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德舞动治疗的特色 舞动静心音乐 舞动治疗音乐推荐 舞动治疗基本动作 舞动治疗简单动作
音乐是一种最适合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之一,由于它是非语言的属形象思维的形式又与人的深层意识距离携迹最近的特征,使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于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1940年在美国卡萨斯大学正式成为学科。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边缘学科,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美国有大约4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
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
作为一种“玄妙”的语言,咨询师可以通过绘画解读其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人们的“症结”。作为心理诊疗的一个有效,用绘画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功效。
舞动治疗,又称舞蹈治疗、动作治疗,是以动作的过程作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即运用舞蹈活动过程或即兴动作的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既可以治疗身心方面的障碍,也可以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当传统的心理治疗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治疗病人时,舞蹈治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舞动治疗有着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创造力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同时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避免了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经过8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心理剧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心理剧能帮助参与者,通过音乐、绘画、游戏等活动热身,进而在演出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这是一种可以让参与者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
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也是使用沙橡锋、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
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沙盘游戏治疗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通过在沙盘内用各种模型、玩具摆弄心灵故事,使来访者与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的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这种接触与表达,可促进激活、恢复、转化、治愈、新生的力量,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的维护、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都有促进作用。
强调创造过程本身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是沙盘游戏疗法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和象征性意义是沙盘游戏疗法的本质特征。
园艺疗法(Horticulture Therapy,园艺治疗),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职能治疗、代替医疗),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
园艺治疗是艺术疗法重要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植物疗法(Plant Therapy)、芳香疗法(Aroma Therapy)、花疗法(Flower Therapy)、园艺疗法(Horticultura Therapy)、药草疗法(Phytotherapy),包括插花、押花,组合花园制作等。
园艺疗法通过培养创作激情的方式,帮助树立自信心。同时鉴赏花木,可刺激调节松弛大脑,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一般来讲,红花使人产生激动感,黄花使人产生明快感,蓝花、白花使人产生宁静感。
真正促进园艺疗法获得重视并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是美越战争结束后梁隐晌的几年。在战场受到心理创伤的退伍士兵,因性格和价值观扭曲,完全无法重新融入正常社会。在为这些退伍士兵治疗的过程中,美国医生们采用了多种疗法,包括音乐疗法、精神疗法等等,但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这时,医生把园艺疗法引入到伤员康复和职业培训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全球医学家们认为,园艺劳动的确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给人的精神带来某种寄托和安慰。
一、舞动心理治疗的概念在我国历史上,舞蹈治疗的思想早有记载。如《吕氏春秋》中写道:“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缺判舞而宣导之。”在这里,创造舞蹈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情绪抑郁和筋骨不适。这一萌芽状态的原始养生导引疗法,是我国古代在水患当头之时,运用舞蹈作为导引干预手段,对民众进行灾后身心调节的最早记载之一。
现代的舞蹈治疗(Dance Therapy)是艺术治疗的分支之一,起源于美国。它又被称为舞蹈/动作治疗(Dance / Movement Therapy,缩写为DMT),或简称为“舞动治疗”。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把它定义为“一种运用舞蹈或动作过程以促进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社会整合的心理疗法”。舞蹈治疗真正开始帮助人们心理成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许多官兵在战争结束后,回到日常生活时出现了适应问题。战争中的生与死所带来的刺激所产生的后遗症,在离开军旅生活后仍不断困扰着他们,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对这一群退伍军人,美国曾经尝试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包括心理分析与辅导,但效果并不好;因此一些临床心理学家们便开始尝试新的医疗方法,将医疗上注意的焦点转移到社会关怀和人际关系上,包括舞蹈治疗在内的干预手段,在战争创伤心理的康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舞蹈心理治疗运用人体的表情动作,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作为医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相交叉的产物,舞蹈治疗弥补了传统谈话心理疗法的不足。
在广义的舞蹈治疗的领域中有两个主要的取向:
一种取向倾向于艺术本质论,认为舞蹈艺术活动本身即具有治疗功能。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即可缓和情感上的冲突,提高当事人对事物的洞察力,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或达到情绪净化的效果。具体到舞蹈方面,伴随着音乐节奏的各种动作,如抬手、举足、跳跃、旋转等,刺激着动觉、平衡觉、听觉等人体感受器,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产生相应的动作知觉。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不仅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伴有生理上的快感,这是灵与肉的结合。当两者融合在一起,人的心理活动集中感受这种情感时,想象展开了;音乐与律动的和谐,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充分宣泄,使人伏雀改精神获得极大满足,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研究者认为这一状态的生理基础是,由于情绪活动与内分泌活动有关,当有机体在情绪激动或作肌肉运动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肾上腺髓质的分泌,使整个有机体活动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当有机体受到正向刺激物的持续作用时,相应的神经中枢就会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能量在积累中不断地增强,从而调节身心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
据报道,在汶川地震后,先后有包括舞蹈家在内的演艺界人士赴灾区,丰富灾民文化生活,这对震后心理余震的安抚起到了一定积极效果,即是发挥了艺术本身对人精神的安慰作用。
另一种取向为心理学领域的,具有精神分析理念的舞蹈治疗模式。这一模式的舞蹈心理治疗有两个基本理念:一是身体与心理有交互影响,身体动作可以反映人格特点。二是以身体动作当作沟通与改变的“媒介”,即兴创造性的舞动,会投射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具有心理分析与治疗的价值。其特点是:舞蹈本身并非目的,也不是为了艺术表演与交流,而只是将即兴舞动作为非语言的沟通媒介,旨在以此为切入点,配合当事人对其创作进行一些联想和诠释,来抒发与危机事件相关的种种情绪,解开心结,对于个人维持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平衡一致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本文所要探讨的灾后危机舞蹈治疗的干预,正是基于第二种取向的舞蹈治疗。具体说来,这一岁老取向的舞蹈治疗,其中的舞动不再是以表演为目的,而为的是用真实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我,打开彼此沟通与分享的通道。舞动之所以能够进行治疗,是因为所有的生命功能都有动作,也包括思想,人只有死去了才停止动作。身体会记忆各种生活经验,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动作引发回忆,人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表情传达出来。比如,高兴时,手舞足蹈,动作一般是呈开放状;悲伤时,掩面屈身,动作呈收缩状;感情激越时,总想腾飞、跳跃;情绪沮丧时,一般都凝滞、下沉。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观之于形,知之于情”。
在舞蹈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将当事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哀伤、愤怒等情绪安全地释放出来。还可分析当事人的动作节奏形象,以“动作共情”的方式相互沟通,使人感觉到,一些隐含在动作中的难以言传的情绪得到了理解。进而,通过调整身体动作,扩大动作语汇及行为范畴,用新的积极的动作代替旧的、消极的动作,使人对自我的感觉发生变化,在舞蹈治疗中,当事人可以通过舞蹈动作中的表达与创造活动,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并体验一种对自己和生活的积极态度,进而达到调整情绪、治疗心理创伤的目的。
二、舞蹈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基础
现代舞的理念使人们重新认识动作和舞蹈对心理发展作用。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倡导一种不受局限的、回归自然的“心灵之舞”,舞者不必像芭蕾舞一样做种种高难度、近乎于特技的表现,只要“追求一种心灵的泉源,灌注在身体各部位,使它充满活跃的精神,这种中心原动力,就是心灵的反映。”她反对违反人体自然的舞蹈形式,反对程序化和技巧化的风格,摒弃芭蕾舞鞋的束缚,而强调舞蹈语汇的自发性、率真性和个人化的表情,并且着重个人对身体的体验与心理感情的自然流露。现代舞大力提倡用舞蹈来表达感情、表现内心世界,这促成了20世纪中期舞动心理治疗法的发展。
20世纪初拉班(Laban)提出了人体动律学理论,对舞蹈心理治疗有着极大的贡献。舞蹈治疗还先后受到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的精神分析、卡尔・荣格(Carl Jung)的心理分析、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的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团体动力理论的影响。此外,舞蹈治疗还深受东方文化身心合一、形神交融的哲学影响,对身心关系特别注重和谐、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达到身心行为的平衡统一。
而脑科学研究中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工理论,则进一步从生理基础角度,为舞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解释了在心理创伤的干预中舞蹈治疗的特殊作用。具体说来,由于人的大脑两半球在理性和情绪方面不同的主次分工,在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中,“言语疗法”在处理由错误认知或思维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时,有较好效果;而在处理求治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有心理学家形象地比喻说:“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而舞蹈治疗在解决求治者情绪问题等方面问题存在优势,通过发挥舞蹈律动在情绪表达和宣泄等方面的作用,对危机事件后受到心理创伤人的机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一些在情绪障碍、自闭、创伤 、丧失或损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如此,当初在台湾“9・21”大地震后,包舞蹈治疗在内的艺术治疗的介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供祖国大陆的心理工作者借鉴。
三、灾后心理团体干预中舞蹈治疗的不同层次及特点
1.支持性舞动治疗
支持性舞动治疗,又可以称为调理或辅导。这在危机干预中虽然是最浅层次的,但应用得最广泛。在这一层次,一般来说是通过在团体中进行各种支持性舞动身心调理的活动,达到目标,而不是通过深入的心理的内省分析来达到的。经历了灾难冲击后,进行支持性舞动调理活动可提供给人们积极的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并由此强化人们健康的行为。内省、思考和语言的心理分析等方法的使用在整个过程中仅占较少的部分,而把重点集中在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可观察的行为上。活动的目标是:增强灾后正常的心理应对方式,促进正确的行为控制能力,支持健康的情感和思想,打破因灾难的破坏造成的社会性孤立状态,提供安全感和现实社会的信息刺激,把当事人置于集体的动力影响之下,并对紧张焦虑的当事人起到安抚作用。
体验式的舞动治疗活动是有结构、有计划的,要为当事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感的机会,以起到缓解焦虑等积极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良好气氛中的肢体舞动交流,对当事人提供支持,安慰,并进行较为含蓄的引导和建议。
在经历了灾难以后,受不同程度冲击的人――从那些自我人格基本完整、仅仅是在应激状态下暂时产生心理障碍的正常人,到那些心灵破碎、心理严重退行或患有幻觉幻想的、急性或慢性的精神病患者,或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的病人,都可以从这一层次的舞动治疗中获益。
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层次中,并不特别鼓励当事人的对灾难的深层体验做内省式的挖掘,相反,如果有人因受某些触动而在团体中表现为情绪失控,或自动做了深度的自我暴露,需要团体带领者及时做心理上的安抚与“收敛包扎”工作,并放在团体结束之后再进行个别的深入处理。这样一方面可让受到严重创伤的心灵得到接纳与关怀,并在团体中得到适当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使支持性的心理团体辅导仍然能够面向大多数人,按计划进行。
2. 内省的舞动治疗
这一层次的治疗与支持性治疗相比更深一些。在这一层次治疗的过程中,除舞蹈活动之外,还伴随着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而且语言的交流越来越多地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治疗过程中,舞蹈活动的内容是主要针对情感和思想观念来安排的,并成为舞动之后语言讨论过程的主题。强调暴露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际之间反应的问题。治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现实的体验,以及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反应过程。在这一层次的治疗中,当事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不正常的人际行为都可能受到挑战,而治疗的目的是建立和促进正确的行为模式。
因此,这一层次的舞动治疗活动在操作上,通常采用小组设计,每个团体的人数10-12人,以保证团体带领者对每个成员有足够的关注。要协助团体成员认识自己受灾难冲击之后的种种情感,创造性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促使不良行为的改变。在这一层次的治疗中仍不对潜意识矛盾做深入探索,但是与前面的支持层次相比,则较多地要求当事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自我暴露,面对灾难带来的心理冲击,要主动和有能力通过内省来理解自己的行为。内省层次的舞动治疗侧重于帮助当事人在灾后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学习新的人际之间的态度和责任感。
3.心理分析的舞动治疗
这是最深层的舞动心理治疗,其主要目标是针对深层的潜意识活动。在这一层次, 舞蹈治疗活动是被用来发现、释放和解决那些对个人的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潜意识矛盾。在这一层次的治疗中,舞蹈治疗活动常常被用来引发联想,这些联想并不仅限于灾难前后的事情,而是可能会包括与现在或过去的诸多重要经历有关的情感,当事人的潜意识内容被用来重建新的心理防御机制,深化自我理解,促进自我的调控能力,进而达到重建人格的目的。
这一层次与内省层次治疗的区别在于,要求的当事人内省的程度和质量不同,并相对较多地集中在过去经历。目的是引发对关键的、潜意识的矛盾的领悟,并通过在内省中对最深层的恐惧和矛盾的领悟,促使人格的转变。通常,心理分析层次的治疗是治疗师用来针对心身疾病、抑郁症、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的干预。这一层次的舞动治疗需要以小组或个别的形式持续进行。
在这一层次上,要求治疗师必须受到过高级水平的训练和督导。参与这一层次治疗的当事人通常是要向自己的现有人格结构进行挑战的,需要有足够的治疗动机才能进行这种通常要比较长期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只有当治疗者的时间与精力充许持续跟进的情况下,才能介入这一层次的危机干预,而不可轻易涉及深层的内容。那种只是出于好奇去触碰心灵深处的症结或仅仅是贸然打开灾难带来的心灵伤口,而没有有效的治疗持续跟进的做法,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是不符合专业伦理的。
四、舞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进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舞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中,要注重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舞动心理干预过程在切入点和运作方式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究其实质则是人本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支持性舞动身心团体的进行过程中,注重在非语言和语言的交流中认识自我,打破人与人交流的障碍,接纳自我,接纳他人,这一主题与人本主义精神高度相符。
在舞动心理团体课上的种种即兴舞动表现,都不会被以好坏来评价,而是被接纳,并被认为是真实和直接的沟通。正如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当我们能完完全全接纳我们的本相,我们才能发生变化。同伴之间通过接触和反应,相互发展关系,相互之间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对方,并体会到被对方理解的感觉。这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受在心理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被理解和接纳之所以能产生积极的价值,是因为人有自我实现的驱力,它是生命的主要泉源,人会在自身找到能力,并用于个人的成长,也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能力或倾向,就是要表现――要变得自主自动,要不断发展、成熟、激发潜能。但在有些人那里,这种倾向在灾难的冲击下被心理防卫机制所暂时遮蔽了。而当人们处在安全的心理气氛中,这种倾向就重新得以解放,自身显露出能力来面对危机,重塑自我,重新定位自己和生命的关系。
2. 在乐舞结合、动静交织的艺术性介入过程中,体现身心对立平衡的内涵
对立性存在于身体和性格中,其中包括意识和潜意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常同时存在对立的状况。但有些时候人们选择了其中一种,而忽略了另一种。美国舞蹈治疗家玛莉・怀特豪斯(Mary Whitehouse)曾特别强调在律动中身体的放松和紧张,对立的方面比如伸屈、开合、窄宽、上下、轻重等,应维持在平衡状态,要注意觉察对立性动作的存在,并探讨其内涵。
在灾后舞动心理干预中,可注意引导团体成员从各种对立动作的探索入手,在对立的两极不断变换,体验,并体会两极之间过渡的动作的多种可能性,伴以过渡状态中的心理体验。在分析其内涵的过程中,由动作平衡过渡到内心体验的平衡。如严肃与活泼、理性与感性,哀伤与快乐等,同样也是可以在对立中寻求平衡的。
舞动心理干预不仅是动静交织的,同时还要注重乐舞结合,是一种艺术性的介入过程。在干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即兴舞动主题,配以相应的音乐素材。这样艺术性的介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团体成员探索不同风格的动作,体验到其中的对立统一,从而在对自己的身心不同侧面有更充分的觉察,并在分享中,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
齐光辉,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特约编辑:许建
一首《成都》让赵雷火了,有人说民谣的春天来了。
从《董小姐》到《南山南》再到《成都》,那些民谣歌手们用一把吉他,轻轻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 “他的心里在装不下一个家,做一个只隐缓对自己说谎的哑巴。”
-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一入民谣深似海,从此穷逼是标签。
有人说,“我不喜欢民谣,因为听起来就很穷。民谣里唱的爱情让人感觉连冈本都用不起,啪啪啪的环境里也不会有空调。”
在一堆流行乐、R&B、摇滚的洪水猛兽中,民谣显得是多么微不足道,很多人听到这词第一反应就是穷。
就连去KTV点民谣都会被同伴笑:“怎么歌词都这么惨!”
是啊,它不是流行乐,它小众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适合一个人在黄昏或夜色里浅吟低唱,它更像一个说书的人将故事娓娓道来。
“乐者,心之动也。”
那么,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到底在听什么?
- 01 -
爱上一个人是因为情到深处,爱上一首歌亦然。
无论在文字还是音乐创作、表演还是欣赏,每个过程都注入了诸多情感。
如果说语言是认知的符号,那么音乐则是情感的符号。言不尽,歌由之,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的开始。
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百态与思想情感。你总说民谣听起来很穷,但它确实是词曲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 “为什么日推的歌曲,有时每首都很喜欢,有时会不停按下谈信一首?”
- “因为app只能判断你喜欢哪种音乐类型,却读不出你此刻的情绪。”
面对同一首歌时,我们因为带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境而异。
- 同样听“月光”,恋人感到的是温柔多情、幸福梦幻,乞丐者感到的是凄惨无情、苍白忧伤。
- 同样听“命运”,弱者感到的是愤怒、不平与哀叹,强者感到的是奋斗、拼搏与呐喊。
- 年轻时我们喜欢上的歌曲,多年以后再回听,却发现感觉不同了。
喜欢上一首歌,大概是因为它唱出了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所思所想,言语无法表达的那份情愫。
- 02 -
我们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情绪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
情绪是人类祖先在进化中,为适应生存而获得的高级手段。而情绪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怒伤肝,苦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感伤骨。”
听歌时,我灶侍模们也会被音乐左右着情绪。它是诱发情绪反应的一种重要刺激,不同的音乐类型也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
- 纽约一家消费品制造公司的研究表明,当播放莫扎特的音乐时,秘书打字时的错误能下降39%。
- 某些大型商店里都会播放流行乐曲,营造一种温馨愉快的氛围,这能使购物者平均多呆3分钟,大大增加客户的购买意向。
- 电影的高潮往往都是由配乐烘托的,情到深处音乐起,眼泪和情感由内而发。许多优秀的歌曲也是作为主题曲后被更多人熟知与喜爱的。
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情绪潜移默化地被音乐同化。聆听者主动沉浸在音乐之中,把自己交给某种情绪和感觉,甚至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的状态。
没错,此刻我们被催眠了。
- 03 -
音乐调节情绪,情绪影响认知,认知左右判断。学会控制情绪也是提升情商的重要方法。
像“音乐疗法”“舞动治疗”也慢慢开始引入心理治疗。音乐治疗师发现:
- 巴赫作品中节奏缓慢的乐章可以刺激脑力工作者的大脑工作;
- 某些爵士乐可以使机体强壮;
- 莫扎特的协奏曲可以改善记忆力。
音乐不仅仅是情感传达的一种形式,人们更乐于通过这种审美中介来展示自己身份标签。
喜欢相同类型歌曲的两个人更容易成为好友,更能共情相互了解。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因为他们渴望此刻的心情能够被理解被看见。
荷兰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说出最喜欢的三首歌时,他们多数会选择在16-21岁期间听到的歌曲。
很多人都说年轻时的友情和爱情是最珍贵难忘的,因而与感情有关的记忆正好与那时的歌曲产生了共鸣。
正是听歌时所唤醒的情绪赋予了歌曲真实的意义。我们听的不是歌,歌里住着一个人、一段过往。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是平等的。
可以自由的宣泄,可以选择爱与不爱。
此刻,你在哪里,听着哪首歌?
(作者:爱搞事的B姐,来源:iambabie)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巴别心理所。
有趣的心理学社区。带你深入发掘自我,审视自己的人生。
舞动治疗属于心理学中表达性艺术治疗,集音乐,绘画,心理剧,游戏治疗等心理学疗法,融合,主要以身体语言的探索和开发来激发潜能。
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除了语言的发展,肢体动作语言的表达能力,直猜卜接影响到孩子的禅兆散身心健康,情绪管理能力,是身体行为自控力平衡力的体现,以游戏为主的舞动治疗,借助音乐等道具在幼儿游戏时激发创造性,并及时能够筛查和诊断行为,心理出现异常的幼儿。
儿童心理学家,舞动治疗师先驱凯森伯格把婴幼儿时期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动作元素做了实践研究,他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动作方式,儿童早期,他们的动作模式后面蕴含着心理学意义。当我们理解孩子动作韵律后面的意义后,我们就能够更好的支持孩子的成长。
幼儿教师学习舞动治疗能够学会与幼儿身体共情,及时发现孩子的潜力和需要关注的地方。对幼儿教育,亲子互动,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在国外,舞动治疗应用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视,国内部分城市大型幼儿园也开展了对幼儿的舞动治疗师培训,幼儿教贺氏师的个人成长议题也需要在舞动中解决,助人自助,从幼儿开始!
2020.7.26李静如
明者信睿书院成立于2014年,最早是一所专注于培养孩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创新教育示范基地。
经5年来一路创新探索,在教育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孕育出了明睿【书院式生态社区】,结合阿纳斯塔夏的自然理念,现社区内以“三大自由”模块作为社区发展的整体引导:神明健康自由、财富自由、心灵自由。
最终愿景是帮助一万家庭完成个性化定制教育,帮助100万人实现身心自由。
明睿书院坐落于青城山脚下国家4A级景区街子古镇。
古镇系千年道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不但历代雅士名人曾隐居此地,至今也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
在健康自由模块我们有【明睿养生学院】
在这里,我们不打针不吃药,用确切的方式快速提升我们的震动频率,利用能量的流动,激活身体内在本有的智慧。
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学习基础的中医思维,建立适合我们身体的养生价值观,也配合学习无极悬灸、针灸、颅骶能量手法等方式给身体补充能量。
另外达成实现健康自由的重要一部分是参考《运动改造大脑》和《掌控》所倡导的神经科学研究结论“ 通过运动可以改造大脑神经连接的方式 ”来设计示范基地内孩子们的运动课程。
利用《掌控》中所倡导的理念是 最终将实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掌控——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 ,这也是我们运动课程的最终目标。
在财富自由模块我们有【明睿金融学院】
在这里,孩子们从小学管理自己的零用钱,从学期预算的制定,到拿到钱之后的自我计划、自我管控,在实操中学习制定《预算表》、记录《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
学生自行筹办小卖部,从寻找股东、募集资金、进货、谈判、合同起草,到股份制公司和独资公司的尝试,财务报表的解读,在经营实操中领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核心精髓。
在理财课的核心内容“管理钱”“钱生钱”的模块,一些程度高的孩子,更是开始和成人一起学习复利的神奇力量,接触和磨砺各种理财产品诸如保险、可转债、指数基金、股票等的专业知识,尝试打磨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技能。并一起探索和了解比特币等新兴金融领域。
在心灵自由模块我们有【明睿心学】
让每个在社区生活的成员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我们会与国内各个流派优秀的老师联合,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喜欢、接受的方式促进心理成长。
截止目前已经在开设的线下工作坊有:团体心理工作坊、萨提亚家庭治疗工作坊、内在小孩疗愈工作坊、戏剧心理治疗工作坊等。
家庭教育是【明睿心学】的核心,经多年探索观察,我们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多年来也有各类家长课程线上线下同时精进。
目前开设的线上课程有:老文带你每天一点心理学、阿纳斯塔夏系列分享阅读。
线上的学习分享也是我们接下来想要深入去完成的,计划进行的项目有:从心理视角读三国、樊登读书会书籍深度交流会、明睿少儿理财...
社区内的核心还有【明睿创新教育示范基地】
在这里我们打破传统学校的学习游嫌告模式,以单独的项目作为载体,让孩子们合作互助达成项目目标。
课程主体之一:心理学
在明睿教育示范基地,心理学系列的课程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衍生下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情绪表达、伙伴冲突的解决..
根据每个孩子的特质,还有绘画心理、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舞动治疗、音乐疗愈、积极心理学等心理项目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真正将心理营养灌注进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
课程主体之二:兴趣项目小组
这也是明睿翻转课堂的最大载体,在这个小组,老师也是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参与小组,由孩子们设计、实施带动学习。通过输出达成输入,目前是我们发现最好的学习方式。
现在进行的小组有日语小组、众筹小组、艺术鉴赏小组、数学小组、书法小组、音乐小组、开智小组、自然疗法小组等。
课程主体之三:游学
经过过精心组织策划、锻炼实践能力,各个单独的项目之间也会围绕游学主题做相应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对每个社区成员每一阶段学习的有效升华。
在当今主流社会强调“说走就走”旅行文化下,这种“无法说走就走的”修学旅行显得尤为珍贵。
点击 俄罗斯游学
每个来到书院的孩子,我们都会以当下最先进科学的人类图作为来帮助每个孩子根据他自身本有的天赋才华来设计属于他的成长规划,让每个孩子都活出最高配版本的自己,绽放做自己的生命光彩。
【明睿书院式生态社区】注重在道法中创新,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一切美好的人、事、物。
最终达成对每个孩子完成个性化定制教育,将家庭教育实际深入每个家庭,让每个在社区的成员都能做闪闪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