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300字左右?数学小论文300字【一】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那么,数学小论文300字左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今天,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小明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他一分钟放一个气球,那么放完这10个气球需要多少时间?”我决定考考我刚上四年级的妹妹,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很简单,10分钟。”我笑着纠正她:“不对,正确答案是9分钟。”妹妹好奇地问:“为什么呢?”我耐心地解释说:“因为每放一个气球就过去了1分钟,所以放完前9个气球需要9分钟,第10个气球在第10分钟放出来。”妹妹听后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我被骗了!”
妈妈在一旁听着我们的对话,笑着说:“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爬楼梯、排队、坐座位等等。我来考考你吧!”她接着说:“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钟,那么她从一楼走到十五楼需要多少秒呢?”我认真地计算起来,拿出笔和纸,思考了一会儿后,我得出答案:“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那么她走到十五楼,也就是走了14层,14乘以9等于126秒。”
我把答案告诉妈妈,她微笑着赞扬说:“不错,你的思路很清晰,也很会思考!”
的确,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字。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如,当我们爬楼梯时,可以思考从一层到另一层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再上几层,需要多长时间;排队时,可以观察排队的人数和速度,预测自己需要等待多久;坐座位时,可以计算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需要的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智慧。我总结出了一条数学与生活的等式:“我+父母=正确数学”。每当遇到难题时,父母总是不辞辛劳地为我寻找解决之道。他们耐心地学习书上的例题,然后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我。每当我看到留言本上留下的解题思路,心中总是充满感激。
记得小时候,父母为我总结出了一条等式:“课本+生活=数学”。那时,父母工作不忙,常常带我去买菜。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买苹果,最终以一元一斤的价格买了三斤。妈妈问我是多少,我用1+1+1=3计算出答案。这件事成为妈妈经常提起的例子,用来教育我数学不仅限于课本,生活中的经验同样重要。
为了锻炼我的数学思维,我在小学三年级立下了“每晚三题=快乐数学”的等式。每天晚上做三道思考题,坚持下来后,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在多次数学竞赛中获奖。这种作业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数学成绩,还让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经过实际生活中的不断摸索,我总结出了一条解题的顺序:“勤动脑+勤动手=成功”。拿到题目后,首先需要仔细阅读,理解题意,掌握其中的关系。然后,根据关系列出算式,一步步解答。有时,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使题目更加直观易懂。
关于数学的小论文: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开始不是太明白,后来听刘老师讲过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闰年了,等到400年整的时候又是闰年。因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时候才是闰年。听了刘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去推算平年闰年了。
还记得刘老师讲过的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等就表示8个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个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个人了。我开始怎么都没有弄明白,后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终于明白过来。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肯钻研,肯发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数学小论文:年龄问题四年级300字
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
耶!我答对了。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以上就是数学小论文300字左右的全部内容,今天,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小明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他一分钟放一个气球,那么放完这10个气球需要多少时间?”我决定考考我刚上四年级的妹妹,她毫不犹豫地回“很简单,10分钟。”我笑着纠正她:“不对,正确答案是9分钟。”妹妹好奇地问:“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