聚集了很多的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地方,这里还有许多的景点,比如青海湖、塔尔寺、祁连山等等。这些景观都是青海一些比较著名的景点,如果你来到青海一定要去看看。
青海不仅湖泊著名,这里的古城堡遗迹也非常的多,因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所以这里的古镇极具特色,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去青海必打卡的古镇。
丹葛尔古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规模不大,但是会有很多的店铺,这些店铺出售的都是青海本地的一些纪念品或者特产之类的,这是一座文化之都,之前茶马古道曾经就在这里留有历史的痕迹,这里的人民业余生桐指活非常的丰富,拥有很多文化,剪纸、曲艺,还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
贵德古城: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目前算是一个保存的很完整的历史遗迹,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年代感,这里你也可以看见黄河,此处便是黄河的流经地之一,古城四面环山,还有黄河流经,可谓是依山傍水,这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高原小江南”。
结古镇:这个古镇沿街矗立的都是藏式风格的房屋,镇上有广场和特色雕像,北局稿配山上还有一座古寺名叫结古寺,是玉树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
隆务古镇:位于两大高原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这里有大量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寺庙,可以说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相结合的一个地方。
峨堡古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这里只有遗址公园和博物馆,虽然古城已经没落,但是这里的景色却非常不错,身处绿草雪山之中,这样的景色也是不容易见到的。
青海的古城古镇数不胜数,如果你有机会敬枯,一定要去青海的每个古城镇都走一遍,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青海的古镇都极具地方特色,相信来到青海的你一定不会后悔,这里一定能够让你发现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文化。
八月正是去青海 旅游 的旺季,路上车子很多,又逢道路维修,车子排成了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时走时停,缓慢向前移动。
好在大家都是出来游玩、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倒也显得悠闲自在。车子停下来的时候,纷纷钻出车子,点根烟、喝口水,欣赏着高原风光。蓝天、白云、草地、不知名的野花。还有那山坡上的玛尼堆四周的经幡.随风飘动,给高原平添了神圣的色彩,心中对自然的敬畏、虔诚油然而生。
车子终于到了峨博岭哑口,再向前就进入了青海省祁连县境内。峨堡古城位于青海祁连县峨堡镇,始建于公元1206—1279年间,系青藏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驿站、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
翻过哑口,迎面而来的又是另一番。头顶一片乌云、下着雨。神奇的大自然,祁连山脉将南北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气侯类型,造就了不同的自然风光。
祁连山北麓是沙漠、戈壁、绿州构成的千里河西走廊。南面则是草原、湖泊、河流组成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峨堡古城呈梯形,夯土筑,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瓮城门宽5米,长坦仔8米,呈圆弧状马蹄形。
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城外有点将台、烽燧遗址,仍依稀可辩。据《西宁府志-古迹》载:“(峨堡古城)在卫治西北、永安城西140里,元时筑,今遗亘尚存。”
跨入城门,拾阶而上,站在瞭望台上,极目四野,挺立万年的祁连山绵亘不断,城里人工种植的牧草,像大海中翻滚的碧浪,轻柔而细密地与破旧的城墙耳鬓厮磨,娓娓诉说曾经的金戈铁马和刀光剑影。
在夕阳抛洒的晚霞里,仿佛看见 历史 深处印迹依稀绵延不绝的商旅驼队,自东向西一路纷至沓来。残破的城墙边沿上,一簇簇枯草摇曳着远去的 历史 ,如烟往事,似脚下随意生长的蒿草,从草原的周身弥漫开来。
《西宁府志·古迹》载:“(峨堡古城)在卫治西北、永安城西140里,元时筑,今遗垣尚存”。“峨堡”为蒙古语,藏语称之为“喀尔玛”,意为红色的古城,著名的丝绸之路大斗拔谷道(今扁都口)在峨堡穿越而过。
汉武帝力掘河西走廊,打开中西交通新局之后,峨堡作为中原人(内地)走进吐蕃羌人领地的南北交通要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丝绸之路大斗拔谷道(今扁都口)就经越峨堡,凡经历信森大斗拔谷或者托勒川(今央隆乡)踏入环湖地区,进入青藏腹地的军队商旅,无不得先叩响峨堡的城门。
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峨堡成为内地先进思想文化进入祁连草原牧区的先导区,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就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游牧生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融合,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使祁连拥有了古老的黄河文明与新生的河湟文化, 历史 在文明与战争的碰撞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闪耀光芒的华夏文明与久远的中原文化由此步入羌塘草原,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架构着高原民族的文化记忆。
峨堡,作为祁连山系南部的一个重要经贸交易重镇的同时,也在军事和战略要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把峨堡称为青海之北的第一站,还是青海的“北大门”,都名副其实,实不为过。这条丝绸古道绕山远走,连通欧亚,使得华夏文明和西域、阿拉伯半岛直至欧洲腹地都发生着关联,从而有力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色彩和质地,纵观人类挺进的步履, 历史 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绵延而来。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途,商相败客,日款于塞下。”古诗亦云:“绝少人烟处,王公地界分。良禽飞不到,胡马自成群。失路泉难觅,无田草熟耘。京华何日至,捷足欲凌云。”可以想象,那时,每天往返此地的行人、商队络驿不绝,丝路上驼铃叮当,场面甚为壮观。站在城墙上东南远眺,峨堡滩在阳光下更显水美草鲜,牛羊茁壮。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峨堡和阿柔(原阿力克)地区展开覆袁川大战,一时墩台烽燧,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炀帝在大帐中运筹帷幄,致使伏允20万兵马灰飞烟灭。炀帝获胜后率40万大军风雪夜宿扁都沟,“士卒冻死大半,后宫妃、主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
盛唐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峨堡成为“丝绸南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也是青海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北宋年间,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经肢亩由峨堡的“丝绸南路”继续保持着繁荣。元代筑峨堡城,用以加强防卫和保护商队、行人的安全,此后这里又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茶马市场,商贸兴盛,在相当长的一个 历史 时期,发挥着对外通商的“口岸”作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的“旱地码头”。
在峨堡扁都口距离甘肃省民乐县城约35公里处,有一座古墓,相传隋炀帝在穿过扁都口时遇到特大暴雪,隋炀帝把病死后的姐姐埋葬在此处,古墓被当地人俗称为“娘娘坟”。“娘娘坟”坟冢不大,直径约6—7米,高约2.5米,四周有大大小小数个挖掘的坑,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野,“娘娘坟”这座古墓显然已被盗挖数次,古墓遗物也亦荡然无存,盗墓者以黑夜的掩护撕扯着文明的碎片,令人心疼,经文物部门勘查,“娘娘坟”被盗时间为1995年,真是“青山一隅埋孤魂,残泪两滴吊古人,隋炀大帝今何在?是非成败转头空!”
东晋年间,在“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带(今武威等地),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战事频繁,交通受阻,东西往来的商队、使节全部改由青海通过,使这条南道变得更加繁荣起来,凡东南至西,进出河西的商贾、使节都要经大斗拔谷(扁都口),通过此地,峨堡便成为青海境内内地通往草原牧区的首站。
盛唐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据史载,当时一批批的商贾、使节、僧侣、游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丝路上的中间站——峨堡,在这里进行休整,准备足够的水和粮草,然后向东西出发。
中国大量的丝绸、漆器、铁器、瓷器以及农业水利、冶练、养蚕等技术,均由丝路传到中亚乃至欧洲。西域的葡萄、核桃、大蒜、胡萝卜以及玻璃、海西布(呢绒)等也传入中原地区。
当时祁连地区的吐谷浑商队也相当活跃,经常往来于东西各方和南北各地,并到达波斯等国。史书中也有吐谷浑得波斯良种马,繁育出著名的青海骢的记载。此外还在音乐、舞蹈、艺术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峨堡成为“丝绸南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也是青海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
当时祁连地区的吐谷浑商队也相当活跃,经常往来于东西各方和南北各地,并到达波斯等国。史书中也有吐谷浑得波斯良种马,繁育出著名的青海骢的记载。此外还在音乐、舞蹈、艺术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峨堡成为“丝绸南路”上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也是青海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
北宋年间,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后道路再次受阻,青海嘶罗政权实行惠商政策,经由峨堡“丝绸南路”继续保持着繁荣。元代筑峨堡城(博望城),以加强防卫和保护商队、行人的安全,此后这里又逐渐成为弛名中外的茶马市场,以交易羊毛、茶马为主,过往商贾也将丝绢、铁器等出售或同当地人交换,一时间,商贸兴盛,中原大量的丝绸凌绢、麻织品、瓷器等和西域的玛瑙、玉器及当地有名的鹿茸、麝香、牛羊等土特产通过商人贩运到这里进行交易,后分别长途转运到西域和中国内地。
在当时峨堡城繁华的街市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车铃叮当,马嘶驼鸣,街道两旁有卖小吃的,有玩杂耍的,还有西域艺人表演的优美舞蹈。饭庄、客栈的生意兴隆。中原的商人们在夸自己的丝绸是如何轻柔美丽,西域的贾客们也不甘落后,称赞自己的玉器是如何稀罕名贵,本地的买卖人赶着成群的牛羊驼马,任人挑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笔笔的生意在这里成交……据史料考证,在相当长的一个 历史 时期,极其繁华的峨堡,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大陆,发挥着对外通商“口岸”的作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上的“旱地码头”。
自明代始,海路渐开,海运事业逐渐兴起,乘船比走陆路更为快捷,使商贾、使节大都改走水路,虽然陆行的丝路未废,但作用已大不如以前了,这条古道也变得时通时塞,时兴时废,整个青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萧条,峨堡城也由盛转衰。虽然到了清朝末年,峨堡的民间贸易曾一度兴起,但其充当对外通商“口岸”的 历史 作用已经渐渐消弱,加之海上运输业的日益发达,沿海许多城市成为通商口岸,更加使这条古道变得人迹稀少,当地的商人、居民纷纷外迁。
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仰望宁静的天空,峨堡,这座曾经名扬丝路的古城就是镌刻在山崖上的远古岁月。卡约文化古遗址“古三角城”被列为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遗址,元代“峨堡古城”、宋代“古方城”、白石崖卡约文化遗址被列为州县级文化保护遗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二军指战员在峨堡接见阿柔千户南木卡巷写下了“白雪罩祁连,凯歌进新疆”的诗句。
峨堡,这条古丝绸之路上,留下过唐代高僧法显、出使西域的张骞、大战匈奴的霍去病、弘化公主、年羹尧、林则徐、范长江他们的足迹,他们远去的身影,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从1936年到2014年,时间仅仅过去了79个年头,可是当年范长江途经此地时听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
穿越祁连腹地,延伸触角,遥想当年,枯黄的草已淹没了 历史 。
今天的峨堡,宽阔的柏油路上南来北往的 汽车 奔驰而过,连接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的227国道,翻越达坂山、横跨祁连山脉,从峨堡经扁都口进入甘肃省地界,途径门源县、祁连县峨堡镇、甘肃民乐县,一路鲜花盛开,绿意盎然的大草原上犹如珍珠般牛羊缀满其中,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使这条国道成为中国西部“最美的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