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 历史
  • 2023-05-13
目录
  • 历史书八年级知识点
  • 八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 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 初二的历史知识点
  • 八年级全册历史总结

  • 历史书八年级知识点

    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时间:1894——1895年

    1,背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伍岁东学党起义。

    2,开始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

    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左宝贵力战身亡。叶志超仓皇出逃。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敌,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多人)。

    ④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

    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英法俄-----日)

    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 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

    ③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

    ①提出者:美国②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③评价(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6课 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6月-9月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①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③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④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时间:1900-1901

    1、义和团运动

    ①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发展而来。 ②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③口号:“扶清灭洋”④失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时间:1900.6.10—1901.9.7

    ②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2000多人

    ③统帅:西摩尔悄此(英国)→瓦德西(德国)

    ④主要战役:廊坊阻启橘迅击战,天津保卫战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烈殉国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签字双方:八国+西、比、荷共11国

    ②主要内容

    【经济上】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③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2、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

    (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

    (2)机关刊物:《民报》

    (3)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3、三民主义

    ⑴创立者:孙中山

    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5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澧起义:刘道一、蔡绍南;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徐锡麟,秋瑾

    3、广西起义:孙中山、黄兴;

    4、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意义: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终结封建帝制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优质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汇总(两份资料)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方法

    八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时间:1900年。

    (二)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三)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四)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五)《辛丑条约》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②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困;②政治上: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③军事上:消弱了军代的战斗力;④身体上:严重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总之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海滩 领导人:林则徐

    4、措施:收缴鸦片、缉拿烟贩、虎门销烟

    5、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闭喊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锋态兆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史上第银租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856.10-1860.10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记忆口诀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①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严重;②时间:1895年春;③发动者:康有为、梁启超;④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⑤意义: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①政治团体——强学会;②机关报——《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内容: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减冗官,(封建顽固派最反对)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2)失败原因:①主观: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②客观: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③根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历史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君主立宪)

    国民革命运动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形成;

    2.1924年6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二、北伐战争

    1.1925年3月12日中国国民党总统孙中山逝世;

    2.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开始北伐,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势力,主战场:两湖地区。叶挺带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四一二政变。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失败。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就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呢?

    答:因为(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叛乱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2)旧军阀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变。

    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中考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历史的学习带来帮助。

    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芹袭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856.10-1860.10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记忆口诀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嫌亮兄更加剧。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发展

    ②客观:清政府腐败

    ③直接键握: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重要海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人物:邓世昌、丁汝昌

    4、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记忆口诀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

    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

    “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

    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

    2、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3、性质:反帝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①根本:进一步控制中国政府(彻底瓜分中国)

    ②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其在华利益。

    5、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洋务运动

    1、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背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得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大受刺激。他们热心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积极思索救国御敌的方法。

    2、代表人: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代表作:《海国图志》

    3、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

    4、目的:“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5、影响:突破了长久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华夷观念

    6、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7、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8、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9、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0、阶级派别:洋务派

    11、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12、口号:前期口号:自强 后期口号:求富

    13、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4、失败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甲午战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3、时间:1895---1898年

    4、阶级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5、经过:

    ①序幕 :公车上书(梁启超、康有为)

    ②发展:严复译著《天演论》(为维新派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他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③高潮:百日维新

    6、百日维新

    ①背景:列强瓜分的狂潮。

    ②时间:1898年。

    ③标志:定国是诏

    7、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掉庸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戊戌变法记忆口诀

    《马关条约》传北京,“康梁”带头联举人,

    “公车上书”轰全国,变法维新开序幕。

    初二的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材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②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危害: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困;②政治上: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③军事上:消弱了军代的战斗力;④身体上:严重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总之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时间:1839年6月 地点:广东虎门海滩 领带人:林则徐

    4、措施:收缴鸦片、缉拿烟贩、虎门销烟

    5、意义:是中国人民禁告羡高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袜尺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虎门销烟(导火线)。

    2、经过:①开始标志:1840年,英军驶达广东海面;②结束标志:1842年,英军驶达南京。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力。

    2、时间:1856年—1860年

    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4、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清朝皇帝逃走,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及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

    2、攻占南京的时间:1853年(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

    3、抗击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为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早就制定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2、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1895年。

    3、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旅顺后实行大屠杀、大连失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5、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②主观原因:战前没认真备战,战中避战求和,被动挨打;③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制度先进。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④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2、影响:①对日本: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增强了侵略扩张势力。②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洋务运动

    1、时间:十九世纪60年代—90年代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侵略)

    3、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

    ①中央—奕忻;②地方—曾国藩、李派茄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学习对象: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器物)

    6、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①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严重;②时间:1895年春;③发动者:康有为、梁启超;④内容: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⑤意义: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维新派:①政治团体——强学会;②机关报——《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内容: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减冗官,(封建顽固派最反对)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2)失败原因:①主观: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无实权的皇帝;②客观: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③根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历史意义: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君主立宪)

    八年级全册历史总结

    初中生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闷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辛亥革命

    一、革命准备

    1、组织准备

    ⑴兴中会:①性质: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②时间:1894年;③地点:檀香山;④建立者:孙中山

    ⑵中国同盟会:①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时间:1905年8月;③地点:日本东京;④总理:孙中山;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机关刊物:《民报》;⑦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思想准备:“三民主义”

    ①内容:“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补充 兴中会在檀香山的秘密宣誓地点

    与发展);②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发。

    二、高潮

    1、武昌起义: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②地点:湖北武昌;③过程:10日起义、11日占领武昌城、10日攻占汉口和汉阳;④结果:武昌起义取得胜利;⑤意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2、中华民国成立:①时间:1912年1月1日(元旦);②地点: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孙中山;④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

    三、结果: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四、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五、评价

    1、积极:①政治: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橡衫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②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③社会风俗:移风易俗(装束、礼节、称呼)。

    2、消极:①结果: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②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蚂如谨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归纳总结: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94年,建立兴中会;②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思想;④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⑤创办了黄埔军校。

    六、教训: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主力是学生,中心在北京;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以后,主力由学生转向无产阶级,中心由北京到上海。(斗争形式由罢课转变成罢工、罢市)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原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

    1、背景:国共第一次合作

    2、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3、领导:创办者: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战争

    1、开始时间:1926年7月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一全国;

    3、概况:①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②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③主战场:湖南、湖北;④先锋:叶挺独立团,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⑤重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

    4、结果:①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但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①作战方针正确;②国共两党齐心合力;③广大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

    6、国民革命失败:

    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1924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失败的标志: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⑵失败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共领导人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⑶教训:革命要成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掌握革命领导权。

    三、南京国民政府

    1、时间:1927年4月

    2、事件: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政权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十九世纪,火车、轮船两种近代交通相继传入中国。(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修建的吴淞铁路;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

    作用:①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②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危害: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十九世纪70年代,有线电报(最初用于军事)等通讯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近代以来,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电影、照相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近代中国的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渔光曲》)

    2、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新闻广播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创办的《申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①装束:易服饰、剪发辫、废缠足;②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③称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成为社会潮流,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文明平等的愿望。但总的来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