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硝基甲苯化学式?三硝基甲苯(TNT),又名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3O6,为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理化性质密度:1.654g/cm3 熔点:80.9℃ 沸点:240℃(爆炸)氧平衡:-74.0% 蒸气压:0.046mmHg(82℃)溶解度:难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氯仿、苯、甲苯、那么,三硝基甲苯化学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4,6-三硝基甲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toluene)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是一种带苯环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它带有爆炸性,常用来制造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筑路、兴修水利等。
扩展资料:
2,4,6-三硝基甲苯的作用与用途:
1、广泛用于装填各种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水雷、鱼雷、手榴弹及爆破器材
2、除直接用作炸药外,还是许多炸药及其中间体的原料。爆炸力较苦味酸略小,但使用较安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炸药混合使用。TNT与RDX混熔制得的炸药,被广泛用于炮弹、航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6-三硝基甲苯
TNT的化学名称是三硝基甲苯,分子式为C7H5N3O6,结构简式为C6H2CH3(NO2)3。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条件下,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TN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5CH3 + 3HNO3 → C6H2CH3(NO2)3 + 3H2O
(反应条件:浓硫酸(H2SO4),加热)
三硝基甲苯(TNT),又名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3O6,为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
理化性质密度:1.654g/cm3
熔点:80.9℃
沸点:240℃(爆炸)
氧平衡:-74.0%
蒸气压:0.046mmHg(82℃)
溶解度:难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氯仿、苯、甲苯、丙酮
制备TNT是甲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其化学方程式为
TNT,全称为2,4,6-三硝基甲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黄色炸药。其化学式为C6H2CH3(NO2)3,分子质量为227.13。TNT的沸点为240℃,熔点为80.35~81.1℃,相对密度为1.654。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苯、甲苯和丙酮。TNT的爆炸极限为240℃,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于人类,其急性毒性表现为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和血液的轻微改变。人经口摄入1mg/kg的剂量连续4日,未观察到血液方面的改变。但摄入2mg/m3的浓度时,人体会产生不悦感。TNT的体内转归与硝基苯类似,其中毒机制也与硝基苯相似。
接触TNT后,局部皮肤会染成桔黄色,约一周后在接触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后丘疹融合并脱屑。短期内吸入高浓度TNT粉尘,可在数天内引发紫绀、胸闷、呼吸困难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长期接触TNT会导致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和耳壳呈青紫色的“三硝基甲苯面容”,气急、头痛、乏力、纳减及晨起呕吐等症状。慢性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中毒性胃炎、中毒性肝炎、贫血和中毒性白内障。
根据TNT职业接触史、肝脏病变、眼晶体改变和血象改变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改变,可以诊断TNT中毒。
TNT,即三硝基甲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5N3O6,呈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无臭,具有吸湿性。它是炸药的一种,相较于其他炸药,TNT较为安全,能抵抗撞击和摩擦。然而,任何量的TNT在突然受热的情况下,都会引发爆炸。其毒性中等,能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导致皮肤刺激、皮炎、黄染等局部症状,对消化系统和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胃炎、肝炎,甚至贫血、白内障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TNT虽在某些领域有特定用途,但其潜在风险不可忽视,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以上就是三硝基甲苯化学式的全部内容,TNT的化学名称是三硝基甲苯,分子式为C7H5N3O6,结构简式为C6H2CH3(NO2)3。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条件下,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TN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H3 + 3HNO3 → C6H2CH3(NO2)3 + 3H2O (反应条件:浓硫酸(H2SO4),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