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一单元 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单元评估题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评估卷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表
导语:研究性学习已经列为中学阶段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创新观点,应用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在方格中工整的写出拼音代表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4分)
gèn古ào悔祁祷的钟声狐仙姑深夜的澜语
2.古诗词默写(4分)
(1)《木兰诗》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2)独坐幽篁里。
3.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3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歌颂了沦陷区人民的爱国热情。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乐府民歌。
孙乎D.《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作者是端木蕻良。标题中的的“誓言”是指 “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5.综合性学习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描写颇多,而我们的劳动人民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黄河的口头文化,请你简述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各一个以及两句完整的关于黄河的诗句。(7分)
①成语:(1分)
②俗语(或谚语)(1分)
③诗句:。(2分)
(2)根据下面这副宣传画,说明这副画想表达的真实含义。(3分)
(图中文字)——孩子,她可是黄河啊!
——是的,但我想用绿色来画她!
真实含义: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木兰诗(节选)(13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解释诗句中的词语:(4分)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⑵万里赴戎机(赴:)
⑶关山度若飞(度:)
⑷朔气传金柝(朔:)
7.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8.节选的第三段写木兰辞官还乡,表现了她什么品质?(2分)
9。文章对木兰十年征战的内容是怎样处理的?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二)最后一课(节选)(10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返凯纯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漏咐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0.语段细致地描写了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其作用是( )(2分)
A.突出“我”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B.侧面烘托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表明“我”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D.体现韩麦尔先生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11.把字帖想像成“许多成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有力地烘托出教室里的气氛。(2分)
12.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3分)
13.写出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理解。(3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三)剪不断的乡愁(13分)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了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往提醒我说:“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吧?”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烈,有的人比较淡。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类。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可是,你没有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家,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1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2分)
15.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着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乡愁”而不用“乡思”、“乡恋”作标题,则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
C.“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16.文中四处画浪线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声而又最确切地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只填序号)(2分)
17.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
18.文章最后说,“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请你想象一下作者到北京下飞机时的心理活动。(想象合情合理且丰富的可加1─2分)(4分)
三、写作实践(44分)
19.阅读下面习作,按要求进行评点和修改。
我的掌声在哪里
我默默无闻,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喝彩,似乎已经在这个集体消失.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曾经多么渴望得到你们的认可,多么希望听到你们给我的掌声,但是没有,一丁点儿都没有。还记得那次的元旦晚会,当主持人报出我的学号时,几乎所有人都不记得这个数字的所有人——是的,我被抽中进行才艺表演。
事实上,我期待这一刻很久了,我也准备了很久,我期待能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集体献上一次完美的演出,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们的喝彩啊!为了这一刻,我清晨朗读着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晚上我朗读着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是多么的期望那种出口成章的效果。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拿着揉得发皱的稿件,准备为大家朗诵的那一刻,我的心都仿佛要跳了出来。我难以压抑激动的心情,以至几乎看不清跳动的稿纸上究竟写着什么。我用我有生以来最抒情的声音,用最柔美的节奏朗诵完了这首诗。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我期待着场下雷鸣般的掌声。可是,一点儿声响都没有,我听到的不是你们的喝彩,我看到的不是你们鼓励的眼光.而是你们的嘲笑声和鄙夷的眼神。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掌声在哪里。
任选一个角度简评本文的优点。(2分)
(2)指出本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20.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书写规范工整。(3)情感与体验真切。
参考答案
1.亘 懊 祈 谰2.略
3.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4.B
5.(1)略(2)教育人们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让她不受污染,应当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只要理解正确,意思对即可。)
6.⑴只⑵奔赴⑶越过⑷北方7.A8.不图功名利禄。
9.对十年征战一笔带过。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劳动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战,因此这样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10.B11.爱国
12.法兰西是祖国,阿尔萨斯是家乡,热爱法语就是爱祖国爱家乡。
13.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否则,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意思接近即可)
14.乡愁或标题15.D 16.D17.乡愁之久、之多、之深。18.略
19.(1)语言很流畅,尤其是第二段引用古诗文,文字优美,富有韵味;文章叙事生动,心理的刻画比较细腻,显得感受比较真切;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富有生活气息。(2)这篇文章结构有问题。没有开篇,也没有结尾,结构不完整。应加上一个切题的开头和结尾,使得结构完整。
20.略
导语:新的教学观念要求人们,教学不但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而且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蝉蜕(tuì) 花圃(pǔ)木屐(jī)玉簪花(zān)
B.系上(jì)斑 蝥(máo)缠络(luò)攒成(zǎn)
C.桑葚(shèn)臃肿(yōng)骊歌(pǔ ) 掸子(dǎn)
D.菜畦(qí)倜傥(tìtǎnɡ)拗过去(aǒ)弥漫(mí)
2.将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的写在田字格内(4分)
来势凶凶听闻人迹浫至性子很燥
3.下面句子中,标点不正确的是(2分)()
A.“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B.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
C.“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小鸭说。
D.丑小鸭说他想他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
4.按课文原文填上合适的动词。(3分)
扫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住了。
5.默写填空(2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6.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共7分)
圆洞伏①想方设法了解共同烦恼:成长的烦恼都有哪些?某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答案。他们把这些烦恼归结为4类,并把相关情况制作成表格。请你用简明语言概括表格所橘携包含的信息。(要求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考虑,共说出两条,2分)
②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烦恼:我们总是烦恼爸爸的严厉、妈妈的唠叨,但是我们应当知道,爸妈也有他们的烦恼。请你站在爸妈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有什么烦恼?(2分,要求用第一人称,用爸爸或妈妈的口吻来表述,最少说出2点烦恼)
③消除烦恼大家共同行动:肖菁在班委会改选中意外当选为文艺委员,而她的前任胡萍落选后,对肖菁心怀成见。一次,肖菁组织节目参加元旦文艺演出,那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班级竞争激烈的比赛,但是班上舞蹈基础最好的胡萍不但故意不参加节目的排练,还唆使同学不参加。为此,肖菁伤心落泪。请你设身处地想想肖菁的苦恼,说几句话劝说她,帮助她想想办法,化解苦恼。(3分)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阅读颤猜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伤仲永(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稍稍宾客其父()
8.下列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1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 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是()(2分)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B.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文段从听觉、味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写景使百草园有声有色有趣,请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句来说明这种多角度描写的方法。(3分)
13.文中写了四件在泥墙根一带的生活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4.仿照下面格式,用加点的词语来写一段话。(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三) (12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嘿,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
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
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
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5.文章第二节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的而,还写出了父亲守望时间的。(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2字的词语,共3分)
16.文中,父亲和儿子相互体贴,找出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体贴父亲的事例各一个,用简明语言加以概括。(2分)
父:
子:
17.文中对夜色、月色有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2分)
18.选文结尾写道:“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父亲为什么会这样?(2分)
19.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自拟一道题目,并作出解答。(3分)
拟题:
解答:
三、写作实践(44分)
20.阅读下面习作,按要求进行评点和修改。(4分)
细雨飘落的季节,我喜欢用笑脸映衬绽放的花朵;树叶飘飞的季节,我喜欢用歌声追随秋天的梦幻;寒风呼啸的季节,我喜欢用爽朗的笑声迎接瑞雪的降临。人生路上,每一天我都喜欢用笑脸去面对,因为,乐观是我追求的品德。
记忆中,儿时的我,脸上无时无刻写满笑容。与生俱来的开朗性格给予我乐观的生活态度。
儿时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总是盼望着长大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长大了,上学了,肩上有了学习的担子,笑容似乎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有些模糊了。我发现镜中的自己眼里布满了惆怅,我感觉自己好像登上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走到半山腰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好像再也没有力气向上攀登。我脸上的微笑不见了。我竟然再不知道乐观是什么。
困难把我打败了,一张张考卷上一个个令人难堪让人羞愧的分数不时地出现在眼前,随之而来的是咸咸的泪水。我真的就不可救药了吗?我的前途一片黑暗吗?模糊中我看见了镜中自己哭泣的脸,这是我吗?记忆中的笑脸哪里去了?不,我喜欢那张属于我的乐观的笑脸,我要微笑着面对生活。
渐渐地,我在学习、生活中找回了往日的微笑在。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的成绩提高上来了。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以乐观的态度在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我已坚信:我只要勤奋,就一定能成功。
(1)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评价这篇文章的主要优点。(2分)
(2)文章还有明显的毛病,请指出,并你的修改意见。(2分)
21.人活在世上就有经历,有珍藏,有记忆……我们经历了阳光,经历了花季;经历了坎坷,经历了顺利;经历了痛苦,经历了磨砺……我们长大,我们成熟,我们心中珍藏了多少美好的记忆,我们总想高歌一曲。
请拿起你的笔,驰骋在“生活”的大道上,以“,成为我的黄金记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言之有事”,“言之有情”。
参考答案(一)
一、积累与运用
1 B2.略3.A4——5.略6.①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则越来越少②略③略
7.(l)曾经 (2)完成(3)相当(4)以宾客之礼相待
8.B
9.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0.(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他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11.C12.略13.翻砖见蜈蚣、按斑 蝥脊、拔何首乌、摘覆盆子14.略
15..如:专注、凝止、长久16.如:怕自己打鼾影响儿子睡觉等;枕着父亲的臭脚同眠等17.表明夜逐渐加深,衬出父子怕影响对方而久久不能入睡。18.如:父亲思子心切,多日不见后终于相见,爱子之心情不自禁流露出来。19.略
20.(1)略
(2)结尾与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不一致,应围绕“乐观”一词来谈感受。结尾一句可改为:“但我已坚信:我只要乐观,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单元测试 第一页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朗润贮租碧满 酝 酿 应和烘托 披蓑
抖擞 黄晕 栖息 白沙堤镶上 宽敞
看护 贮蓄澄清髻儿 丁丁背篓
青鳊 鱼乌桕芦蓬 归拿弊泊寥阔 枯涸
清冽 梦寐芊芊 黛色磅礴 澹澹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ián刀zhù满 chéng前qǐ后苦sè púfú
旺shèng 轻飞màn舞细zī慢长 闲情yì致 páng 礴
lǎ 叭 cāng海jié 石sǒngzhì萧sè归yàn
cháo 平两岸kuò一帆xuán qián táng 湖jiǎ tíng
云脚dī早yīngzhuó 新泥马tí马zhì远 枯téng
昏yā 天yá 伦dūn liáo亮 主zǎi 披suō戴lì
3、下面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没有语病句的一项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到了退休年龄的她,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5按要求写句子
1)《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2)《泊秦淮》中议论的句子是: , 。第二页
3)《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主旨句)是 。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突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5)《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情感的句子是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江水顺流,风平浪静之景的诗句是:。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莺燕报春)优美诗句是:。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弊敏举。
10)春天像,,领着我们向前去。
11)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里。
1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
3、文学常识填空
(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它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先生。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和《 》。
二、古诗词阅读 (一)次北固山下作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
(二)《观沧海》作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2.《观沧海》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比为自己的形象,表现了____________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钱塘湖春行》作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
2.试可不可以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家家”?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3.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三、阅读理解
(一)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几种说几种):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⑵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⑶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2、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第①句嗅觉 春风轻柔温暖
第②句听觉 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
第③④句触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
3、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A.混 脑 罩 静默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D.混 恼 飘 静默
5、“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说一说“逼”字的遣用之妙。
(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13—17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3、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组动词:。
14、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的本体是;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的本体是 。
15、这段文字围绕“_____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
16、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画上波浪线。
17、“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找到了,就是不知道你要不要。
特点: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1)秋天有钴蓝的天空。(2)有人画的菊花。(3)有温情的声音。(4)还可以剥蟹煮酒。
.“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菊花茶之后呼颤迹森出一口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菊花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州碧喝菊花茶时的忘我情茄亩态。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新泰腊塌派实验中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酝酿﴾ liáng﴿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 zhī﴿
B、唱和﴾hé ﴿ 肥硕﴾shuò ﴿ 鳊鱼﴾biān)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禅心(chán)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8分)
(1)《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句,另外再写一个句子。(4分)
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仿句:理想是 。没有理想,就没有;而没有,就没有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2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衫卖雨里静默着。
7、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轮贺出来”的“钻”能否改为“伸”?为什么?(3分)
8、第三段中能跟“轻风流水”应和的是()(2分)
A、鸟儿 B、鸟儿的曲子C、鸟儿高兴起来 D、卖弄喉咙
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3分)
10、第三段文字调动了多方面的感觉写出对春风的丰富的感受,请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4分)
(1)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11-17题(21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而立刻随着()。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11、甲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2分)
12、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字母填在乙文的括号内。(3分)
A、变换B、变动C、流动D、变幻E、变化
13、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颜色,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点。(2分)
14、甲文按顺序写山色,从“ ”到“ ”,展现出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3分)
15、乙文写山色,先写山腰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山顶的颜色,然后重点写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3分)
16、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7、其实写颜色的美态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我国灿烂的诗词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请你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写在下面,并注明诗词篇名:(4分)
。
选自《》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4题。(17分)
春满燕园
季羡林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来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了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林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到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的,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以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工作周,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年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18、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文,请写出一句。(2分)
19、作者写燕园的“春”景包含哪几个镜头?(3分)
20、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请从本文找出相关的句子:(3分)
视觉:
嗅觉:
听觉:
21、文中写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请说出“那样”和“这样”所指代的内容:(2分)
那样:
这样:
22、作者触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水滴都会荡起感情的涟漪,看到下列情景,将激起你怎样的情感?(2分)
⑴流逝的河水:
⑵凋零的树叶:
23、第五段加线句子中的“春天”如何理解?(2分)
24、本文与朱自清的《春》同是写春景,你更喜欢哪一篇?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
2、C
3、D
4、C
5、(略)
6、(略)
二、阅读
(一)
7、不能。因为“钻”写出草破土的艰难,表现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伸“则不能表现。
8、B
9、细密、轻盈、
10、(1)视觉方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听觉方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或者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嗅觉方面: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4)触觉方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二)
11、《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
12、变动变化变换
13、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4、空间; 山上(山尖); 山坡(山腰)
15、 山脚;山腰;多变
16、 ⑴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⑵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7、语句不限,要求准确。
(三)
18、可写《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19、三幅画面:老教师深夜苦读、青年学生晨读、图书馆中做习题。
20、略
21、那样:深夜苦读;这样:晨读、在图书馆中学习。
22、联想合理即可
23、在这里是指校园中师生刻苦钻研的场面。(意近即可)
24、略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