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学习总结?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平均速度公式。速度改变量、中间时刻瞬时速度、中间位置瞬时速度、位移差规律。总结以上知识点,高一物理学生可全面掌握动力学、功与能量、运动图象、速度与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核心概念与计算方法,为后续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那么,高一物理学习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高一#导语】高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篇一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http://wenku.baidu.com/view/35c37a2fb4daa58da0114ae5.html
去看看应该会帮到你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
(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一物理的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运动的描述部分,质点模型用于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考虑大小和质点。位移和速度描述物体位置变化,S/t计算平均速度,a定义为速度变化量比时间,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g,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已知,上升高度由初速度决定,飞行时间等于上升时间两倍,整个过程视为匀减速。
力的概念,力学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受力分析,根据效果确定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洛仑兹力和安培力是常见的力,其中洛仑兹力和安培力本质相同。力的合成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大小随夹角变化而变化,多力合成可用正交分解法。
牛顿运动定律,F=ma是核心,合力与加速度方向一致,速度变化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
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向心力是曲线运动的条件,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由径向合力提供,满足向心力公式mu平方比R和mrw平方。万有引力存在于天体之间,卫星绕天体运动速度取决于轨道半径,距离越近速度越快,同步卫星固定在赤道上空。
机械能与能量,动能增量等于力做的功,初末状态机械能相等,考虑“重力”之外力做功,分析过程力做功情况。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主要包括: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关键在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题意使用运动学公式解决速度、位移等。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同样关键在于求出加速度,进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合外力。
注意点包括:
分析问题时,应重视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处理力变化的物体时,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初速度和合外力确定运动情况。力变化后,可能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引起滑动摩擦力变化。
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如下: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不随重力变化,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加速度向上时为超重现象,加速度向下时为失重现象。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速度方向无关,关键在于加速度方向。
完全失重状态时,所有由重力产生的现象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等。
易错现象有:
忽略弹力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
不审题导致对物理过程分析错误。
混淆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误认为重力增加或减少。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
功的概念与计算: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结果,力与物体位移方向一致时做正功,垂直时不做功,相反做负功。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学习总结的全部内容,首先,力学和运动学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公式,并理解每个公式的适用场景以及关联的物理量性质。建议如果时间允许,提前学习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这将有助于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次,必修一中的各种物理思想和方法也是学习的重点。如等效替代、理想实验、正交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