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有哪些 女生做微生物检测有发展吗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日常工作
法律分析: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体健康的物质含量不可超过食品安全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雹谨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备穗;(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源滚基;(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仔镇高职高专贺戚扮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女食品类系列之一。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事食品卫生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通过禅灶《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类系列·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学以致用。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有哪些
我国每年帆枣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约数十万起,发病数约千万人次。此类疾病发病率极快,若不能及时确诊、对症治疗,后果将非常严重。此外,一些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也需要及时、快速、准确地给出结果,为应急处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除了对生产产品进行检测之外,从种植基地、到众多流通环节的整个产业链都需要进行质量保障,比如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超市者轿察、甚至省级高速处等等,在这样的需求下,快速检测也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综合来看,以试剂盒、ELISA、PCR、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便携式分析仪器等为代表的快速检测、 移动检测技术在中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首茄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快检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等。由于现在的检测多是微量或痕量检测,对仪器和人员的要求都很高,检测的前处理要求也高,但是快速检测技术作为准确定量检测的前期辅助筛查,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检测,为后期定量检测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检测速度。
2013年 第1期 广 东 化 工 第40卷 总第243期· 75 ·
食品微生物检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食品部,福建 厦门 361101)
[摘 要]文章就近年来出现的ATP 生物发光法、免疫磁性分离技术、流式细胞术、核酸探针等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发展趋势;检测
[中图分类号]TQ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3)01-0075-02
刘翔军
New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Liu Xiangjun
(Xiamen Food Division SGS-CSTC Standards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Xiamen 36110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ATP bioluminescence, Immuno-magnetic capture, flow cytometry, nucleic acid probe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food microbiological;development trend;testing
目前,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加工食品所含菌的种类、数量,常随原料的生产环境及细菌学质量、工厂环境与操作人员的卫生及处理状况、制品贮运状况等而异。由于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广泛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卫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食品微生物检测通过不同微生物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菌落特征有很大差异,而同一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特征却有一定稳定性,以此可以对不同微生物初步筛选,再通过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学验证等技术鉴别各种微生物。传统检测方法的步骤繁琐、检测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研究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简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体系迫在眉睫。文章将介绍几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ATP 再与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剂作用,用发光检测仪测定ATP 与发光剂反应的生物发光量。通过预先测定的ATP 标准曲线坦余,得出活菌的总ATP 量,即可得出细菌总数。 1.3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设备
市场上已出现了大量的ATP 检测仪。从全自动仪器到小型、便携式仪器都有。例如,Millipore 公司的Microstar 、BevScreen 、SteriScreen ;美国Maxwell 公司的LumiMax-c(96孔板型) ;Berthold Detection Systems公司的管式、板式化学发光仪;Promega 公司的GloMax TM 发光检测仪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等。其中尤以Millipore 公司的Microstar-RMDS 系列(rapid microbial detection system)应用最为广泛。RMDS 的结构组成汪信纳包括:样品过滤膜、ATP-生物发光化学反应器、荧光增强及数据处理。将待测样品用650孔疏水分隔的过滤膜(孔径0.45 μm 、直径47 mm)过滤,而后将膜温育一段时间(检测酵母时可不经温育直接检测) ,再将膜从培养皿上分离后烘干。接着向膜上喷洒ATP 萃取剂(其中含有乙醇) ,再烘干后,向膜上喷洒荧光素-荧光困没素酶。理论上说,每个微菌落都会形成一个荧光斑,RMDS 的荧光增强则将每个微菌落发生的荧光加以成千倍的增强并用偶联的照相机记录下荧光图像。而后自动图像处理器会分析荧光强度等数据并由此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RMDS 附带的会记录图像和数据,存档以待进一步的分析[4]。
1.4 ATP生物发光法的发展趋势
以下几点是ATP 生物发光法可以尝试的发展方向:(1)将革兰氏染色法与生物发光法结合起来,确定细菌的革兰氏阳性阴性。不同的菌种有特定的DNA 序列,(2)将生物发光法与DNA 分子识别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检测出菌落总数,而且可以鉴定菌种;(3)发光检测仪的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重复性的保证等。(4)免疫磁分离技术应用于ATP 生物发光法,二者结合使灵敏度大大提高。
1 ATP 生物发光法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又称腺苷三磷酸) 生物发光法以其简便、快速、高灵敏度等特点,具有其它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已应用于食品工业的众多领域。例如,用生物发光法测定肉类食品中细菌污染情况;以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测定、啤酒中菌落总数测定、调味品及脱水蔬菜的细菌学测定等。
1.1 ATP生物发光法原理
ATP 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 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核苷酸。ATP 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一个低能磷酸键。每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可产生30.54 kJ/mol的能量。ATP 是细胞内特殊的自由能载体,广泛地存在于细胞内,如细胞核、细胞溶胶、线粒体等。易水解,且水解时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水解易受细胞内环境的pH 、Mg 2+浓度等的影响。在活的生物体中,ATP 被用于贮存和传递化学能,当生物体死亡后,在胞内酶的作用下,ATP 很快被分解掉。因此,测定样品中的ATP 浓度,即可推算出活菌数[1]。每个细胞的ATP 含量大致是一定的,如大肠杆菌是1.4×10-18 mol/细胞,乳酸菌是1.9×10-18 mol/细胞,则由此可以推算出细菌数量。但由于实际检测中除含有细菌外,还含有酵母等其他微生物,而酵母菌中ATP 的含量通常是细菌中ATP 含量的100倍左右[2]。因此,若同时又全部换算成酵母菌的活菌数量,则样品中活菌数应介于二者之间。 1.2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步骤
ATP 生物发光法的检测步骤大体包括[3]:取样、样品ATP 的萃取、添加荧光素- 荧光素酶、测定生物发光量、求出ATP 浓度和活菌数。通常,样品未经处理是不能测定ATP 的。测定时需先将样品与ATP 提取剂混合,使细胞膜和细胞壁溶解,释放出ATP 。ATP 提取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基质的专用试剂。然后,提取出的
2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磁性分离(Immuno-magnetic capture)技术是依赖于免疫磁性微球的一种分离技术,已应用于医学、生物学以及环境和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由于食品检样常为固液多相混合体,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将少量的致病微生物分离出来。借助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可以达到快速分离的目的。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与常规检验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可以很快地在含有大量杂菌的悬液有选择性地分离出目的微生物,并节省时间。 2.1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原理
免疫磁珠法分离技术基于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在磁珠上的特异性单抗相结合,在外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相连着磁珠的特异性单抗结合而没有磁性,不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
[收稿日期] 2012-12-06
[作者简介] 刘翔军(1984-),男,福建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检验。
2016版新标准解读
1、GB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
2、GB4789.15-2016霉菌和酵母计数
3、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
4、GB4789.10-201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5、GB4789.4-2016沙门氏菌检验
6、GB4789.5-2012志贺氏菌检验
7、GB 4789.40-2016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
8、GB4789.41-2016肠杆菌科检验
9、GB4789.6-2016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10、GB4789.8-201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
11、GB4789.30-201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手行
12、GB4789.35-2016 乳酸菌检验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1、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及水中致病菌(示范操作)
2、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PCR快速检测技术
3、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PCR快速鉴定技术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生产环境监测
1、生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沉降菌坦棚、浮游菌)
2、生产环境、设备表面微生物监测
以上是关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相关信息,毕信哗由百检检测整理,希望帮助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