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初三化学溶解度,化学溶解度计算题讲解

  • 化学
  • 2025-02-05

初三化学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那么,初三化学溶解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1

第二次蒸发的时候溶液应是饱和溶液。所以溶解度就是25克水溶解的X的质量

能明白吧(第一次蒸发析出固体所以推断出溶液在第二次蒸发的时候是饱和的)

2这题基本和上体思路一样蒸发10克水后事饱和溶液所以蒸发后面10克水析出的固体比上水的质量就是溶解度

3这道题用计算的方法可以解出设原来溶质为X克水为Y克

W=X/(Y-10)

(X+2)=X/(Y-10)——XY=XY-10X+2Y-20——Y=5X+10——W=X/(5X+10-10)=20%

化学溶解度计算题视频讲解

1.气体的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在0℃、1个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此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所以,将1L水的体积看做一体积,则溶解了5体积气体A,所以A的溶解度为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加热情况下,改变了体系的温度,而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所以加热后会使饱和的石灰水中析出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4.在同一环境下,是否打开啤酒瓶盖与温度的改变无关,打开了盖子温度并没有升高或降低,只是压强发生了变化。出现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另外,补充说明一下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1

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

3、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4、四点理解溶解度概念:

①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100g溶剂。此处100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③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单位:g[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

5、二角度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九下化学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 2

例:

(4)溶解度曲线

A S (1)t?时A的溶解度为 80g 80 3

N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B

(3)N点为 t?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 3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P (4)t?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1C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0 t t t312t 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 21

析出的有 C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初三化学溶液

1.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100g,即:溶解度=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饱和溶液状态下】;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分数,即: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溶解度的全部内容,(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