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古运河的由来和历史 关于运河文化的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演变 关于运河文化的主题设计 扬州大运河的历史起源
古代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春秋时期吴 王 夫差于公元前486 ~前 484 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
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樱圆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
隋大业元年( 605 ),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
扩展资料:
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
漕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槐衡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铅颂做粮,并极大地支撑着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漕粮成为支撑王朝军事体系的重要物质力量,历代分布各地的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许多都是以漕运作为强大物质后盾的。
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
参考资料:-京杭大运河
一、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模烂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①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搏码蠢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③第3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基陪。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地区、邢台地区,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二、杭州的大运河的详细历史
以前京杭运河只是沿线各地的人工渠,到了隋朝时因为隋炀帝想下江南游玩,令人挖通沿线各地的渠,连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虽然本来是为了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而建,但客观上也沟通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运河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古桥,杭州境内的有拱宸桥和广济桥,这些也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在空运不发达,陆运成本高而量小的年代里,运河的水运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后来运河北方段很多已经废弃了航运功能,有的地方还因年代久远而淤塞了
近几年国家重视南水北调,以及运河的保护.开始组织沿线城市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对淤塞的河道进行疏通
我市 *** 对运河的保护也是下了大力气,在市区沿河建运河公园,开通水上巴士,拱宸桥畔建造运河文化广场和运河博物馆,区 *** 也迁到那里.在塘栖改建水北明清一条街以保护古代的广济桥,乾隆御碑,水利通判厅,郭璞井等古迹.
另外为了更好地保护杭州境内的古运河,省市 *** 等斥资从桐乡开始新开一条运河水道经临平九堡下沙入钱塘江作为货运之用,使市区内的河道作为纯旅游开发和保护,运河的水质也将会有提高.
三、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在扬州开凿邗沟, 以通江淮。
到了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 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但这只是京杭大运河的 萌芽期。京杭大运河的发展期,主要是指隋代的运河。
这是 以东部洛阳为中心,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 直接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后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 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再次发展期在元、明、清。元代开凿的 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到卫河段;一是大都到通州 段。
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到须城(东 平县)安山,长75千米;公元1289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西 南开渠,由寿张西北到临清,长125千米;公元1292年开 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到通州入白河, 长25千米;至公元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 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四、杭州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1-2]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五、无锡古运河历史
京杭大运河无锡古运河段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流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为伐齐开凿邗沟
·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
·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无锡古运河段,旧时直线穿越无锡城
·1958年从下甸桥至老鸦浜开凿新河道
·1976年从老鸦浜到黄埠墩一段开凿新河道
·1983年新河道全部通航
·无锡五牧-望亭段 长40公里
·无锡双河尖-下甸桥段 长12.4公里
·精华区吴桥-人民桥-清名桥 长约6公里
·无锡古运河精华区北段,河面开阔,三里桥一带,米市尚存
·无锡古运河精华区南段,保留着古色古香的临水民居,水乡风情。
六、苏州的京杭运河历史上就在现在的位置吗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
反复论证了近20年的京杭运河二通道工程,终于开工了。12月18日,京杭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引航道工程奠基,意味着“二通道”从纸上蓝图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交通部门称,“这条全长39公里、总投资估算为77.5亿元的二通道,是解决现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堵航、环保以及运输功能降低的‘杀手锏’。”
从1989年提出京杭运河“二通道”方案到18日正式开工,该工程反复论证了近20年。杭州交通港航部门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进行了“二通道”线位综合分析论证、方案预审、线位初定,以及与相关县市的协调、上报项目建议书、组织工可研究等大量工作。仅“二通道”的线位问题,就先后有过东、中、西三套方案。
东线:起自杭申线的余杭区博陆,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01省道、杭浦高速公路,穿绕城高速公路、德胜路、下沙路,在八堡附近入钱塘江;
中线:经杭州主城区从三堡入钱塘江的现有通道。起自北星桥,经拱宸桥,越武林门中山北路桥、艮山铁路桥,从三堡船闸出钱塘江;
西线:起自北星桥,西穿勾运路、104国道,经三墩穿绕城公路、天目山路,经屏峰在花牌楼与绕城公路置换,出龙坞、望江山至新浦沿出富春江。
七、淠史杭运河的历史
中国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毗邻灌区的总称。
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灌区水源来自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和梅山水库。
总库容66亿立方米。该灌区于1958年开工 ,1959年开始灌溉农田,以后逐年续建配套,1987年干渠以上工程完工,支渠以下工程还在进行。
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渠首枢纽工程,7级渠道的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供孩垛绞艹悸讹溪番娄渠,总长1384千米;1.3万条支渠、斗渠、农渠,总长2.26万千米;大小渠系建筑物2万多座;中小型调节水库1066座和21万口塘坝,有效库容12.3亿立方米;抽水站、补水站总装机容量14.1万千瓦。该工程实现了40万公顷农田的自流灌溉,实灌面积达58万公顷,并解除了淠、史河下游的洪灾,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灾。
八、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有哪些历史遗迹
京杭大运河孕育了杭州“湖墅八景”:夹城夜月、徒门春涨、半道春红、西山映翠、花圃啼莺、皋亭积雪、江桥暮雨、白荡烟村,至今仍能觅到一些旧痕。
香积寺石塔,是目前杭州仅存的一座清代佛塔。
市级文保单位拱宸桥,是横跨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座古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桥长92米,系三孔石拱桥,历经风风雨雨,气势依旧雄伟。
拱宸桥畔还有2处市级文保点,东面的“海关楼”,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日本租界,设有海关码头。西面是保护比较完整的清代私家花园“高家花园”,水池、曲桥、假山依在,其中1200平方米的“南华楼”,为二层楼阁式歇山顶,楼阁雕刻细腻,彩绘有声有色,是杭州清代私家花园代表作。
在拱墅区的半山,1958年8月发现了水田畈遗址,为研究浙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1990年,半山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的水晶杯当时是杭州惟一的国宝级文物。由于运河水道交通方便,半山过去大小寺庙多达30余处,江浙一带香客乘船而往,终年香火不断。其中规模较大的显宁寺、娘娘庙的遗址清晰可觅,古木参天,石阶蜿蜒,令人神往。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瞎锋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基樱经无锡磨困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大运河长达2700公里,前后开通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歼则、永济渠、江南河等,而完成这些工程的时间却只有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的这短短三十年不到。
584年3月到8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隋炀帝就发动了河南一百多万民丁来开通济渠。渠成后,隋炀帝开始了第一次下江南,其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几年后,又征了一百多万的河北军民开挖永济渠。
晚唐韩偓在《开河记》中记载,隋炀帝派了当时的酷吏麻叔谋负责挖大运河,强制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修运河,一共征发了360多万人。
为了保证后勤,又从5户中抽一人,负责民工的伙食。为了防止民工逃跑,派了5万彪悍的壮汉负责监工。为了大运河而死者不计其数,从这方面来说,隋唐演义等也不算抹黑杨广,只是演义杨广是为了自己享受,历史的杨广是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大运河是用天下子民的血和肉开通的,经历三征高句丽、经历大运河,国内阶级矛盾愈演愈烈,这使得普通百姓不得不走向朝廷的对立面。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那个时间段,大挖运河无疑是劳民伤财之事,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袭改仔却也做了许多的贡献,运河沟通南北,无疑是成了南北经济的大动脉,运河将南方拍汪的物资运到长安、洛阳,解决了这沿途的粮食问题,大幅带动了这从南至北的商业流通。
古语云,要想富先修路,为什么要修路?因为只有交通好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才会相互流通,各种物资才能相互转换,才有价值,不然你某一样东西堆在手里,就算是黄金,你换不出去那还不是比土还不如?
宋代为啥这么有钱?就是这四通八达的河运网络,让汴京成为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这才有了《清明上河图》的千年佳话。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碧和迅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2020年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意义价值: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棚巧至天悔此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
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节制闸,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
以上内容参考:——古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