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2023年初一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 历史
  • 2023-05-29
目录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 2023年初一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2023
  • 初中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同学们在学历史时要学会总结、归纳。下面我整理了初一历史培唤下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逗中胡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二、山拦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历史是属于文科类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为繁琐,所以,归纳整理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更多“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关于战争类的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1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2.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1.时间:贞观初年。

    2.过程: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的《大唐西旁陵斗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思考: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2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②隋朝国家统一。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

    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汪橡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运磨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3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4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曲辕犁;创制新灌溉──筒车。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

    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科技方面

    (二)文学方面(诗歌)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思考: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辉煌的文化?

    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5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3.统治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6、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二、现实意义:

    (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

    (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三、女皇武则天

    1.称帝: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开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1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汇总,填空题简答题必考要点

    ★七年级下人教版历史重点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3年初一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轿悔搜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前兄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闭历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2023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慧滑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前派腊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羡圆,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初中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我们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一)

    辉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

    2、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5、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塑像,大量佛经、文书)。

    6、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李白,诗仙,《蜀道难》;杜甫,诗圣,“三吏”“三别”,作品称为“诗史游信嫌”;白居易《新乐府》。

    7、书法名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开写意画先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二)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 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10 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

    (2)内容: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评价:①宋神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 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1 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12 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坦配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政权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10 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1 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

    12 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 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三)

    繁盛一时的隋朝

    考点: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