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那么,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加法
加数+加数 = 和,例如:3+5 = 8;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如8 - 3 = 5
减法
被减数 - 减数 = 差,例如:9 - 4 = 5;被减数 - 差 = 减数,如9 - 5 = 4;差+减数 = 被减数,如5+4 = 9
乘法
因数×因数 = 积,例如:2×3 = 6;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如6÷2 = 3
除法
被除数÷除数 = 商,例如:10÷2 = 5;被除数÷商 = 除数,如10÷5 = 2;商×除数 = 被除数,如5×2 = 10。如果有余数,被除数 = 商×除数+余数
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 + b=b + 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 + b)+c=a+(b + c)
乘法交换律
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 = 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即(a + b)×c=a×c + b×c,例如:(2+3)×4 = 2×4+3×4 = 20
除法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例如:10÷2=(10×2)÷(2×2)=20÷4 = 5
长方形
周长公式:C=(a + b)×2(其中a为长,b为宽),例如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C=(5 + 3)×2 = 16厘米
面积公式:S = ab,例如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S = 5×3 = 15平方厘米
正方形
周长公式:C = 4a(其中a为边长),例如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C = 4×4 = 16厘米
面积公式:S=a×a=a²,例如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S = 4×4 = 16平方厘米
三角形
面积公式:S = ah÷2(其中a为底,h为高),例如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面积S = 6×4÷2 = 12平方厘米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S = ah(其中a为底,h为高),例如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面积S = 5×3 = 15平方厘米
梯形
面积公式:S=(a + b)h÷2(其中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例如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梯形,面积S=(3 + 5)×4÷2 = 16平方厘米
圆
周长公式:C = πd = 2πr(其中d为直径,r为半径,π通常取3.14),例如半径为3厘米的圆,周长C = 2×3.14×3 = 18.84厘米
面积公式:S = πr²,例如半径为3厘米的圆,面积S = 3.14×3² = 28.26平方厘米
长方体
以上就是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