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2817高考语文答案,2019语文高考一卷答案

  • 语文
  • 2023-04-16
目录
  • 2018全国卷3语文答案解析
  •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
  • 2018全国卷2语文答案详解
  • 2017全国卷1语文答案详解
  • 2018高考语文全国二卷

  • 2018全国卷3语文答案解析

    http://learning.sohu.com/s2009/gkstda/#guangdong

    应该可以

    这个

    一、本大题4_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

    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

    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

    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B.运筹帷幄C.首当其冲D.栋梁之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茄颂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颤氏郑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核氏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B 发兵捕之,久不得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D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3分)

    ①迪深厚有器局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这件事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大概错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然而非常欣赏他的想法。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杜甫

    万里瞿唐l月,春来六上弦2。

    时时开暗室,故故3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

    ②“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l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13.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14.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

    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15.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

    ①具备交换自由的社会条件;

    ②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

    ③要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大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16.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4分)

    ①“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作。

    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指托尔斯泰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的作品。

    17.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6分)

    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人的深厚感情结合。

    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

    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18.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5分)

    ①揭示一个伟大作家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②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③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舞……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 (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

    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闻趣事》改写)

    19.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4分)

    ①文章是从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学人之严谨三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②举例:a、志士之狂:写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抨击清廷腐败,拥护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c、学人之严谨:所治诸书皆反复数十遍,几乎没有误差,不肯轻易为文,教育学生学无止境。

    20.按照第⑦段中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

    ①中国学问的特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无止境。

    ②治学态度:严谨认真求实、不欺世盗名、有敬畏之心。

    ③贡献:治学要实事求是,要对后世负责。

    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①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②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③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A,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B。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C,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23.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尊敬的华南大学的各位代表 :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粤中学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南大学为我校无私捐赠了一批图书和电脑.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勋、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再次向华南大学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

    六、本大题l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淡淡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⒈【参考答案】A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读音。作答字音字形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相同。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音分辨。

    【解析】A项yàn/yè,gài/kǎi,yàn/yè;B项sù,chōng/tóng,shà/xià;C项zhēn,cuì/cù,mú/mó;D项què/quàn,zào,jiàng/xiáng。

    ⒉【参考答案】C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首当其冲” “莘莘学子”就属于此类型。“首当其冲”常被理解成“首先冲在前 面的”;“莘莘学子” 常被理解成“辛苦的埋首陪学子”。

    【解析】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⒊【参考答案】A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积累常见的语病现象。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

    【解析】B项首先是语序不当,“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不是鉴定的内容,“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才是鉴定的内容。其次主谓搭配不当,改称“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被命名为“金丝牦弯蠢牛”。C项语序不当,应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构思奇特,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D项句式杂糅,“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

    ⒋【参考答案】C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芹桥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确定首句,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

    【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⒌【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所考查的四个实词,都是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之中的,且都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

    【参考答案】B

    【解析】A.奇: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⒍【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解析】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B.代词,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D.都是竟然。

    ⒎【参考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围绕“胆量非凡”加以筛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对应。可先找出不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句子,再用排除法,如本题中①④⑤并非直接体现诚信,由此可排除ABD选项。

    【解析】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答案选C。

    ⒏【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⒐【参考答案】⑴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原文:论曰: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皆贤相也。四人风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知白、衍劲正清约,皆能靳惜名器,裁抑侥幸,凛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璟、杨绾,岂得专美哉!《宋史卷三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九》

    ⑵①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 殆”“ 过”等词的落实,第⑵句注意“许”、“然” “壮”等词的落实。

    【翻译】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⒑【参考答案】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

    附:高考学子心声:

    因为个人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喜好和敏感,所以当语文题目解密后,我首先看的是诗歌。老实说,不看注解,我基本上读不懂这首诗;看了注解,我还是不太懂——当然,我不懂不等于别人不懂,何况我们在教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经常会有“文难题易”的说法,目的是提升学生做题的信心。在语文高考所有的题目当中,恐怕“古诗鉴赏”是一个连老师也没有把握做准确的题吧,那么,在“参考答案”没有出来之前,姑且让我这个“资深”高级语文老师猜解一回吧。

    ⒈一看诗题:诗题既然是“月”,那么,诗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写“月”了,诗的主题当然也是与“月”有关了。朝着这方面去理解诗歌,总不会太离谱。

    ⒉二看注解:先看注解的好处在于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避免在阅读时对不懂的地方过多纠缠耽误时间。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这个地址无关紧要,“安史之乱”是背景,“曾困居于此”是提示——只不过这个提示让人迷惑:“曾”是相对于杜甫写诗的时间而言还是相对于今天命题的时间而言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诗歌的内容就不好理解。按理,“曾”应该改为“当时”。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个注解基本上没什么大用——但也有点用,就是让我们猜想“六”大概应该是“初六”吧,但本诗的主题,只与月亮有关,而与什么时候的月亮没有太大关系。③故故:常常,频频。这是解词,怕学生不懂。可是不解还好,一解反而迷惑了——这是写某一天晚上的月亮呢还是写某一段时期晚上的月亮呢?看来应该是后者——瞿塘峡晚上的月亮经常弥漫了青天——用泛写代特写,学生难懂。

    ⒊三看诗文:我看不懂的有四处:

    ①“万里瞿唐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如果本诗的主题为“月下乡思”,那么可以理解为与故乡有“万里之遥”,但也可以理解为“瞿塘峡青天万里”。哪一个较为恰当?

    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不好理解。正如上文所言,这是当晚的特写,还是瞿塘峡月亮的泛写?若泛写,上文的“六”如何落实?若特写,“时时”“故故”如何落实?

    ③“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中的“和”不好理解。下一联的“当”应为动词,读音应为第一声。按照对仗的原则,“和”也应该为动词。就平仄规律来讲,“和”应该为仄声,那么这个字应该念hè(第四声),意思应该和“配合”差不多。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气清爽无风,衣襟配合着静止不动,月亮高挂天空,正对着泪脸高悬——唉,“高师”尚要猜,学子何以堪!

    ④“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勉强可以理解:不管“南飞”是飞向南还是从南边飞来都无关紧要,反正一只乌鹊停在江边。但是“夜久”一词学生未必能准确理解:是停落了很久呢?还是夜很深呢?杜甫和命题人的意思,大概是后者。

    上文说过,难文可以易出,这是命题的常识。但是所命的两个题,偏偏却不怎么好答。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怎样的感情?”除了“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诗歌当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谓的意象能表明诗歌的主题。那么我们就只有猜了:战乱时期,流离失所,困居他处,见月思乡。不知我这样解行不行?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又难了。刚刚所分析的这几个词,偏偏是含有许多歧义的,你让学生如何准确的解释清楚呢,更何况要说它们的“作用”?真是难为人!我姑且再猜一次:“万里”——用空间的遥远或广阔表明离乡之远,思念之深。“时时”——用月亮频繁的出现惹起作者的思乡之痛。“夜久”——用乌鹊深夜久停,不肯离去,喻作者深夜难眠,望月对鸟,增添思乡之念。

    ⒒【参考答案】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⑶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⑷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反”写成“返”,“ 受任”写成“受命”,“ 潼关”写成“童关”。

    三、(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⒓【参考答案】BE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解析】B选项中“就能够”和E选项中“只要……就……”语意绝对化

    ⒔【参考答案】D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

    【解析】与倒数第二段末句“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意思不同。

    ⒕【参考答案】

    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依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如“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是主观因素,而“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是客观因素。

    ⒖【参考答案】⑴满足物质上的需要。

    ⑵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

    ⑶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

    ⑷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考点】本题考查对原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选项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本题答案遍布全文,首先根据提干要求,结合文意,找到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相关的句子有“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 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⒗【参考答案】

    ⑴“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⑵“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托尔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地从事日常的劳作,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农人生活得作品。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

    【解析】①根据语句:“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②根据第五自然段,结合内容作答。

    ⒘【参考答案】

    ①从其作品内容:诗人一生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都揭示出他对农人的深厚感情和与土地的紧密结合。

    ②从其人生经历: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最终抛却了自己的庄园,将更遥远更苍茫的土地作为最后的归宿。

    ③从其创作观:托尔斯泰将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劳作中捕捉、感悟、发现生活的真谛,土地滋养了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了他创造的灵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本题答案需要通读全文,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围绕“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这一题干要求,归纳出几个角度作答。

    ⒙【参考答案】

    ⑴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⑵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⑶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⑷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评价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内容,

    【解析】本文始终围绕“耕作”二字描写托尔斯泰的,这两个字既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应结合原文内容,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⒚【参考答案】

    ①文章是从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学人之严谨三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②举例:a.志士之狂:写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抨击清廷腐败,拥护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c.学人之严谨:所治诸书皆反复数十遍,几乎没有误差,不肯轻易为文,教育学生学无止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过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⒛【参考答案】

    ①中国学问的特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无止境。

    ②治学态度:严谨认真求实、不欺世盗名、有敬畏之心。

    ③贡献:治学要实事求是,要对后世负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局部文意的能力。

    【解析】在第⑦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找出相关的句子:中国学问的特点: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治学态度: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五曰不窃;贡献:四曰为后世负责。

    21.【参考答案】

    ①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②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③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选材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作者的选材和表达特点都是为了表现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

    22.【参考答案】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C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考点】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抓住图表中的主要信息,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表述。

    【解析】要把握住每个图表的主体特点和不同发展趋势,如图表一主体是不同学历的人,趋势是“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图表二的主体是不同职业的人,特点是“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23.【参考答案】

    尊敬的华南大学的各位代表: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粤中学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南大学为我校无私捐赠了一批图书和电脑.。

    再次向华南大学表达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考点】本题考查致谢词的表达能力,要注意内容的前后连贯,语气诚恳,达到致谢的目的。

    【解析】致谢词属于应用文体,目的是表达感谢,要符合这一特点。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解析】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较为平易,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

    作文的导语部分,提供了两个学生可写的角度: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出新。一般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就能符合作文的命意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这一特色。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去认知“常识”,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门。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要搞懂常识背后的规律性。比如今年几次模拟考试当中接触过的作文题“登高望远”、“一叶落而知秋”等,还有平时练习过的“雨过天会晴、春来草自青”等,都可以纳入“常识”的范畴,关键就是要灵活运用,关联上“常识”的内涵。

    2018全国卷2语文答案详解

    2017年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天嚣》你知道怎么写出正确答案吗?想要看看自己做得题目对了没有,就和我接着往下看!

    《天嚣》阅读原文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纤喊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毁庆野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秘,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天嚣》阅读题目

    4.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气“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差橘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已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天嚣》阅读答案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5.【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学科@网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

    6.【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2017全国卷1语文答案详解

    · 2007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滚码湖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兆备裤全国卷2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族简

    · 2003高考语文题详解

    2018高考语文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版块之一,它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关于山东语文高考题阅读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山东语文高考题阅读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 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 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 暄哗 B. 幢(zhuàng)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 领略 繁杂 B.幽美 领略 繁复

    C.幽美 领悟 繁复 D.优美 领悟 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码仔毕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戚皮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迟芹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三、(每小越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衣不务于隅眦之削,冠无觚羸之理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②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 樱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说: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

    D. 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B. 服之轻重便于身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青,取之于蓝

    C. 然则曷以禄夫子 D. 关市讥而不征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 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想念其徳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级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的政治主张。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湿也。(4分)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3分)

    (3)是则可矣。虽然,学.科网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

    1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前, 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而, 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升”,水质恶化,生态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17.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4分)

    18.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炎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和。(2分)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和。(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拖,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9.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语文高考题阅读题答案

    第I卷

    一、

    1.B 2.B 3.A 4.D 5.A

    二、

    6.D 7.C 8.C

    三、

    9.B 10.D 11.A 12.B

    第II卷

    四、

    13.

    (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2)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3)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14.

    (1)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15.

    (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

    16.

    示例: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

    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17.

    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18.

    (1)极高 一定(或“务必”)

    (2)奉送 拨冗

    六、

    19.

    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 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的认识;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

    20.

    (1)马骁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2)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21.

    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22.

    ①三次心理冲动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脉络更加清晰;②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骁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的形象;③三次心理冲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与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

    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