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物理试卷?以下是我为您整理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总共48分。其中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那么,高一期末物理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期末到了,高一物理试卷怎么出呢?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获取更多"物理知识"↓↓↓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s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之前,20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第一卷(46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该题考查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思维”,本题具体考查了科学方法。所谓极限思想,是指在研究问题中,需要将曲线或线段进行无限切割或接近,以至于无穷时,从而显示物体的本质或运动规律的方法。它是数学上微分与积分的雏形。很明显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示式时,所用的方法时控制变量法。
第2题:此题考查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等,只要把握了这些物理量的定义及其关系,就很容易判断出来。
第3题:此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大小公式,具体是引力与距离的关系,是反比关系,即距离增加一倍,引力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倍。
第4题:此题结合平抛运动,考查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速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其实只要正确写出它们的表达式,就能知道它们的图像特点。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等于重力所做的功,所以动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是一次函数的关系;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得出末势能与下落的高度是一次函数关系,斜率为负值;根据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得出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不变;同样根据动能定理,得出速度的平发与下落高度为一次函数的关系。
第5题:很简单地考查动能定理,即汽车匀速运动,动能不变,合外力做功为零,又即动力做功大小等于阻力做功。
这是一份完整的试卷,后面有答案和评分标准
有些图片粘贴不上,有邮箱的话我发给你!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全卷满分100分。
2.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答第Ⅱ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3.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
1.用一个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力F推小车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则人做的功为 ()
A.0B.2R FC. 2R F D.无法确定
2.用与水平成角斜向上的拉力F拉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第一次在光滑水平面上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做功;第二次在粗糙水平面上拉质量为2m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做功,则 ()
A. B. C. D.无法确定
3.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则()
A.重力做功为50J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小50 J D.重力做功为 -50J
4.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
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D.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位移的大小及位移与力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5.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这个中心天体运行的除了九大行星之外,尚有已经发现的两千多颗小行星,如谷星、吴健雄星等.它们的运行近似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周期越小 B.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线速度越小
C.离太阳越远的行星角速度越小 D.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加速度越小
6.从距地面高h处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点至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h.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初动能大小为()
A.B. C.D.
7.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角速度,如果超过了最大自转角速度,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的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D.
8.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速度,其中g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的半径,r为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题目中卫星速度表达式是错误的
B.由速度表达式知,卫星离地面越高,其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也越大
C.由速度表达式知,卫星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与轨道半径平方根成反比
D.由速度表达式知,把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
9.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飞行员受重力的即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0.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物体具有能,则该物体一定对其他物体做了功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C.功是在物体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过程量,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状态量
D.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意义也完全相同
11.车作匀加速运动,速度从零增加到V的过程中发动机做功W1,从V增加到2V的过程中发动机做功W2,设牵引力和阻力恒定,则有
A、W2=2WlB、W2=3W1C、W2-=4WlD、仅能判断W2>W1
12.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下列哪些过程机械能守恒()
A.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
C.铁球在水中加速下落
D.用细线拴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期末质量检测题2007.6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22 23
得 分复核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6分。
高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同学们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以下是我为您整理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总共48分。其中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0~1s内的加速度小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2.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地面向上拉动,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上升,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
A.(M-m)g-ma
B.(M+m)g-ma
C.(M+m)g+ma
D.Mg-ma
3.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 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
A.N保持不变,T不断增大
B.N不断增大,T不断减小
C.N保持不变,T先增大后减小
D.N不断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
4.物体A的质量为l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 2。
以上就是高一期末物理试卷的全部内容,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