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00字

  • 历史
  • 2025-02-09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系统发展历史: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那么,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计算机发展历程的详细阐述

你好,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计算机的起源和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近十年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扩展资料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逻辑部件,被称为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逻辑部件,被称为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5-1970年)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被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1-198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于计算机,寄存器多,速度快、称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五代为发展中的计算机科学时代,主要有智能型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多媒体技术。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年)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5-1970年)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计算机时代(1971-至今)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强大的记忆能力.逻辑能力和高度的自动化能力。

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2.按使用范围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按性能和规模分类: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等。

以上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的全部内容,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像、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同时,软件始终伴随其步伐迅猛发展,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