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中国历史大全书籍,必读的中国历史书籍

  • 历史
  • 2023-05-03
目录
  • 想从头了解中国历史看什么书
  • 一生必读的中国历史书
  • 必读的中国历史书籍
  • 中国有哪些历史书籍
  • 讲解中国历史最全面的书籍

  • 想从头了解中国历史看什么书

    《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后汉书》等。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3、《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也是二十含圆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谈野塌史的规范。

    4、《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5、《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脊谈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参考资料来源:——史书

    一生必读的中国历史书

    1、《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樱闷迅,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

    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2、《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仁忠。该书讲述了从盘古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政治、罩行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

    本书内容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举凡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动荡,秦汉、三国、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朝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

    3、《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是2010年12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穆。

    《国史大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使用教科书体例编写而成。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

    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作者指出该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在政治制度方面,《国史大纲》将中国古代的政治演进划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到秦汉脊此时期完成的封建集权大一统;二是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完成的政府构成演变;三是到隋唐时期完成的科举竞选制度,至此,科举取代世族门第成为了中国延续千年的首要政治制度。

    在经济发展方面,《国史大纲》强调了经济建设与文化、政治建设的相互谋和。三者的发展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虽然并非每时每刻相互适应,但其总体趋势是在相互调和中的向前发展。

    4、《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外文出版社出版图书,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

    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

    5、《秦汉史》

    《秦汉史》是2010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思勉。

    《秦汉史》是与《先秦史》互相衔接而又独立成书的。由于作者对《史记》、两《汉书》、《三国志》所下的工夫很深,对于这个时期各方面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十分扎实而有条理。

    作者认为这段时期内,就社会组织来说,新莽和东汉之间是一个大界线,从此豪强大族势力不断成长,封建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终于导致出现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秦汉史

    参考资料来源:——上下五千年

    参考资料来源:——国史大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古代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通史

    必读的中国历史书籍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缓笑山列几种。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比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编辑本段史书的分类

    按照体例分类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有个别的正史没有书或者志,比如《三国志》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 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现有九部纪事本末体的古籍。 国别体:国别体史书创始于《国语》。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分载多国历升山史。如《战国策》都属于这一类。

    按时间和空间分类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

    编辑本段纪传体史书的体裁

    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 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扰中,谱写人物和事件。 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 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 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中国有哪些历史书籍

    《史记》作者:司拿掘庆马迁。《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消握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上下五千年》作者:林汉达。散绝其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

    讲解中国历史最全面的书籍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左传》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迅橡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碧昌改鲁哀公二十七年)。

    5、《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悔判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