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荷守恒?预备二:如果是Na2CO3溶液,阳离子为Na+,有1个正电荷,阴离子为CO3^2-,有2个负电荷。假设有1molNa2CO3,也即是n(Na+)=2mol,n(CO3^2-)=1mol。所以有n(Na+)=2n(CO3^2-).在你问的题目中,NaHCO3溶液中,本来应该是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考虑到碳酸氢根的电离。那么,化学电荷守恒?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c表示的是括号内离子的数量,这个等式不是为了证明电荷守恒,而是以电荷守恒为依据列的,你可以证明他是对的,H+来自H2O和HCO3-,所以c(H+)=c(OH-)+c(CO3^2-),Na+来自NaHCO3,所以c(Na+)=c(CO3^2-)+c(HCO3-),两式相加就得到了。
Ba^2+前面配2是因为氯离子数量是钡离子数量的2倍,而每个钡离子带2个负电荷,所以溶液不带电
电荷守恒:无论是化合物还是溶液显电中性,必然阳离子所带的正电量(总)=阴离子所带的负电量(总)
物料守恒:在溶液中某原子或原子团守恒
质子守恒:在溶液中得到的质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失去的质子的物质的量;实际有电荷守恒关系式减去物料守恒关系式即可。
电荷守恒是溶液中的一种守恒定律.
指的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表达式:c(Na+)+c(H+)=c(OH-)+c(HCO3-)+2c(CO3 2-)
电荷守恒的意思就是溶液中所有正电荷的总量等于所有负电荷的总量,这样整个溶液就显电中性。
你列出的那个等式,左面是正电荷,右面是负电荷。左右相等,就是电荷守恒。
浓度乘以数量就是总量,带两个单位电荷的离子,前面当然就要乘以2.
BaCl2溶液中,Ba离子和Cl离子的个数比是1:2 (根据化学式得出),那么溶液体积是一定的,也就是说,钡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比也是1:2,电荷守恒是说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总量相等,那么带正电的离子的浓度,乘以所带的电荷数,是不是就应该等于溶液中这种正离子所带的总的正电荷数呢?
Ba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那就用钡离子的浓度乘以2,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那就用氯离子的浓度乘以1 。这样两边分别是溶液中正电荷的数量和负电荷的数量,两者相等。
不知君懂否~
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各离子电荷总数相等
反应前 正电荷+负电荷=反应后 正电荷+负电荷
物料守恒:在相同条件下,在可逆反应中,对于同一条件下的反应,只要加入的物质折算到反应物,各物质质量相同,则将会达到同一个平衡体系。
质量守恒: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
反应前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反应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以上就是化学电荷守恒的全部内容,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特点是一边全为阳离子另一边全为阴离子,系数为所带电荷数)在硫化钠溶液中c(Na+)+c(H+)=2c(S2-)+c(HS-)+C(OH-)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