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数的物理意义?波数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λ)的倒数,理论物理中定义为:k=2π/λ。意为2π长度上出现的全波数目。从相位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率(rad/m)。波数的量纲是[长度]-l 。采用国际单位制,那么,波数的物理意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空间频率是指每度视角内图象或刺激图形的亮暗作正弦调制的栅条周数,单位是周/度。
在简谐振动中,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频率也表示单位时间波动传播的波长数。频率的2π倍叫角频率,即ω =2πf。
在物理学里,波数是波动的一种性质,定义为每 2π 长度的波长数量(即每单位长度的波长数量乘以 2π)。更明确地说,波数是每 2π 长度内,波动重复的次数(一个波动取同样相位的次数)。波数与波长成反比
角频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角度变化,而波数为单位长度内的角度变化,因此波数即是空间上的角频率。
波数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λ)的倒数,理论物理中定义为:k=2π/λ。意为2π长度上出现的全波数目。从相位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率(rad/m)。
波数的量纲是[长度]-l 。采用国际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m-1 。一般来说,科学家比较喜好采用厘米-克-秒制(CGS) 来表达波数。采用 (CGS) 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cm-1 。光谱线的差距可以被解释为能级的差别;能级与频率成正比,与波数也成正比。
扩展资料
波数可以被转换为量子能量 (单位为焦耳或J)或频率(单位为赫兹或Hz):
E=1.9865*10^-23Jcm*v
v=29.978*10^9Hzcm*v
注意到在这里,波数与光速的单位制式为厘米-克-秒制。所以,计算时必须特别小心。
例如,氢原子发射线的波数,是
v=R*((nf)^(-2)-(ni)^(-2))
其中, R是里德伯常量,ni 与 nf分别是初始能级与最终能级的主量子数,ni>nf。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数
波数是物理学术语,是指在光谱学中,电磁辐射的波数,用方程定义为:ν=1/λ,其中,λ是辐射在真空里的波长。波数的量纲是[长度]-l。采用国际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m-1。一般来说,科学家比较喜好采用厘米-克-秒制(CGS)来表达波数。采用(CGS)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cm-1 。
波数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于描述波动现象,如光、声、电磁波等。在光学中,波数是描述光的波动性质的一个参数,它的大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的能量成正比。
频率等于光速除以波长,而波长的倒数等于波数,故频率等于波数乘以光速。
波数: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光谱学中的频率单位。符号为σ或v。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λ)的倒数,或在光的传播方向上每单位长度内的光波数。在波传播的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周数目称为波数(常写为k),其倒数称为波长。k=1/λ。理论物理中定义为:k=2π/λ。意为2π长度上出现的全波数目。从相位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率(rad/m)。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波数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λ)的倒数,理论物理中定义为:k=2π/λ。意为2π长度上出现的全波数目。从相位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率(rad/m)。
波数的量纲是[长度]-l 。采用国际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m-1 。一般来说,科学家比较喜好采用厘米-克-秒制(CGS) 来表达波数。采用 (CGS) 单位制,波数的单位是cm-1 。光谱线的差距可以被解释为能级的差别;能级与频率成正比,与波数也成正比。
扩展资料
波数可以被转换为量子能量 (单位为焦耳或J)或频率(单位为赫兹或Hz):
E=1.9865*10^-23Jcm*v
v=29.978*10^9Hzcm*v
注意到在这里,波数与光速的单位制式为厘米-克-秒制。所以,计算时必须特别小心。
例如,氢原子发射线的波数,是
v=R*((nf)^(-2)-(ni)^(-2))
其中, R是里德伯常量,ni 与 nf分别是初始能级与最终能级的主量子数,ni>nf。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数
以上就是波数的物理意义的全部内容,有了波长,还要波数这个波长的倒数,因为原子物理里面涉及了较多的电磁波及物质波(德布罗意波),波的函数中波长的倒数出现较为频繁,所以就引入了这样一个物理量,来直观描述波长的倒数或者说描述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