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化学

化学电子层排布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电子层排布

  • 化学
  • 2023-05-15
目录
  • 化学外层电子排布式
  • 元素的电子层排布规律
  • 元素周期表的电子层排布
  • 化学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
  • 化学最外层电子数排布规律

  • 化学外层电子排布式

    在原子里,

    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按

    的3条原则将所有原子的

    在该

    的周围,发现

    遵守下列规律:

    外的电子尽可能分布在能量较低的

    上(离核较近);若

    数是n,这层的电子数目最多是2n2个猛桐;无论是第几层,如果作为最外

    时,那么这层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如果作为倒数第二层(次外层),那么这层的电子数便不能超过18个。这一结果决定了元素原子核外

    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按最外层

    相同进行归类,将周期表中同一列的元素划分为一族;按核外

    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划分周期

    如第一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2,是由1s1~2决定的

    第二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2s1~22p0~6决定的

    第三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3s1~23p0~6决定的

    第四周期中元素的种类数为18,是由4s1~23d0~104p0~6决定的。

    由此可见,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所在。对于同族衫弯元素而言,从上至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或知闷来越小,最外层电子越来越容易失去,即金属性越来越强;对于同周期元素而言,随着

    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越来越差,非金属性越来越强。

    元素的电子层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与轨道表示式描述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相对而言,轨道表示式要更加详细一些,它既能明确表示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在哪些电子层、电子亚层上。

    还能表示出这些电子是处于自旋相同还是自旋相反的状态,而核外电子排布式不具备后一项功能。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的情况,但它并没有指明电子分布在哪些亚层上,也没有指明每个电子的自旋情况,其优点在于可以直接看出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外电子总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如第一周期镇汪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2,是由1s1~2决定的

    第二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2s1~2 2p0~6决定的

    第三周期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为8,是由3s1~2 3p0~6决定的

    第四周期中元素的种类数为18,是由4s1~2 3d0~10 4p0~6决定的。[2]

    由此可见,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元素周期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所在。对于同族元素而言,从上至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最外层乱旅誉电子越来越容易失去,即金属性越来越强;对于同周期元素而言,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越来越差,非金属性越来越强。

    扩展资料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电子的排布情况,即“电子构型”,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达到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稳定状态,不同的原子选择不同的方式。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

    元素周期表中的区块是根据价电子构型的显著区别划分的。不同区的元素性质差别同样显著:如s区元素只能形成简单的离子,而d区的过渡金属可以形成配合物。

    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哗段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

    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参考资料:——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的电子层排布

    “电子排布规则”是主观臆想,它虽然能够解释某些化学现象,但不能解释其他现象。电子绕核高速旋转,所态森哪以电子不可能决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可以肯定,是原子核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根据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来推帆码测春稿原子核结构才是正确的研究方向。

    化学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

    电子层可用(n=1、 2、3... 表示,n=1表明第一-层电子层(K层) , n=2表明第二电子层(L层),依次n=3、4、5时表明第三(M层)、第四(N层)、第五(O层(念错成零层) )。

    一般随着n值的增加,即按K、L、M、N、0.. 的顺序,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电子离原子核的平均距离也越来越大。电子层可容纳最多电子的数量为2n2。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根据原子轨道能级的相对高低,可划分为若干个电子层,同一电子层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电子亚汪茄层。电子层排布公式为np>(n-1)d>(n-2)f>ns。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²个(袭陵友表示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拍槐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参考资料来源:-电子层排布

    化学最外层电子数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是按照三个规律来排布的: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先排满能量低的轨道,再排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上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他们的自旋相反)

    ③洪特规则

    洪特第一规则(同一能级有空轨道时,电子会先独自占据一个空轨道,没有空轨道时才会排到已有1个电闷雹子的轨道上)

    洪特第二规则(轨道全满、半满、全空状态时能蚂败帆量会更低,电子枯绝会倾向于这种排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