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 历史
  • 2023-04-27
目录
  • 高一历史必修一选择题100道
  • 高一必修一地理笔记整理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历史必修一问答题试卷
  •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 高一历史必修一选择题100道

    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中国运用新式海军北洋舰队与敌军抗争,故为以夷制夷

    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故迹返迅为以夷制华

    辛丑条约是中国清王朝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姿此下签订的,世敬也就是由华人来控制华人,故为以华制华

    高一必修一地理笔记整理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嫌蠢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神含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芹瞎陪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分封制的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分封制的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4、西周的宗法制

    内容: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形成。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表现)

    三公九卿制(三公的职能)

    地方:郡县制

    郡县制实施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

    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重用尚书令、侍中等,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

    ② 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分化事权):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利,后又枢密使分割军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三司掌管财政削弱相权;

    ④ 元朝: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六部归其下;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王国名存实亡。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③宋代: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

    财政上,地方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转运中央或指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④元代:创立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 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迹。

    ② 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③ 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内阁制

    目的: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设立:明成祖

    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加强了专制统治。

    2、军机处设置时间:雍正年间

    作用: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II.【要点归纳透析】

    一、如何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作用:在我国这种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因而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两大矛盾: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二是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中央集权过程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日益强化

    ⑤发展趋势: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①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

    ①秦形成确立: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这成为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②西汉巩固:西汉政治的重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隋唐完善: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④宋朝加强:中央集中行政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使于皇帝直接控制。

    ⑤元朝新发展: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是实行行省制度,另外对边疆地区也加强了管辖。

    ⑥明清强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需要强权加以维持。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归六部,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岁袭斗出路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是江苏画家刘元1938年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此画表达的宗旨是()

    A.反映了敌强我弱的抗战形势

    B.反映了国共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C.反映了中共抗日的游击战术

    D.反映了日寇陷入中国全民抗战的-大海中

    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0.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建立的主要依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协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禅陵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乎磨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12.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③《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13.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有权利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尼西阿斯说:“男人就是城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享有公民资格的多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子

    B.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公民大会,拥有城邦权力

    C.排斥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的民主权利

    D.公民的出现表明政治上血缘关系开始取代地域成分

    14.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罗马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5.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根本要求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17.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8.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19.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C.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D.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20.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发展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6分)

    22.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8分)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4分)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材料二第二条……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是怎样的?(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很多权力中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4)材料三、四中,反映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答案

    1.C[“拜高堂”,体现了“敬祖”,故是宗法制。]

    2.D

    3.B[秦朝废除了分封制。]

    4.C

    5.D[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这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6.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C8.D

    9.A[从材料中“行程两万”可判断是在长征途中的事,从“挽国邦”进而可判断是遵义会议。]

    10.D11.D12.D13.D

    14.C[《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15.A16.C17.B18.A19.D20.D

    21.(1)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皇权独尊。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影响深远。

    (2)共性:中央(政府)机构间的权力互相制约与监督。

    不同:唐三省六部制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异同点:①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

    国家元首: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22.(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原因:“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

    (4)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23.(1)1949年。

    措施:1955年,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2)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西欧、日本崛起;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4)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考点知识

    ★高一必修一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问答题试卷

    1,从公天下 到 家天下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3,春秋战国诸子百悔激家;

    4,封建制度的特征;

    5,清朝君主专制;

    6,中华民族碧丛袜融合与郑告大一统;

    7,列强侵略史与中华民族的反抗史;

    8,辛亥革命;

    9,抗日战争;

    10,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挽救民族危机时中流砥柱的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1、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使大夫C.太尉 D.诸卿 2、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皇权日益加强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C.相权战胜皇权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

    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悉扮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银陆耐。”

    ——以上材料选自薛金星主编《中学教材全解》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宰相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自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后在中央存在着什锋春么问题?(2分) 后来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2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