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数学公式,初中必背88个数学公式

  • 数学
  • 2023-04-21
目录
  • 数学公式一年级
  • 最全数学公式大全
  • 高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 数学书上最恐怖一页
  • sin tan cos三角函数表

  • 数学公式一年级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数学公式,分别是欧拉恒等式、高斯积分、傅立叶变换。

    1、欧拉恒等式。

    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两个单位:虚数单位i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

    2、高斯积分。

    高斯积分是在概率论和连续傅里叶变换等的统一化等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凳信亏在误差函数的定义中它也出现。虽然误差函数没有初等函数,但是高斯积分可以通过微积分学的手段解析求解。高斯积分,有时也被称为概率积分,是高斯函数的积分。

    3、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表示能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函数表示成三角函数(正弦和/或余弦函数)或者它们的积分的线性组合。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傅立叶变换具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形式,如连续傅立叶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最初傅立叶分析是作为热过程的解析分析的被提出的。

    扩展资料:

    伟大数学家欧拉:

    莱昂哈德·欧拉(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数学家、自然科学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1783年9月18日于俄国圣彼得堡去世。欧拉出生于牧师家庭坦液,自幼受父亲的影响。13岁时入读巴塞尔大学,15岁大学毕业,16岁获得硕士学位。

    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整个数学推至物理的领域。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平均每年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还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成为数学界中的经典著作。枣神

    欧拉对数学的研究如此之广泛,因此在许多数学的分支中也可经常见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数、公式和定理。

    参考资料:

    -欧拉恒等式

    -高斯积分

    -傅立叶变换

    最全数学公式大全

    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公式对广大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不管是上学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接谈雹触数学公式,公式可以让我们提高计算的效率,数学学科里面公式的种类很丰富,以下为你带来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数学常用公式1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算术概念)芦升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

    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3)×5=2×5+3×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7.等式: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含哗帆,分子小的分数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18.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2.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 什么叫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3:6=9:18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单位换算表)

    (1)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公里=2里

    1里=500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1 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100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1000 立方毫米

    1 升=1 立方分米

    1 升=1000 毫升

    1 毫升=1 立方厘米

    (4)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 1 公斤=2斤

    1斤=500克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数学常用公式2

    常用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图形计算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常用数学公式: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数学常用公式3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高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No.10 圆滑竖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信燃大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 “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段散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

    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做数学不可能没用到过吧,不多讲了。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没有之一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动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对于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没什么好多讲了。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世界最著名十大公式

    这个公式是上帝写的么?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集中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数学书上最恐怖一页

    数学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核模槐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改友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码雹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S=ch+2s=ch+2πr2

    sin tan cos三角函数表

    数学的所有公式

    数学的所有公式,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学习数学这门非常深奥但有趣的课程,数学也是一门越了解会越觉得有意思的课程,因为可以套用很多的公式解决问题,下面是数学的所有公式。

    数学的所有公式1

    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1)乘法与因式分解、(2)幂的运算公式、(3) 二次根式、(4)规律数列和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方程式是:ax2+bx+c=0,b2-4ac叫做根02的判别式,当大于0有两个根,等于0有两个相等实根,而小于0,方程没有实数根。

    函数公式:(1)一次函数公式y=kx+b,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2)反比例函数公式y=0202k/x,它的图像是双曲线。

    二次函数公式:y=ax05+bx+c;(a,b,c是常数,a≠0),它的图像是抛物线。y叫做x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三角函数公式: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通过这个可以求三角形的边长和角的度数。

    (1)统计初步要掌握好4个公式: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

    (2)频率=频数/总数,

    面积公式:常用的面积公式有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菱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扇形面积等。

    体积公式:常用的立体图形体积有三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而它们的公式如下图所示。

    数学的所有公式2

    一、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游返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卜磨档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型乱=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数学的所有公式3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