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00字7篇

  • 数学
  • 2023-06-07
目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作文
  •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00字7篇
  • 五年级下册数学半期总结学生,400字?

  •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作文

    五下数学概念

    1. 沿中心线对折,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对称图形。

    2.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3. 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是互相垂直的。

    4.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5.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6.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7.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9.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2.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3.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4.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5.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6.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7. 质数表:逗悉没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8.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9.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0.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1.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2.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23.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4. 长方体表面积=(长山纳×宽+长×高+宽×高)×2

    25. 长方体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6.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27. 正方体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28.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9.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30.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1.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陆简 V=abh

    32.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3a

    33.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

    34. 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35. 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36.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7.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3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39.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0.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4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43. a÷b=b分之a b≠0

    44.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45.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 , ,……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46.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大小不变。

    47. 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8.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9.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0.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1.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2.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5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54.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减。

    55.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56.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7.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8.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59. 复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别。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下数学概念

    1. 沿中心线对折,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对称图形。

    2.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3. 连接对应点的连接线是互相垂直的。

    4.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5.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6.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7.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9.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2.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3.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4.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5.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6.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7. 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8.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9.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0.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1.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2.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23.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5. 长山纳方体没盖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6.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任意一个面积×6)

    27. 正方体没盖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28.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9.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30.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1.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V=abh

    32.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V=3a

    33.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V=sh

    34.1dm3=1000 cm3 1 m3 =1000 dm3

    35.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3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7.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3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39.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0.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陆简,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4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43.a÷b=b分之ab≠0

    44.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45. 分逗悉没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像 , ,……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46.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大小不变。

    47.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8.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9.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50.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1. 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52.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5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54.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减。

    55.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56.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7.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8.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只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59. 复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别。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1、字母表达形式:

    运算定律共有五个: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运算性质指: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哗兄减去两个数的差;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几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这部分内容只是用于简便运算。

    运算法则包括: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小数四则运算法则、分数四则运算法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

    公式在小学数学的运用中,重点是两方面:

    1.运算定律或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C=2(a+b)

    正方形周长:C=4a

    圆的周长:C=2πr,或(πd)

    长方形面积:S=ab

    正方形面积: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S=ah

    圆形面积:S=πr2

    长方体体积:V=abc表面积S=2(ab+ac+bc)

    正方体体积:V=a3表面积S=6a2

    圆柱体体积:V=πr2h表面积S=2πrh+2πr2

    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乱好袭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大纲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要注重在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发展了,也就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行程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

    环形行程:抓住往返过程中不便的关系

    比例应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复杂行程:包括多次相遇、火车过桥,二维行程等。

    2、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袜或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3、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000字7篇

    1、数的认识(整汪老数和小数、数的整除、分数百分数)

    知识要点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等知识点。 重点确定在数的意义概念的理解,数的读写,数的整除。

    本部分重点加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具体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适当穿插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约分和通分练习。复习本部分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灵活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放慢,万事开头难,本部分知识必须做到教一点使学生会一点,切忌贪多图快。复习题可参考以前的专项复习题或专项复习试卷。

    2、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

    这节重点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全面概括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和计算能力,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结合教材按照先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法则,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必须搞好学生相关的口算训练和基本的四则运算练习,然后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要加强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

    3、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纤尺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4、几何初步知识(线和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化,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能让学生对周长、面积、体积进行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5、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意义和性质的同时,必须做到使学生正确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会判断简单的正、反比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应用比例尺计算,解比例。在练习中很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6、简单的统计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本部分是复习的重点)

    练习题可参考教材或试卷。

    7、应用题解(整数和小数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这部分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一步计算)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两步以上)

    (3)、列方毁陵高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重点)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

    五年级下册数学半期总结学生,400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大笑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扒仿亏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春神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进率

    ÷进率 ①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②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 — 原来水的体积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 余数作分子)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1=0.5 41=0.25 43=0.7551=0.252=0.4 53=0.654

    =0.8 81=0.12583=0.37585=0.625 87=0.875201=0.05 25

    1=0.04。

    五物体的运动

    一、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三、 旋转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 旋转中心; ② 旋转方向; ③ 旋转角度。2、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六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七 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统计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