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历史三调,历史三调豆瓣

  • 历史
  • 2024-12-13

历史三调?历史三调是海外中国史。这部书是由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柯文(Paul A.Cohen)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议论性质的历史专著。本书成书于冷战硝烟消散、新的国际秩序构建中的1997年,彼时意识形态、政治利益对历史施加的影响已经较小,那么,历史三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三调作者简介

历史三调是海外中国史。这部书是由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柯文(Paul A.Cohen)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议论性质的历史专著。本书成书于冷战硝烟消散、新的国际秩序构建中的1997年,彼时意识形态、政治利益对历史施加的影响已经较小,加上近代史研究所的出版支持,应该从侧面反映了本书是较为可观的一部历史著作。

本书主要从客观(历史事件)、主观(中外事件亲历者)、时代演变(在不同的阶段,同样的历史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三个纬度研究讨论了义和团运动这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发展演变。时间跨度覆盖了1840年近代史开端至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阶段的历史,书中引用了大量真实的第三方材料,辅以平实客观的议论,和读者一起探讨了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一系列历史、哲学、政治和文化问题,是一部难得的兼具记叙历史、评述历史和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历史三调讲的是什么内容

历史三调本书目录概览如下:

1. 序言 - 引领读者步入探索的起点,概述全书的学术定位和意图。

2. 鸣谢 - 感谢所有对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学者和同仁。

第一部分:作为事件的义和团

3. 绪论: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 - 分析历史学家如何解读和重构义和团事件的历史叙事。

4.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 - 深入探讨起义的起因和历史记载中的复杂性。

...

第二部分:作为经历的义和团

5. 绪论:人们经历的过去 - 探索普通人对义和团事件的感受和经历。

6.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 - 描述社会环境对义和团形成的影响。

...

第三部分:作为神话的义和团

7. 绪论:被神话化的过去 - 考察义和团在后世文化和政治中的象征意义。

8. 第七章: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 - 研究新文化运动如何解读和利用义和团的神话元素。

...

结论 - 总结全书研究,呈现义和团历史的多元解读与演变。

9. 注释 - 提供详细资料和引用,以支撑研究的严谨性。

历史三调读后感800字内容

序言/1

鸣谢/1

第一部分作为事件的义和团

绪论历史学家重塑的过去/3

第一章义和团起义:叙事化的历史/14

第二部分作为经历的义和团

绪论人们经历的过去/47

第二章干旱和洋人洋物的存在/57

第三章降神附体/81

第四章法术与妇女秽物败法/10l

第五章谣言和谣言引起的恐慌/119

第六章死亡/141

第三部分作为神话的义和团

绪论被神话化的过去/175

第七章新文化运动与义和团/186

第八章反对帝国主义与义和团神话的重构/199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与义和团/219

结论/242

注释/251

历史三调评价

历史的多元视角与重构:柯文的《历史三调》探析

美国汉学家柯文(柯文)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提出了“中国中心观”,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深入研究了义和团运动。他将历史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事件解释、个人经历和神话构建,揭示了历史解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首先,从事件角度出发,历史学家如柯文通过严谨的资料整理,剖析了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将其视为一个历史事件的完整叙述。然而,个人经历的角度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情绪与矛盾,如干旱带来的恐惧,以及洋人成为社会不满的焦点,信仰的宗教化应对成为危机的手段。

干旱与信仰的融合,使义和团成员相信降神附体,混淆了现实与表演的界限。中国的宗教信仰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出实用主义的一面,法术的效力变得不确定,但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心理的脆弱与应对策略。

进入神话构建部分,义和团对女性的法术限制,以及红灯照中的少女象征,反映了性别与权力的交织。战争被视作神力的对决,宗教话语在冲突中占据重要地位,揭示了信仰如何被利用于政治与社会斗争中。

同时,谣言与恐慌在1900年的华北地区蔓延,它们既是私利的产物,也是民众在恐慌中寻求解释的手段。

历史三调豆瓣评分

探索历史的多元视角:事件、经历与神话的交织

历史,这宏大叙事的舞台,以三种独特的调式展现其深邃内涵:亲历者的个人烙印(经历)、历史学家的理性分析(事件),以及政治力量操控下的神话塑造(神话)。就好比初中生的考试经历,你我感知的是亲身的体验,而教师和家长的解读则可能带有各自的期望和诠释,如柯文在其著作《历史三调》中揭示的中国事件如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这个历史事件,不同群体的视角犹如一个多棱镜,折射出复杂而多元的面貌。农民以朴素的信念讲述,传教士记录着冲突的细节,而统治者则在权力的天平上衡量。这些记载,尽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却往往受限于情感和立场的偏差,不能全面反映事件的全貌,谣言和情绪化的氛围更是挑战了其可靠性。书面记载通常由特定群体,如官员和传教士,留下,而农民的口述历史往往被边缘化。

历史学家的角色,如同解谜者,他们通过筛选和深度解读,揭示事件的复杂性和深层意义。性别、阶级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分析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尽管历史学家与神话制造者在塑造历史的路径上有所区别,前者追求的是历史的真相和复杂性,后者则聚焦于如何通过故事来影响和塑造公众的观念。历史,如同一个富有弹性的物体,既塑造着我们,也被我们塑造,如岳飞和义和团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

以上就是历史三调的全部内容,《历史三调》并非单纯讲述过去的故事,而是以这三个视角为线索,揭示历史如何被编织和解读。它揭示了历史学家的严谨剖析,亲历者的亲身叙述,以及神话制造者背后的利益考量。通过这样的剖析,我们得以深入理解历史的多元面貌,以及它如何在不同的解读中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文化动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