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 数学
  • 2024-05-31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那么,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数学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2、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3、和式的写法: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

号的和的形式.

4、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5、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0.

6、有理数乘法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的积.

7、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0.

9、乘方的有关概念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n叫指数,a n读作:a的n 次方(或a的n次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幂是负数,偶次方幂是正数.

10、科学计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0≤a<10,n是正数,这种计数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然后算大括号.

12、近似数:与实际很接近的数.

13、精确度:反映近似数的精确程度的量.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

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14、计算器的组成:计算器的面板由显示器和按键组成.

第3章整式的加减

1、用字母表示数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

遍意义.

2、用字母表示数后,字母的取值要根据实际情景来确定.

3、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4、单独一个数或单独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5、列代数式的实质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6、列代数式的一般方法有:

(1)抓住关键词,由关键词确定相应的运算符号;

(2)理清运算顺序,一般是先读的先算,必要时添上括号;

(3)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可分段处理;

(4)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或公式列代数式.

7、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8、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先代入,再求值.

9、数与字母的乘积所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0、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1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

的项叫做常数项.

12、在多项式里,最高次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1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4、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

字母的降幂排列.

15、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

字母的升幂排列.

16、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7、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18、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19、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不改变正负号;

(2)括号前面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改变正负号;

20、添括号法则:

(1)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不改变正负号;

(2)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改变正负号;

21、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4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很多,常见的有柱体、锥体和球体,其中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锥体分

为圆锥和棱锥

2、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出三幅所看到的

图,即视图.

3、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

为侧视图,依观看的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和右视图.

4、单一的规则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果主视图和侧视图是三角形,一般和锥体有关,可根据

俯视图是圆形或n边形,可以判断是圆锥或,n棱锥;对于主视图和侧视图是长方形的,一般和柱体有关,再观察俯视图是圆形或n边形,可以判断是圆柱或n棱柱.

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6、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同的.

7、圆是由曲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8、在多边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是三角形.

9、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0、经过两点有1条直线,并且只有1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线段的长短比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的方法;一种是叠合的方法.

12、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13、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角也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

而成的图形.

14、角的表示方法

(1)当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2)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注意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3)用希腊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15、角的大小比较:

(1)“形的比较”——叠合法;

(2)“数的比较”——度量法.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

角平分线.

17、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

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18、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对顶角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1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于截线的同侧,被截直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位

于截线的两侧,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位于截线的同侧,被截直线之间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5、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6、经过直线外一点,有1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7、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8、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果有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1、数学伴我们成长,测量、称重、计算等都与数学有关.

2、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人类离不开数学.

3、人人都能学好数学.

第2章有理数

1、相反意义的量: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降低、买入和卖出等都表

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1)正数都大于零;

(2)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都小于零;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有理数

(4)有理数:正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5)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6)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4、有理数的分类:0和正数统称为非负数,0和负数统称为非正数.

5、数轴的概念: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利用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7、相反数的意义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8、相反数的表示方法: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

9、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把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2)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零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相反数.

10、绝对值的非负性: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

11、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1)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利用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4、在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应分两步:首先,判断符号;然后,再计算绝对值.

15、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用字母表示)

(2)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用字母表示)

16、运用加法运算律的技巧:正负结合;凑整结合;相反数结合;同分母结合;整分结合.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初一数学上册基本概念汇总与学习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篇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总结复习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的21个热门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讲解

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正、负数的概念:我们把像3、2、+0.5、0.0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像-3、-2、-0.5、 -0.03%这样数叫做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可以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2: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看作分数。

知识点3:数轴的概念:像下面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知识点4:绝对值的概念:

(1) 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 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注: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非负数).

知识点5:相反数的概念:

(1)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 代数意义:符号不同但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知识点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人教版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学是我们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如果能认认真真学下来,数学并不难,只是数学要下苦功去学,学会了很有意思。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可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形式的数。

正有理数 整数

有理数 零 有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

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以上就是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1. 概念知识 1、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3、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4、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5、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