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数学高一集合讲课,高一数学必须修一集合

  • 数学
  • 2023-06-13
目录
  • 高一上学期数学
  • 高一数学必须修一集合
  • 集合数学高一
  •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 数学必修一集合

  • 高一上学期数学

    高中数学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1234

    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包括:试顷携题试卷雀皮伏、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握渗校合集。

    高一数学必须修一集合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掌握好集合的知识既是数学学习本身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进入高中,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就是集合。由于集合单元的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研究方法跟学习初中数学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部分同学初学集合时,感到难以适应,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解题失误,形成思维障碍,甚至影响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谈谈在集合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是集合单元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等等。这些概念、关系和表示方法,都可以作为求解集合问题的依据、出发点甚至是突破口。因此,要想学好集合的内容,就必须在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

    二、注意弄清集合元素的性质,学会运用元素分析法审视集合桥仿的有关问题

    众所周知,集合可以看成是一些对象的全体,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应枣瞎该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

    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予以定义的。因此,求解集合问题时,抓住敏岩纤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就相当于牵牛抓住了牛鼻子。

    三、体会集合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说过,掌握数学思想可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领会数学思想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集合单元中,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容,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正难则反的思想等等,显得十分活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这些数学思想进行挖掘、提炼和渗透,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集合的知识,驾驭

    集合数学高一

    集合是近侍漏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掌握好集合的知识既是数学学习如信本身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进入高中,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就是集合。由于集合单元的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研究方法跟学习初中数学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致使部分同学初学集合时,感到难以适应,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解题失误,形成思维障碍,甚至影响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谈谈在集合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事项,供大家参考。一、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是集合单元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等等。这些概念、关系和表示方法,都可以作为求解集合问题的依据、出发点甚至是突破口。因此,要想学好集合的内容,就必须在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二、注意弄清集合元素的性质,学会运用元素分析法审视集合的有关问题 众所周知,集合可以看成是一些对象的全体,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 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予以定义的。因此,求解集合问题时,抓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就相当于牵牛抓住了牛鼻子。三、体会集合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说过,掌握数学思想可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领会数学思想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集合单元中,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容,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渣谈轮价转化的思想、正难则反的思想等等,显得十分活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这些数学思想进行挖掘、提炼和渗透,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集合的知识,驾驭http://www.igaokao.com/gaoyinianji/gaoyixuexifangfa/2008-01-14/39047_2.shtml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2) 过程与方法:从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引出“集合”一词,通过探讨一系列的例子形成集合的概念,举例 剖析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探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比较用自然语言、列举法 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积极探讨的 精神 ,发展用严密谨 慎的集合语言描述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集合的含义 与表示、集合中元 素的特性。

    (2) 难点:区别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符号,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做出选择。

    教学过程:

    【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 习了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大家回忆一下教材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定义的?

    [设计意图]引出“集合”一词。

    【问题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集合吗?请大家思考讨论课本第2页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探讨并形成集合的含义。

    【问题3】请同学 们举出认为是集合的例子。

    [设计意图]点评学生举出的例子,剖析并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问题4】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来表示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吗?集合与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 区别表示集合与元素的的符号,介绍集合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5】“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方程(x- 1)(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

    [设计意图]引出并介绍列举法。

    【问题6】例1的讲解。同学们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

    【问题7】例2的讲解。请同学们思考 课本第6页的思考题。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在表示具体的集合时,如何从列举法与描述法中 做出选择。

    【问题8】请同学们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有什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

    学习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布置作业。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篇2

    一、目标

    竖信姿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2)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2)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3)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4)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

    (二)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余绝》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集合”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坦凯的,即“集合”。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父与子

    2.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

    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课件出示)

    书法比赛

    小丁

    李方

    小明

    小伟

    东东

    绘画比赛

    小明

    东东

    丹丹

    张华

    王军

    刘红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师:怎么会错了呢?再仔细看看,谁来?

    (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重复什么意思?指着第二个小明:“他算吗?”为什么不算?

    (4)师:刚才你们算出来是11人,可现在我们数出来的怎么只有9人呢?、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三、经历过程,建立模型

    1.激发欲望,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地查看三(1)班参赛的学生名单,发现有2个同学重复了,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2个人重复了吗?有难度是吧?

    师:看来我这样记录不够清楚,大家想想办法,怎样重新设计一下这份名单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课件出示要求:既要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参加书法比赛的是哪5个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是哪6个人,又要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两个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大家现在有办法了吗?先不急着说,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行吗?你可以自己画,如果感觉有些困难也可以和你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

    2.独立探究,创生维恩图

    学生探究画法,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3.展示交流,感知维恩图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的画法很有创意,我从中选了几份,咱们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不让画图的同学自己介绍,只把他们画的图让大家看,我觉得,不用自己介绍就能让别人看懂的方法那才是好方法。

    预设:

    第一种情况:做记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种情况:写在最前面;写在前面并圈出来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1)哪些同学是两项都参加的?你能上来指一指吗?我们可以给他们圈一圈。

    引导:重复出现的同学用两个名字,我们容易看错。要是用一个名字,也能表示出他们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那该多好啊。

    第三种情况:两项都参加的同学用一个名字表示(不是写在最前面的)

    出示:他把这两个名字写在这合适吗?应该写在哪?

    第四种情况:在前面并一个名字来表示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哪一部分是参加书法的,你能用手指一下吗?要不用笔来圈一圈,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该怎么圈?

    师:圈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师:看来,这样调整能清楚地表示重复和不重复的部分。

    4.整理画法,理解维恩图

    (1)动态演示维恩图产生过程

    师:下面我们把同学们创造出来的韦恩图让电脑再演示一次吧。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师边说边用红色和蓝色画了两个交叉的椭圆),演示形成过程。还是两个圈,不同的是这两个圈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一部分重叠在一块的,利用两个圈重叠的这一部分我们恰好可以用来表示什么?

    (2)介绍维恩图的历史

    师:这种图最早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提出的,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韦恩图。同学真了不起,你们和伟大的数学家韦恩想到一块去了。

    (3)理解维恩图各部分意义

    (课件出示用不同颜色,直观理解各部分意义)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韦恩图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a.红色圈内表示的是什么?

    b.蓝色圈里表示什么?

    c.中间部分的两个表示什么?

    d.左边的“紫色部分”表示什么?

    e.右边的“绿色部分”表示什么?

    师:对于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你都明白吗?请同位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同伴互说)

    (4)比较突出维恩图的优势

    我们把这个韦恩图和刚才的表格比较一下,哪个更好一些?好在哪?

    (5)、数形结合,运用维恩图。

    师:现在,你能不能根据韦恩图列算式来解决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教师巡视,找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整理算法:

    生1:5+6-2=9(人)

    生2:3+2+4=9(人)

    生3:5-2+6=9(人)

    生4:6-2+5=9(人)

    ①看算式提问题:看第一位学生算式‘就图看算式,你有什么新启发?师:谁给他提问题?(生:你为什么减2?(课件动态演示)5在哪里?圈一圈。)

    重点理解为什么-2。课件动态演示

    ②比较:

    3+2+4=9(人)

    5+6-2=9(人)

    a.两道算式中都有个2,这个2表示什么呢?

    圈出+2和-2,为什么(1)中是+2,(2)中是-2?

    b、你能在第一个算式里找到5?6?

    c. 3+2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这就是(1)算式中隐藏着的信息,你也能在(2)中找到隐藏着的信息吗?(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三(1)班参加比赛的一共是9个人,是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韦恩图。)

    四、解决问题,运用模型

    1.创设情境,生活应用(课件演示)

    这样的韦恩图除了能表示刚才的比赛问题,还能表示生活中的什么?

    展示生活问题

    (1)这是我们科学书中的重叠问题,找到重叠部分了吗?

    (2)这是我们数学书中的重叠问题,谁重叠了?

    (3)这是自然界的动物,它们之间存在重叠问题吗?

    (4)这是鸡毛掸,找到重叠部分了吗?在哪里?看来,将木条重叠起来,可以增加长度,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呢!

    (5)、文具店的问题。

    出示下题:

    2.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你们都能解决吗?(完成练习纸)

    反馈:

    第1题:(生活问题第5题文具店问题)你能把这些信息在韦恩图中表示出来吗?生填写韦恩图,并解决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展示:5+5-3=7(种)

    2+3+2=7(种)

    师:这里的3表示什么?

    为什么一个+3,一个-3呢?

    师:比较一下这两个韦恩图(刚才的比赛问题和现在的进货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第2题:(生活问题第3题自然界的动物)对比正确和错误的。这两个小朋友填的不一样,你赞同谁的?填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第3题:(生活问题第4题鸡毛掸)一共有多长?要提醒大家的是什么?

    五、展开变式,深化模型

    师: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份学校的通知和我们已经解决的那个问题:每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我们一开始脱口而出的答案是5+6=11人,后来看到三(1)的参赛名单,发现有2人重复了,实际只有9个人。

    我们现在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三(1)班是9人,其它班级呢?如三(2)班一定是9人吗?

    老师可能派了几个同学?一共有几种可能?你能画图把自己的猜想表示出来吗?

    反馈:5人。6人。7人。8人。9人。

    课件动态演示: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这样一个我们本来觉得很简单的问题,经过我们深入地思考,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六、回顾总结,延伸模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合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用图示的方法感受到交集部分。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外婆、妈妈、女儿)

    2.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3,你猜这队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解释一下吗?(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解释)

    【生板书画画】

    同学聪明活泼、思维活跃,非常喜欢发言,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上一堂数学活动课—-数学广角。

    (二)温故知新

    1.森林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组队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

    出示“报名表”:

    (1)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互相。

    参加篮球赛的有几种动物?参加足球赛的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参加篮球赛和参加足球赛的一共有几种动物?

    (3)谁能解决这个问题:17人、16人、15人、14人。

    2.现在有几种不同的答案,那么到底参加篮球赛和参加足球赛的一共有几种动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一个画图大赛,先画出你喜欢的图案,将表格中参加篮球赛、足球赛的动物写在画好的图案里。注意:怎样写才能使大家在你设计的图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参加篮球赛、哪些是足球赛的,哪些是既参加篮球赛又足球赛的呢?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图既简单又科学。

    (1)小组合作,设计出多种图案。

    (2)学生上台展示设计作品,其余同学当小评委。

    (3)把展示的作品放在一起,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老师也设计了一幅图案,你们也帮老师评一评好吗?【课件】

    (1)课件出示:篮球赛足球赛

    (2)对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看法吗?

    (3)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进行了修改,课件演示两集合相交的过程。

    4.观察图,看图抢答:图中告诉你什么信息?【课件】

    (1)参加篮球赛的有8种。

    (2)参加足球赛的有9种。

    (3)3种动物是既参加篮球赛又参加足球赛的。

    (4)只参加篮球赛的有5种。

    (5)只参加足球赛的有6种。

    (6)参加篮球赛的和参加足球赛的有14种。列式表示:8+9-3=14(种)

    ①追问:为什么减去3?

    (因为这3种既参加篮球赛又参加足球赛,是重复的,因此要去掉。)

    ②还可以怎样解答?是怎样想的?

    5+3+6=14(种)

    (只参加篮球赛的5人和只参加足球赛的6人与既参加篮球赛又参加足球赛的3人,解决的是问题。)

    9-3+8=14(种)

    (9-3表示只参加足球赛,再加上参加篮球赛的8人,也可以得到问题。)

    教师介绍:这个图是一个叫韦恩的人创造的。

    5.集合图与表格比较,有什么好处?

    从图中能很清楚地看出重复的部分和其它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自己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1)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动物王国准备举行运动会,看哪些动物来参加呢?认识它们吗?

    (2)学生动物名称。

    课件出示比赛项目:游泳、飞行。

    (3)小动物们可以参加什么项目呢?学生讨论、反馈。

    (4)原来这些动物有这么多本领,那就请你们来帮小动物报名吧。(把动物序号填在课本上)

    (5)汇报:哪些动物会飞,能参加飞翔比赛,哪些动物会游泳,能参加游泳比赛。学生边说边动画演示。

    点到天鹅、海鸥时,它们应参加什么项目,为什么?要放在哪儿?这说明两个圆圈交叉的中间部分表示什么?

    动画演示:既会飞又会游泳的。

    2.动画6【P110——2】文具店。

    同学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运动会报名的问题,再接受一次挑战好吗?

    (1)课件出示:文具店。

    课件演示:文具店昨天、今天批发文具的情况。

    (2)观察图,发现了什么?(两天都批发了钢笔、尺、练习本)

    昨天进的货有:(略),今天进的货有(略)

    (3)两天共批发多少种货?

    学生列式:5+5-3=75×2-3=75-3+5=7

    (4)结合动画验证算式。

    3.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26人,带水果的有23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2)根据线段图学生列式:

    26-10+2323-10+2626+23-10

    (3)怎样想的?

    4.动画11(集合图)

    (1)看图说图意

    (2)根据动画提供的素材学生列式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很好的利用了集合圈或者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机动练习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活动卡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帮小动物回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引导学生质疑:

    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②有的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以生活在水里。(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蚂蚱 章鱼 虾 青蛙 蜗牛 鲤鱼 兔子 乌龟 海鱼 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

    ③全班一起分类。

    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

    (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可以表示什么?)

    (4)全班交流,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

    (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二、奇怪的报名表

    1、出示: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 ②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2)小猪的疑问

    ①小猪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为题呢?出示:

    这两个小组一共有( )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

    ②课件演示

    a、找到即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c、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

    解法一:5+3+6=14(人) 解法二:8+9-3=14(人)

    三、巩固练习

    1、活动卡-巩固练习

    (1)只喜欢篮球的有( )人,只喜欢足球的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 )人。

    2、教材p110——第1、2题。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

    解法一:5+3+6=14(人) 解法二:8+9-3=14(人)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渗透集合知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小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本节课教学的例1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在教学例1时,我注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集合的理解。

    (2)有关计算。

    (3)拓展延伸。基于以上的安排,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弟1、2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同学们能够借助直观图,初步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五、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演示与引导学习相结合。情景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2.补救法,在授课中有意将学生导入误区,最后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并改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计算,一定得减去重复的个数。

    六、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等 七、教学流程:

    数学必修一集合

    【 #高一#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友情。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谅解、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这篇《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教案》是 考 网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篇一】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困州历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汪搜、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迹歼个问题.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提出问题: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组织讨论:

    什么是集合?

    归纳总结:

    1.代数:实数集合,不等式的解集等;

    几何:点的集合等。

    2.在初中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例如,设B={1,2,3,4,5},那么5∈B,

    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2题(直接填在教科书上)。

    【篇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

    (1)当x∈N时,x∈G;

    (2)若x∈G,y∈G,则x+y∈G,而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则x=x+0*=a+b∈G,即x∈G

    证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一定都是整数,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八、附录:康托尔简介

    发疯了的数学家康托尔(GeorgCantor,1845-1918)是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

    1845年3月3日生于圣彼得堡,1918年1月6日病逝于哈雷

    康托尔11岁时移居德国,在德国读中学

    1862年17岁时入瑞士苏黎世大学,翌年入柏林大学,主修数学,1866年曾去格丁根学习一学期

    1867年以数论方面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1869年在哈雷大学通过讲师资格考试,后在该大学任讲师,1872年任副教授,1879年任教授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

    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

    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

    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

    来自数学*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

    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

    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康托尔在研究函数论时产生了探索无穷集和超穷数的兴趣

    康托尔肯定了无穷数的存在,并对无穷问题进行了哲学的讨论,最终建立了较完善的集合理论,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

    从而解决17世纪牛顿(I.Newton,1642-1727)与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创立微积分理论体系之后,在近一二百年时间里,微积分理论所缺乏的逻辑基础和从19世纪开始,柯西(A.L.Cauchy,1789-1857)、魏尔斯特拉斯(K.Weierstrass,1815-1897)等人进行的微积分理论严格化所建立的极限理论

    克隆尼克(L.Kronecker,1823-1891),康托尔的老师,对康托尔表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用各种用得上的尖刻语言,粗暴地、连续不断地攻击康托尔达十年之久

    他甚至在柏林大学的学生面前公开攻击康托尔

    横加阻挠康托尔在柏林得到一个薪金较高、声望更大的教授职位

    使得康托尔想在柏林得到职位而改善其地位的任何努力都遭到挫折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H.Poi-ncare,1854-1912):我个人,而且还不只我一人,认为重要之点在于,切勿引进一些不能用有限个文字去完全定义好的东西

    集合论是一个有趣的“病理学的情形”,后一代将把(Cantor)集合论当作一种疾病,而人们已经从中恢复过来了

    德国数学家魏尔(C.H.Her-mannWey1,1885-1955)认为,康托尔关于基数的等级观点是雾上之雾

    菲利克斯.克莱因(F.Klein,1849-1925)不赞成集合论的思想

    数学家H.A.施瓦兹,康托尔的好友,由于反对集合论而同康托尔断交

    从1884年春天起,康托尔患了严重的忧郁症,极度沮丧,神态不安,精神病时时发作,不得不经常住到精神病院的疗养所去

    变得很自卑,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是否可靠

    他请求哈勒大学*把他的数学教授职位改为哲学教授职位

    健康状况逐渐恶化,1918年,他在哈勒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去世

    流星埃.伽罗华(E.Galois,1811-1832),法国数学家

    伽罗华17岁时,就着手研究数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一般π次方程求解问题

    许多数学家为之耗去许多精力,但都失败了

    直到1770年,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对上述问题的研

    究才算迈出重要的一步伽罗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群论的方法从结构的整体上彻底解决了根式解的难题他从拉格朗日那里学习和继承了问题转化的思想,即把预解式的构成同置换群联系起来,并在阿贝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把全部问题转化成或者归结为置换群及其子群结构的分析上同时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学分支——群论,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29年,他把关于群论研究所初步结果的第一批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科学院委托当时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柯西作为这些论文的鉴定人在1830年1月18日柯西曾计划对伽罗华的研究成果在科学院举行一次全面的意见听取会然而,第二周当柯西向科学院宣读他自己的一篇论文时,并未介绍伽罗华的著作1830年2月,伽罗华将他的研究成果比较详细地写成论文交上去了以参加科学院的数学大奖评选,论文寄给当时科学院终身秘书J.B.傅立叶,但傅立叶在当年5月就去世了,在他的遗物中未能发现伽罗华的手稿1831年1月伽罗华在寻求确定方程的可解性这个问题上,又得到一个结论,他写成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这篇论文是伽罗华关于群论的重要著作当时的数学家S.K.泊松为了理解这篇论文绞尽了脑汁尽管借助于拉格朗日已证明的一个结果可以表明伽罗华所要证明的论断是正确的,但最后他还是建议科学院否定它1832年5月30日,临死的前一夜,他把他的重大科研成果匆忙写成后,委托他的朋友薛伐里叶保存下来,从而使他的劳动结晶流传后世,造福人类1832年5月31日离开了人间死因参加无意义的决斗受重伤1846年,他死后14年,法国数学家刘维尔着手整理伽罗华的重大创作后,首次发表于刘维尔主编的《数学杂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