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原文

  • 语文
  • 2023-05-20
目录
  •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原文
  • 八年级上册第二篇课文
  • 八上短文两篇原文及注释
  • 八年级上册册语文
  • 八年级语文11课原文

  •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原文

    一、《谈读书》

    1、思路清晰:

    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谈了知识的价值,谈了求知的目的,谈了学习的态度,谈了读书的方法……但思路很清晰,且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就是一个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开门见山,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用比喻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鼓舞人们去读书;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2、笔法灵活:

    作者的笔法很灵活,说理方法多样,语言生动。

    第一,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一组比喻,来证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的观点。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生动形象。

    第二,运用排比论述。如“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等,这些语句列举同类事物或比较不同事物,使相同点或不同点更加明显,使论辩有力,气势贯通。

    第三,运用归纳论证。例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一部分,先列举六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最后引用名言归纳出论点:“凡有所学,皆友竖成性格。”由于前边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很令人信服。

    二、《不求甚解》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确主张,也就顺理成章地立起来了。

    1、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1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2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

    第4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孙氏

    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第8段,紧接上一段的意思,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也是不因小失大,与“不求甚解”的意思相似。

    最后一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许多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

    2、写法特点:

    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作则告散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第8段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正反两面的举例论证。第5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介绍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经验。

    平易简约的语言。和培根的《谈读书》中生动的语言相比,本文语言更显得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

    丰富多彩的段式。全文的段落模式非常丰富,基本上是一段一个模式:第1段──摆现象+亮观点;第2段──引言+阐述;第3段──并列式;第4段──总分总式;第5段──反面举例+正面阐述;第6段──观点+例子;第7段──反+正;第8段──例子+阐述;第9段──分总式。

    八年级上册第二篇课文

    1. 初2的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里的译文,通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的美丽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高高的山峰直入云霄,清澈的河流可以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

    交相辉映 四季

    两岸的石壁五种颜色交相辉映。青翠的树林和竹林四季都有。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早晨的雾即将消散,猿和鸟杂乱地叫着。夕阳就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相跃出(水面)。

    实是 欲界 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这 人间 欣赏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后,就不再有能欣赏那些奇观的人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门 高兴的样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想要入睡,月色照入门内,(我)高兴地起来散步。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中庭。

    想到 一起 院里

    想到没有与(我)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未入睡,(我们)一起在院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或拍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澄澈 交错纵横 原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如同积水般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清闲的人 罢了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 【初二备弯的文言文共有哪些,写出名字来】

    多了 当初初二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版,不过还是人教版的,写就麻烦了,我就复制一下.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3. 我需要浙教语文初二学到的所有文言文、要写作者、作者朝代,文言文

    初二文言文很多,内容不方便放在这里.大部分文章都是全文选来做课文的,你可以去网上找,部分节选的文章,我已经把选入课文的内容放这了.作者如想具体了解,可以自己查资料,课本上介绍也不详细.课本后面的《课外古诗背诵》我就忽略了.(PS:打字也不容易,给点分啊~)上册:《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短文两篇》 1、《陋室铭》 刘禹锡,唐 2、《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核舟记》 魏学洢(yī),明末《大道之行》 选自《礼记》,西汉戴圣编撰《杜甫诗三首》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三峡》 郦道元,北魏《短文两篇》 1《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2、《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观潮》 周密,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 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仿团闷,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 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诗四首》 1、《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东晋 2、《使至塞上》 王维,唐3、《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4、《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宋下册:《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马说》 韩愈,唐《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明初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2、《赤壁》 杜牧,唐3、《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4、《水调歌头》 苏轼,宋5、《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醉翁亭记》 欧阳修,宋《满井游记》 袁宏道,明《诗五首》 1、《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2、《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4、《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4.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 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 *** 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水中藻和荇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短文两篇包括:《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你需要的是这两篇的翻译吧??有问题请追问!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5. 2010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里的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 *** 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选我!!

    6.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

    《答谢中书书》学案 2010。

    11。21教师寄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品味文章的画面美,学习文章多角度写景、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 3。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学习文章多角度写景、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

    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导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的题目“答谢中书书”应该怎样读?如何理解两个“书”的含义? 2、给谢中书的这封信是谁写的呢?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3、朗读课文(1)反复朗读课文,指名读,评价。

    (2)齐读课文。二、疏通文意 (1)自主翻译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三、合作探究 感受文章的画面美教师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一共描绘了几幅风景图画?结合课文内容,给每一幅风景图画取名。

    (教师举例,如:高峰入云图) (2)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画面。 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1)课文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优美的意境。

    细细品味文中写景部分,分析文章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山川之美的?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文章语言清新凝练,言简意赅,极富特色。 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例如:我认为“高峰入云”,这一句中的“入云”一词用得很好。

    因为它写出了山高耸挺拔的特点。而且“入”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显得生动形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见底、乱(“乱”可不可以用“齐”来替代)、跃、实是”等词语。 感受文章的人情美 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质疑问难: 你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你不理解的问题,请大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1、文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你积累几句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

    2、借鉴本文写景的方法,以雾为描写对象,写一个片段。(300字左右)六、小结: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只有区区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

    他状写的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文章清秀隽雅,如诗如画。表露了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当堂测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

    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青林翠竹 ( ) 晓雾将歇( )与其奇者 ( ) 五色交辉( )3。

    用现代语言翻译下面句子①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特点?5。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在生活中与学习中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概述。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教师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重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一。

    基础积累: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2.有关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

    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

    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2.教师范读,确定朗读的节奏,找同学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拓展延伸: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五、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

    7. 语文作业本八上短文两篇题目(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忘记带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竟然忘记带书(汗= =)

    八上短文两篇原文及注释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扰岁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喊李燃.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郑虚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八年级上册册语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升薯喊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手宴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吵野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八年级语文11课原文

    【 #教案#导语】《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 无 我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回忆旧知,导人新课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困陆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敏尺辩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桥缺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短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篇二

    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篇三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文章韵味,并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总能给人一种淡淡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历代文人的雅兴,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借月抒怀的诗句吗?指名吟诵,然后显示图片齐诵。

    二、吟读课文,读出文言味道。

    1、播放音频朗读。2、生自由读,显示初读要求。3、指名试读,并指名评价(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4、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文言的味道。5、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译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显示要求。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标出疑难字词。3、生质疑。4、师检测。(1)重点文言词,抢答。(2)重点语句理解。指名翻译,小结译句方法。5、开火车译读全文。

    四、赏读课文,体会写景之妙。

    过渡:齐读标题,并指名标题的意思。

    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月色让原本打算睡觉的作者忍不住起来散步呢?

    1、出示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角度,表达的情感角度等去赏析。(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比如,学生把藻荇当成真的,这样描绘“步于中庭,目光所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庭院,庭院中水池里的水草交错纵横。”归纳方法:翻译入手,扣词展开。如扣紧“如”“空明”、“交横”等词。同时提示这里用到层层比喻的修辞手法。假设②:学生的想象单薄。例如,仅从字面翻译。归纳方法:调动感官,合理想象。如从动静、明暗、点面、线条等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心中的感觉等感官来描绘文字绘成的“画面”之美。

    4、朗读指导: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五、品读课文

    ,感悟作者心境过渡:试想在这样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散步,作者的心情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这时学生应该能品出欣喜和悠闲)此时再顺势引导:但这些只是作者表面的情感,实际上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要更复杂。文中就有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找出来并体会一下。

    1、出示抒情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简介作者苏轼过渡:如此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政治上有怎样的遭遇呢?

    3、联系背景,观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探究:理解“闲人”的含义?谈谈你的感受。

    4、交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引导提升,突破难点:提示:①生活清闲。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以清闲。②闲情雅致。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代生活中有很多闲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安静喜悦地赏月的。可见,这里的闲还是“闲适”的闲、“闲情雅致”的闲。

    5、结合上面的学习收获,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情味。朗读指导

    1)拉长字音,品味情感。如:“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

    2)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如读月下写景段

    3)节奏轻快,淡淡喜悦。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寄情自然,见月则喜,月色如水,庆幸喜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见到好友,竟也没睡,兴致大增。)盖竹柏影也。(融进自然,心情闲适,恍然大悟,心情畅和。)(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为了突破本文 “解读作者复杂情感”这一难点,遵循“三个一”理念:一个基本切入点--闲人,观照写作背景;一颗人文心灵:关注人性需要;一双自己的眼睛:尊重多元解读)

    六、推荐阅读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过渡:苏轼抒怀的作品还有一篇许多,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老师挺喜欢的词。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抒发对胞弟的思念,并表达对天下间所有离别的人的美好祝愿。(请欣赏动画朗读)

    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