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浙大西迁历史,浙大西迁的播出时间

  • 历史
  • 2023-11-14

浙大西迁历史?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逼近杭州。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离开杭州,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历时两年半,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并在当地办学7年。那么,浙大西迁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浙江大学历史系在哪个校区

1939年2月,竺可桢校长来到贵阳,与当时的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商议,准备把浙大迁到云南的建水或贵州的安顺,在商议过程中,恰遇湄潭在贵阳做事的陈世贤、宋麟生两人,他们力劝竺校长迁往湄潭,因为湄潭山清水秀、价廉物美,人民感情淳朴。竺校长听了两人的介绍后,遂来湄潭考察。时任湄潭县县长的严溥泉在江苏任过职,听说竺校长来湄考察很高兴,亲自召集各界人士组织了21个团体,对竺校长的到来表示隆重的欢迎,并告诉竺校长把湄潭最好的房舍供浙大师生选用,竺校长在湄考察一天后,在日记中写道:湄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决定了将浙大迁到湄潭。

1940年1月16日,竺可桢从贵阳抵遵义,受到全城绅士的欢迎。因遵义至湄潭的公路还有部分路面和桥梁未竣工,迁到遵义的浙大只好临时安排房舍复课,同时派理学院院长胡刚复、农学院院长蔡邦华到湄潭筹划迁校事宜,6月,浙大农学院师生陆续迁到湄潭,6月10日正式开学上课。9月22日,竺校长偕胡刚复、费巩教授来湄,次日到城北20公里的永兴场,察看了江西会馆、三楚会馆、四川会馆、南华宫等处,决定将滞留在贵阳青岩的一年级迁到永兴,理学院及师院理科速迁湄潭县城,至此,浙江大学结束了两年多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在贵州黔北找到了一方适于教学科研的净土,并在这里扎根成长、开花、结果。

浙大西迁路线图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7年改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04月0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07月0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至贵州遵义。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 崛起为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在遵义湄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科研成果。浙江大学物理系学生李政道在湄潭永兴茶馆借灯光读书,成为了当地的美谈佳话。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等教授都对湄潭的茶叶、茅贡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0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理、工、农、医、文、法、师范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形成了四所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的部分系留守,成为了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的一部分和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等组合,成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定名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等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浙大西迁纪念亭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6223440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87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浙江大学——学校简介

浙大西迁给我们的启示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二本院校。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成立于1999年7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为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设有9个分院,开办40个本科专业。

浙大西迁精神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两宇,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3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扛大学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崛起为当时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由于学校的许多教授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科学研究,并作出了杰出的成绩,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来校考察后说,我在此发现了东方的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 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

以上就是浙大西迁历史的全部内容,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