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语文

2017高考语文背诵,2019高考语文必背72篇

  • 语文
  • 2023-06-16
目录
  • 2019高考语文必背72篇
  •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
  • 2017高考语文全国二卷
  •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

  • 2019高考语文必背72篇

    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比较固定。一篇社科文,一篇,一篇实用类。一篇文言文阅读。一首诗词欣赏。六句默写。加上语言运用。一篇作文。

    必背的六十四篇中初中学的占大半!很多文言文之类中的知识点也是要考的。诗词鉴赏也很需要初中的功底。

    扩展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有哪些: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3、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4、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6、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参考资料:——高考古诗文必备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推进,到 2021年 将有 14个省份 进入新高考模式,近日教育部发布了 “针对第二批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语文考试范围说明” ,新高考模式下,全国各地 高考语文的背诵篇目 也将有所调整。

    新高考过渡过期考试范围有什么变化?高考语文具体调整了哪些背诵篇目?一起来看↓↓↓

    新高考过渡过期考试范围

    语文背诵篇目范围解读

    解读

    第二批: 指“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第三批: 指“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第一批”包括两个省市:“浙江省,上海市”,两者均为自主命题。)

    课程方案设置的差异: 指的是2003版(实验版)的课程方案和2017版的课程方案。

    教学内容范围的不同: 即依托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2003版有多个版本,如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鲁人版、语文版等,2017版的语文只有部编版。

    解读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背诵篇目 58 篇。

    第一部分 必修(8篇)

    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4.师说 韩愈

    5.阿房宫赋 杜牧

    6.六国论 苏洵

    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8.赤壁赋 苏轼

    第二部分 选修(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

    3.过秦论(上) 贾谊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5.陈情表 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9.石钟山记 苏轼

    10.登泰山记 姚鼐

    第三部分 诗词曲(40篇)

    1.静女 《诗经》

    2.无衣 《诗经》

    3.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 曹操

    6.归田园居(其一) 陶潜

    7.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9.山居秋暝 王维

    10.蜀道难 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12.将近酒 李白

    13.燕歌行 高适

    14.蜀相 杜甫

    15.客至 杜甫

    16.登高 杜甫

    17.登岳阳楼 杜甫

    18.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9.李凭箜篌引 李贺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21.锦瑟 李商隐

    22.虞美人(春江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7.登快阁 黄庭坚

    28.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1.书愤 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解读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背诵篇目为 64 篇:

    第一部分 高中十四篇

    1.《劝学》 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诗经·氓》

    7.《蜀道难》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锦瑟》李商隐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娇》苏轼

    13.《永遇乐》辛弃疾

    14.《离骚》(节选)屈原

    第二部分 初中五十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LI J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见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 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解读

    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的,这里指的是2019年开始使用新教材的 辽宁省 ,即辽宁在 2022年 高考时,背诵篇目为 60 篇 。( 2021年 仍参考上一条)。

    背诵60篇

    (一)必修(10篇)

    1.《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 “见贤思齐焉” “质胜文则野” “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为山” “知者不惑”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孚”“小子何莫学夫《诗》” “君子食无求饱” “克己复礼为仁”)

    2.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4.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5.师说 韩愈

    6.阿房宫赋 杜牧

    7.六国论 苏洵

    8.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9.赤壁赋 苏轼

    10.项脊轩志 归有光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1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

    13.过秦论(上) 贾谊

    14.礼运 (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 《礼记》

    15.陈情表 李密

    16.归去来兮(并序)陶潜

    17.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18.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19.石钟山记 苏轼

    20.登泰山记 姚鼎

    (三)诗词曲(40首)

    1.静女 《诗经》

    2.无衣 《诗经》

    3.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 曹操

    6.归田园居(其一) 陶潜

    7.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9.山居秋暝 王维

    10.蜀道难 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12.将近酒 李白

    13.燕歌行 高适

    14.蜀相 杜甫

    15.客至 杜甫

    16.登高 杜甫

    17.登岳阳楼 杜甫

    18.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9.李凭箜篌引 李贺

    20.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21.锦瑟 李商隐

    22.虞美人(春江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7.登快阁 黄庭坚

    28.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1.书愤 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

    1. 高考语文都考什么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纲确定的64篇,还要考其他的课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阅读一项中的文言文都是来自课外的,涉及人物传记的尤其多。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高中的语文学习,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能力,注重积累,注重实际运用。

    在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第4题要求考生推断时间,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扩展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3、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4、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参考资料来源:-文言文

    2.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3. 我马上高考了

    用一年的时间,如果你语文基础不好的话,可以重点从基础入手,课本上的知识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背喽,但是我有一点小诀窍可以让你记住不那么容易忘:譬如说你第一天背一篇课文(编号1)用时若是40分钟,到第二天你再用25分钟复习1,然后背第二篇课文(编号2)同样用40分钟,第三天用15分钟复习1,用25分钟复习2,然后背第三篇课文同样用40分钟,到第四天用10分钟复习1,用15分钟复习2,用25分钟复习3,再继续背诵第四篇课文同样用40分钟,到第五天用5分钟复习课文1,用10分钟复习课文2,用15分钟复习课文3,用25分钟复习课文4,然后再背第五篇课文同样用40分钟,到第六天就不用再复习课文1了,可以这样:用5分钟复习课文2,用10分钟复习课文3,用15分钟复习课文4,用25分钟复习课文5,然后继续背第六篇课文同样用40分钟,这样以后每天都要复习四篇,然后背一篇新课文,我这里说的只是一种方法,没必要拘泥于时间,我想已经是高三了,课文以前都是背过的,根本用不了40分钟的,对吧?这是根据记忆规律来安排的,因为同样的的东西你必须要记忆5遍才能够永久记住,否则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个方法很好用的,因为这是高考状元亲身实践过的呀,我也用过了,效果不错,而且不光在语文上,英语上也可以用,至于作文,如果基础差并不是那么好补的,不过可以背一些好的文章,这是高考前提高作文成绩的最好、最快的方法了,若每两天背一篇,用不了半年,你会发现那些优美的句子都会从你的笔下源源不断的冒出了以下部分是我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哦! 特级教师指导: 新高三语文复习从“读”开始 “读”不易走神——聚精会神是取得复习效果的基本条件;“读”不易忘记——刻骨铭心是获得知识的主要目的;“读”易引发联想――融会贯通是赢得高分的重要保障;“读”易触发灵感——心有灵犀是立意创新的源源活水。

    你有朗读的习惯吗?你有天天朗读的爱好吗?你从朗读中获得过愉悦或惊喜吗?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我们怎样在这个暑假里针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确定策略?怎样针对自己语文学习的现状制定计划?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高三同学面前,我们期待着寻觅好策略、好方法、好技巧。其实这种策略、方法、技巧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就是——“读”。

    这里所说的“读”指的是具体的、狭义的“朗读”:读现代文,读文言文,读古诗词,读优秀作文。这里所指的“读”是有声、有情地朗读或轻读。

    读文言文可以增强“语感”,读诗词可以品尝“情感”,读散文可以品味“美感”,读议论文可以揣摩“逻辑感”。言之确凿,言之实在。

    保持、坚持天天“读”是暑假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高考语文复习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它是高三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 如果说“看”是与知识近距离接触的话,那么,“读”是与知识“零距离”的接触。

    “读”让你轻易、轻松走进知识的殿堂,领略殿堂的绚丽和辉煌。 设想一下,每天你的朗朗读书声,穿透晨雾,目送夕阳,让行人驻足,让邻居侧耳,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面对语文学习的对象——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优秀作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现代文——可以轻声读 在“朗读”中你去发现文章主旨、观点,你去揣摩文章结构、层次,你去感悟呈现文章逻辑关系和表现情感关系的精彩语言。

    如果读议论性文章,要读出文章的逻辑——是并列还是层进?是总分还是分总?还要读出文章的观点——全文的中心观点,局部的分观点;如果读优美的散文,要读出文章的结构——叙述、描写的顺序;要读出文章的含意——文本意义和作者通过文字想表达的深层意义;要读出文章的语言——在语境中的特殊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含蓄意义。 文言文——可以大声读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加深文意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正因为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朗读来巩固我们所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朗读来训练文言的阅读能力及语感。

    如果是传记性的文章,就要读出情节的脉络、事件的缘由,要读出人物的关系、人物的品行;如果是游记、随笔、小品类的文章,要读出描写的层次,要读出寓于景物描写中的道理,要读出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古诗词——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需要有情感地读,读出诗词的主旨、节奏、韵味、精美的语言。

    优秀作文——可以轻声读 在朗读中,充满诗意的文字会带给你想象的美丽,蕴涵才气的文字会带给你文字的魅力。 如果是议论、说理性的作文,也可以静静地吟诵,把情感频道“调”到“思考”这一档,想一想,文章阐述的道理我是否理解,文章说理的论据我是否知晓,文章呈现的结构我是否娴熟。

    在朗读中,你会慢慢体会到作者新颖独特的观点,品味到作者丰厚、丰实的积累。 要想自己有佳作的产生,必须要朗读大量优秀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语感积累,积累的流水,常常在朗读中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地流淌入你。

    4. 高考语文考哪些内容

    高考考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文言文考的是课外的 不过都是书上演变过来的 课文也不考 不过高中语文考的太广 基础知识考选择题 类龙是拼音 错别字 成语 标点符号 词语活用 修改病句 各一题 科技文阅读共三题 文言文阅读共三题 选择共12题 每小题三分 总计36分 接下来全是主观题 文言文翻译10分 古诗鉴赏6分 默写8分 基本是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及古诗 现代文阅读25分 语文知识的应用12分 一般是仿句 概括大意 缩句 最后一题是作文 60分的 语文试卷总分是150分。

    2017高考语文全国二卷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纲确定的64篇,还要考其他的课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阅读一项中的文言文都是来自课外的,涉及人物传记的尤其多。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扩展资料

    高中的语文学习,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能力,注重积累,注重实际运用。

    1、在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第4题要求考生推断时间,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2、在阅读中,加强思辨能力、想象能力

    这两年的北京作文,都是通过阅读,生发出作文话题,引起考生思考和表达。今年的作文题目①“老腔”,及时从阅读中引发的,通过阅读材料中所记述的老腔演出“撼人胸腑”这一现象,让考生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

    由此得出观点,再引申“说开去”,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中所接触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见解。这就对考生认识能力与思辨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3、增加语文积累,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今年背诵默写的题目,是结合具体语境及知识点,强调理解后的记忆。如由陆游的《西村》中的“小桃源”联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诗歌内容联系到陆游的另一首《书愤》;由律诗的形式联系到杜甫的七律。这样,就要起考生必须真正理解背诵内容之后才能会答会考。

    4、拓宽个性,形成自己的思维

    除写作外,主观性题目涉及理解、分析、比较、概括、鉴赏、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覆盖面广泛。其中要求考生结合阅读谈理解、鉴赏或联系生活谈启示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考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作答。这就要求考生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达,发挥自己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参考资料来源:——文言文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纲确定的64篇,还要考其他的课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阅读一项中的文言文都是来自课外的,涉及人物传记的尤其多。

    对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

    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

    高中的语文学习,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能力,注重积累,注重实际运用。

    在阅读中,提高对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和认识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阅读(科技文阅读)第4题要求考生推断时间,需要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扩展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3、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4、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参考资料来源:-文言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