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难点?初中物理重点、难点浅析如下: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2)正确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那么,初中物理难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物理重难点有如下: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哗轿核征:音色、音调、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乱掘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5.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二章光现象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初中物理难点如下:
一、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二、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搜数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初中物理的重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穗铅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初中物袭谨卖理重点:
1、初二物理前大半主要是记概念;
2、.物理公式很多,需晌唤记清公式。
初中物理难点:
1、初二第二学期有难度拍逗大的计算题;
2、初三的计算更复杂,往往考多个物理知识点。
1、空气的传播速度:340m/s,计算回声返回时间计算距离
2、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喊缺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3、光的折射相关计算,与反射相败悄结合、不同焦距成像原理
4、匀速运动、非匀速运动位移、速度、距离的计算
5、掌握量程、刻度值的估读方法和误差分类
6、灵活运用牛顿三定律,深度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察渗渣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7、动滑轮、静滑轮受力分析,谁更省力
8、理解压强、浮力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9、掌握做功计算题,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并会对答题进行计算。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浅析如纯卖下:
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
重点: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
(2)正确做和逗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棚升操作、读数、记录)
难点:用排液法测不规则的密度小于某液体密度的物体的体积(关键测体积时要注意求得体积差值要真正为物体体积)。
二、《光学》单元
重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规律及凸透镜成像。
1,知道光在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2,会用光速作简单的计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运动路程,是天文学上距离单位)。
3,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光路图:初中物理补习班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简单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对称的虚象)
5,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初步规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
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有实验技能。
难点:
1,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简单光现象。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难点的全部内容,九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的最后一年,也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一年。以下是九年级物理的一些难点:1.力学部分:九年级物理的力学部分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等内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等概念,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