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成语题?这是2005年北京语文高考题。回答完毕。 4. 成语考卷各种类型的都要有 一、成语部分(共24分) (一) 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8分) 1、含有动物名称的: 叶公好龙、_虎假狐威、闻鸡起舞、马到成功、2、表示知识渊博的:才高八斗、博览群书、博学多闻 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博学多才 3、那么,高考语文成语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成语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成语题比较死板,只要记住成语,能够理解成语的意思就能轻松拿到分数,今天就来为大家汇总高考必考成语。
01
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02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03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学习、积累成语是为了使用。近几年高考试卷“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现将高考成语类试题的一些解题思路与方法整理归纳如下:
一、要切实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掐头去尾抽象概括出来的精髓,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对这些成语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
1.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释为:小偷挖墙入室,把别人的东西偷得干干净净。如这样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而它的实际意思是:凿开墙壁,借助邻居的灯光读书。此成语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来就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2.文不加点——有的同学把它解释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如果这样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义,对“点”字进行望文生义地理解,是会贻笑大方的。而成语的实际意思是: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成语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此类容易望文生义的常见成语还有:差强人意、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目无全牛、久假不归、为之侧目、从井救人、不赞一词、口血未干、明日黄花、目不窥园、再作冯妇、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鱼之患、不忘沟壑、悼心失图、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体而微等。
成语题答题技巧(1)
高考语文中,成语的运用需确保成语与句子各方面的协调,涉及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与搭配是否与句子协调一致。使用成语时,应动态理解其意义,结合具体语境考察,准确掌握成语并全面分析语境。
正确使用成语有两个前提:一是准确、全面地掌握成语,二是准确、全面地分析语境。语境由命题者强化设计,需详审整体性与联系性,找到语境暗示点,解题突破口。
历年高考成语以常见且易错者为主,复习时应特别留意常见易误用的成语,积累效果更佳。
复习时需注意多义成语,避免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忽视其他含义导致判断失误。重复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成语题答题技巧(2)
把握成语需避免望文生义,理解其整体意义及生僻关键语素。成语源于典故,需参透本意,注意其结构稳定性和整体性,不是简单叠加。
使用成语需看清对象,避免扩大或转移范围,注意个体与群体、人与物的差异,及特定使用场景。如“炙手可热”仅用于形容权势,不适用于题材。
成语感情色彩有别,褒贬需明确,避免误用。如“想入非非”有两面性,需根据语境正确使用。
使用成语时,需着眼语境,避免重复矛盾,注意语法属性如搭配等。
成语题答题技巧(3)
高考成语运用需确保成语与句子各方面协调一致。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1. 求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成语题的全部内容,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无所不为。B半斤八两,各有千秋。C 首当其冲。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