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邯郸历史简介,邯郸历史古城简介

  • 历史
  • 2023-05-19
目录
  • 河北邯郸的来历和典故
  • 邯郸十大典故
  • 邯郸历史古城简介
  • 邯郸历史文化简介100字

  • 河北邯郸的来历和典故

    邯郸的历史:

    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配兄孝首府。西汉,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五大都会盛名。东汉,曹操于邺城建都。魏都的营建,以中轴为对称法则著称于世,并修建了铜雀台、金凤、冰井三台。西晋左思所作《魏都赋》,正是描写临漳邺城此时的繁华景象。

    2、邺城(今临漳培稿)的兴起导致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魏都临漳邺城继而先后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前后历时364年,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邺城是古代都城规划建设肇始地、建安文学发祥地、鬼谷子诞生地、西门豹治邺惠民地。

    3、隋唐,隋末窦建德把广府作为夏的都城,这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农民起尘肆义军政权建立的都城之一。大名在唐五代时兴起。公元621年,魏州首府大名已成为黄河以北中心城市。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名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后唐庄宗。

    4、宋代,大名为河北路治所(省府)。公元1042年建大名为陪都,称北京大名府。金朝,大名为伪齐的都城。当时大名府人口多达百余万,后来被淹没,现在的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将来一旦出土,会宛如意大利庞贝古城一样震撼。

    5、明代,邯郸县属北直隶省广平府。清朝因袭明制称直隶省,大名府曾为直隶总督所在地。邯郸县仍属广平府管辖。明清时期邯郸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在广平府城。民国初,邯郸县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邯郸直归省辖。

    邯郸十大典故

    邯郸历史是:

    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岁前一赵国的都城。

    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

    它将中原农业文化与草乎猜清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赵文化豪放粗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调。

    邯郸的地形地貌: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

    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洪积冲积平原。高差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相差1800余米。山地丘陵区约占全市面积的46%,平原区占54%。兆山

    邯郸历史古城简介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总人口849.9万人,辖19个县(市)区。

    邯郸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拨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属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3.8度,降水量平均55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200天。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早闭举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它将中原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赵文化豪放粗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调。汉代末期,曹操攻下邺城后,修城扩地,使其成为北方军事和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唐朝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逐渐崛起,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代又晋升为京都开封的陪都。由此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再度复兴,使冀南的区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郸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真正走向复兴,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邯郸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水土丰饶,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素有“冀南粮仓”、“冀南棉海”美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可观,主要有铁、煤、石灰石、铝土矿、金、铜、伴生钴、锰、黄铁矿、石墨、耐火粘土、硅灰石等29种矿产,告态手其中已开发20种。全市矿石总产量2969.35万吨,其中煤炭1595.3万吨、铁矿石466.93万吨、其他非金属矿967.12万吨,年矿产品总量价值34.62亿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邯郸的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是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西部山川秀美,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东部平原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之称。邯郸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横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309国道沟通东西,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市内交通拥有线路47条,线网总长度3001公里,年客运量5300万人次,年运营里程2500万公里;营造了以城市商业购物中心为转乘枢纽,以沟通闪干道和新老居民区、行政区,贯通大街小巷的城市市区公交线网,极大地方便了市内乘客乘车。邯郸机场正在扩建之中。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总人口849.9万人,辖19个县(市)区。

    邯郸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拨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属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3.8度,降水量平均550毫米左右,无霜期180-200天。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它将中原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赵文化豪放粗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调。汉代末期,曹操攻下邺城后,修城扩地,使其成为北方军事和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唐朝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逐渐崛起,成为“河北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代又袜嫌晋升为京都开封的陪都。由此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再度复兴,使冀南的区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郸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真正走向复兴,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邯郸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水土丰饶,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素有“冀南粮仓”、“冀南棉海”美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可观,主要有铁、煤、石灰石、铝土矿、金、铜、伴生钴、锰、黄铁矿、石墨、耐火粘土、硅灰石等29种矿产,其中已开发20种。全市矿石总产量2969.35万吨,其中煤炭1595.3万吨、铁矿石466.93万吨、其他非金属矿967.12万吨,年矿产品总量价值34.62亿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邯郸的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是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西部山川秀美,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东部平原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之称。邯郸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横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309国道沟通东西,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市内交通拥有线路47条,线网总长度3001公里,年客运量5300万人次,年运营里程2500万公里;营造了以城市商业购物中心为转乘枢纽,以沟通闪干道和新老居民区、行政区,贯通大街小巷的城市市区公交线网,极大地方便了市内乘客乘车。邯郸机场正在扩建之中。

    邯郸历史文化简介100字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赵敬候迁都邯郸,使赵国都城邯郸迅速繁荣成为赵国政治、经济、军慧弊事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胡服骑射”的千古美名。汉代与西安、洛阳、淄博、成都同为全国五大都会。独具特色的燕赵文化培育出大批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著名的有蔺相如、廉颇、苟子、赵奢、李牧等。“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许多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被誉为中国的“成语典故”之乡。诸多的名胜古迹为邯郸保存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主要有以磁山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象征的古赵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为代表的魏齐文化。革命战争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保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睁橘、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等革命历史遗址。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邯郸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邯郸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悉碧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邯郸市委、市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列为整个邯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邯郸文化事业出现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可喜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