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1. 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主要分为利用天敌和微生物两大类。2.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包括保护天敌、繁殖释放天敌以及引进天敌三个层面。3. 保护天敌的自然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制定相应措施。例如,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华北棉麦套种,这种措施有助于保护蚜虫天敌,从而控制棉蚜数量。那么,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效果较好。常利用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食虫蝽象、胡蜂、步行虫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例如棉田应用瓢虫、草蛉、胡蜂等防治蚜虫、棉铃虫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2、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1)寄生蜂:是专门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为主的蜂类,防治农业害虫非常广泛,取得一定效果。如利用赤眼蜂、茧蜂防治松毛虫、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豆荚螟、豆小夜蛾、大豆食心虫、豆天蛾、棉铃虫、苹果小卷叶蛾等多种农业害虫。凡被寄生的卵、幼虫和蛹,都不能完成发育而中途死亡。
(2)寄生蝇:多寄生在蝶蛾类的幼虫或蛹内,以其体内养料为食,致其死亡。寄生蝇常产卵于其他害虫的幼虫或蛹上,幼虫孵化后,钻入体内取食体液。有的卵产在植物叶片上,经害虫取食进入消化道寄生。
生兴防治专注于农、林有害生物的监测与综合防治。有害生物防治主要包含多种技术途径:
苗木检疫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门户,对苗木进行严格的进出口检疫,以控制危险性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抗虫育种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也是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并使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严禁乱砍滥伐,以使林木的分布更加多元化。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制剂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化学防治适用于害虫危害面积较大时,根据病虫害特征选择有效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然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如利用高频电波杀灭害虫,或者用火烧落叶防治落叶松落叶病等。
高温处理也是常用的防治手段之一。通过高温杀死害虫或病原菌,如用高频电波杀灭害虫,或用火烧落叶防治落叶松落叶病等。
随着林业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应用防治新设备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快捷、实时、准确地监测和预报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情况,避免传统人工管理带来的弊端。
1. 捕食性天敌:众多捕食性天敌中,一些种类尤为有效。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食虫蝽象、胡蜂、步行虫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需要捕食几个到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中对于控制害虫的数量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棉田中,瓢虫、草蛉和胡蜂等天敌的应用,对蚜虫和棉铃虫的防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在害虫体内寄生,以害虫的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导致害虫死亡。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 寄生蜂:这类蜂专门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赤眼蜂、茧蜂被用来防治松毛虫、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豆荚螟、豆小夜蛾、大豆食心虫、豆天蛾、棉铃虫、苹果小卷叶蛾等多种农业害虫。被寄生的卵、幼虫和蛹无法完成发育,最终死亡。
- 寄生蝇:寄生蝇多寄生在蝶蛾类的幼虫或蛹内,以其体内的养料为食,导致害虫死亡。寄生蝇通常在害虫的幼虫或蛹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钻入宿主体内取食体液。也有情况下,卵产在植物叶片上,通过害虫取食而进入其消化道进行寄生。
生物防治害虫是一种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且不会导致害虫产生抗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及利用其他有益动物三种途径。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这些天敌可以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它们通过捕食害虫完成自身发育,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显著。而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寄生蝇,它们寄生于害虫体内,通过吸取害虫体液和组织致其死亡。这种防治方式不仅效果显著,还能有效保护环境。
以菌治虫则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来防治害虫。细菌中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杆菌和青虫菌,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人畜和益虫无害。真菌中白僵菌和绿僵菌的应用较为广泛,对多种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病毒对害虫有专一性,一种病毒通常只寄生一种害虫,且对天敌无害。使用病毒防治害虫的方法简单,只需在幼虫孵化期喷粉或喷雾。
除此之外,利用其他有益动物如鸟类、蛙类及蝙蝠等也能有效防治害虫。例如,灰喜鹊能吞食松毛虫,鸭子能啄食水稻害虫,鸡能啄食棉红铃虫,啄木鸟能防治林区害虫,蛙类捕食地面和稻田害虫,蝙蝠能消灭夜间活动的害虫和蛾类。这些有益动物在控制害虫数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生物防治害虫不仅环保,还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1. 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主要分为利用天敌和微生物两大类。
2.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包括保护天敌、繁殖释放天敌以及引进天敌三个层面。
3. 保护天敌的自然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制定相应措施。例如,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华北棉麦套种,这种措施有助于保护蚜虫天敌,从而控制棉蚜数量。
4. 在必要时,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繁殖释放的天敌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5. 我国在饲养和释放天敌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赤眼蜂属的多种卵寄生蜂,已实现商品化,并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6. 引进天敌可以增强本地天敌组成,提高对虫害的自然控制效果,尤其适用于对付新输入的害虫。
7. 微生物治虫利用了多种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无害,不污染环境。微生物农药形成一定制剂后,可像化学农药一样使用,具有长期控制害虫的效果。
以上就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途径的全部内容,保护天敌是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控制害虫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华北地区在棉花和小麦间套作时,小麦即将成熟时麦蚜数量减少,而棉花正处于苗期,棉蚜开始增多,这为麦田中的蚜虫天敌提供了食物来源,这些天敌便迁移到棉田中,自然控制了棉蚜的数量,无需额外的防治措施。一些农民还会主动收集天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