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简介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药的历史发展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中草药的资料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
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
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 *** 、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
全面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历源碧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 *** 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 *** 提早了1600多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两册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孙思邈还提出“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宋代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
*** 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专设“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型具有直裂散观具体、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宋朝 *** 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
目前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时期,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代表是医家李时珍历时27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肢举时珍也被誉为“东方达尔文”。
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
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堂、中药铺的兴起。
广誉远创始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医药史上现存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中药堂,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
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药堂,这些距今三、五百年的老字号,虽历经朝代更迭、战乱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坚守着以传统制药的制作技艺为基础,造福百姓的信念,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皮搭告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概述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燃明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编辑本段]中药经典著作
《枝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图书
本草纲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中药”名称的来源。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传统药物多以“药”“毒”或“毒药”称谓表述。“中药”一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将药物按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此处“中药”是一种药物分类术语,是相对“上药”和“下药”而言的,专指无毒或有毒,既能补虚又能祛邪的中品药物。
“中药”一词的广泛应用,与外来药物(尤其是西方药学)的输入直接相者缓关。早期传入的外来药物对我国传统药学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很快被收入历代本草之中,并赋予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有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药学。如《新修本草》8至少收载有27种药材不是中国出产;《海药本草》9收录裤铅药物所注的产地大都是外国地名。
随着17—18世纪我国西学东渐速度的加快,西方医药输入日益增多。由于中西药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为便于区分,人们逐渐把中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如,在清代末期“医士”考试试卷中出现过“中药”称谓;首纯模近代名医张锡纯10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提出了“中药”与“西药”的概念及其二者差异。云:“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而临证亦确有把握矣”。
一、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
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世称《唐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以前中药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
商代金文已有“药”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
西周的《诗经》及《山海经》中已经记载了120多种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治疗性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载方280余首,所用药物达240余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 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到了西汉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 晋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载草药一词。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绩、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写的《医学启源》介绍了脏腑诸病用药心法,奠定了脏腑辨证用药理论。他在《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洁古刺诸痛法》中均倡导中药归经学说。
后来,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都是探讨药性。 明朝时期伟大册春氏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
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 *** *** 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 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森山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
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方等。
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
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州散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
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
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 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
二、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中医药发展最快
根据历代王朝对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采取措施的不同,中 医药学的发展也各有差异。
综合有关资料和史籍考证,我国中医 药发展最快、最兴旺的是隋唐至两宋。唐自统一中国后,疆域广 阔,百姓安乐,经济不断发展,尤其农业发展迅速,对外交流亦日 趋频繁,中医药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各种医药著作和药物 品种不断增加。
如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长孙无忌(后因 武后篡权,长孙皇后被贬,故改李绩)偕苏敬等22人负责编修的 《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当时由 *** 发动全国各地征询药物 形色、功效、产地等,具送中央,经采用之后,在全国发行的,是最 完整的一部药学专著。
此外还出现了《食疗本草》、《蜀本草》、《本 草拾遗》等大批本草著作。这时全国已发现的药物约达1 500余 种。
宋朝亦由于上层 *** 的重视,开国后不久即诏刘翰、马志等9 人编修了《开宝本草》,由颁行全国。其后,接着出现了 4种 本草著作,篇幅和内容都较前有所增加。
这时全国药物总数已发 展到2 400余种。可以说此时已是我国药典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
只是后来由于上层 *** 的腐败,宋朝的国势日坏一日,整个中医 药事业也跟着走了下坡路。 。
三、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该书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
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
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公元701年日本 *** 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较详尽而科学。例如: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
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
公元657年唐 *** 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 *** 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它比欧州纽伦堡 *** 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公元713年,日本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二书还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1,048门),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
宋 *** 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
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
四、中草药的历史文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
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
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
《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
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
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
这个“气”,不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
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
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
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
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
《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
五、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
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六、中药的历史有哪些资料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 *** 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概述
中药是在西方医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称呼,是与西医相对而言的。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编辑本段]中药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图书
本草纲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七、中国医药发展历史
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个百分点,医疗消费水平增加1.37个百分点。
可见医疗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医药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极产品,通过医院或医药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马上进入消费领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医疗保健需要的影响,也即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会很快体现在对医药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后者的提高大于前者,近两三年来保健品市场的迅速扩大即是一个例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占全球的20%,预计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增长到13亿,2010年则将达到14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的逐步老龄化,使医药的需求量增大。特别是占80%的农村人口,目前仅享有20%的医疗卫生和药品资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农村医药市场具有根强的扩张潜力。从人均水平看,我国居民的医药消费水平仍处低位。1994年我国人均用药7美元,仅为日本的1.6%,法国的2.2%, 美国的2.3%,也远不及波兰、墨西哥、南非等国,在世界上处于低下水平,因此, 我国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必定高于国际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随着居民医疗保健知识的丰富和医药商业的发展,市场对非处方药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这是我国医药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本背景。
广义的医药行业涉及化学药品、中(成)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药商贸等,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产药品(包括中西药)的企业。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备喊和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仿盯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渗袜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