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合浦历史,广西合浦县历史文化

  • 历史
  • 2023-06-17
目录
  • 合浦历史沿革
  • 合浦郡历史
  • 广西合浦县历史文化
  • 合浦的历史故事
  • 合浦为什么叫汉郡

  • 合浦历史沿革

    广西沿海一带以前是属于广东的 在三枣裤如四十年前,后来政府把现在的广西沿海地区从广东辖区划归到广西,合浦就是在那个时候划凳启给广西的,而把雷州纯核半岛 划给广东,

    合浦郡历史

    合浦县是著名的南珠故郡,历史悠久。先秦属百越中的骆越。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合浦郡(合浦,意为郑歼江河汇集于海之地)。三国吴大武帝黄武七年(公元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后复称合浦郡。唐太宗贞观八年(元634),合浦郡改称廉州。此后,几经演变,至明清两代,仍为廉喊圆冲州府治。1911年辛亥革命后,撤销廉州府,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1952年随钦州专区改隶广西省。1955年8月划给广东省辖,为合浦专员公署所在地。1959年1月合浦专区撤销,隶属广东省湛江地区。1965年6月划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隶属钦州地区。1987年7月改隶北海市辖。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县。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7号):将合浦县的福成腔盯镇划归北海市银海区管辖;南康镇、营盘镇划归北海市铁山港区管辖。

    广西合浦县历史文化

    合浦县1949年至1952年,1955年至1970年归广东省管辖。

    194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合浦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1952年合浦县隶属广西省钦州专区。

    1952年年5月31日将合浦县北部析置浦北县脊型盯。1953年钦州专署迁合浦县廉州镇。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改称合浦专区,合浦县属合浦专区。1958年撤销合浦专区,将所属县市并入广东省湛江专区。

    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合浦县属广西钦州地区。1987年7月合浦县划归广西北海市管辖。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县。

    扩展资料

    秦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后),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今合浦县境属象郡辖地。汉初,今合浦县境属南越国辖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划出南海、象郡交界地方置合浦郡。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廉州府。合浦县直属钦廉军政府辖。同年钦廉军政府改称钦廉绥靖处。合浦县隶属钦廉绥靖处。民国3年撤销钦廉绥靖处,改设钦廉道,合浦县隶属钦廉道。民国9年撤销钦廉道,合浦县直属广东省。

    民国19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驻地今茂名市)。民国25年合浦县隶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在合浦县城。

    参考资料来源:合浦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合浦县樱和政区历史沿革租咐

    合浦的历史故事

    合浦珍珠的采集自汉代开始。长含明旁期来禁民私采的官采,支持和促进着采珠业的畸形发展,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据《合浦县志》记载:“合浦南部地瘠人贫,不种粮食,耕海采珠,以珠易米。”地属“蛮夷”的古郡合浦,是壮族先民的聚居之地,沿海土地贫瘠,无有田农。在王命和生计的双重逼迫下,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年十余岁使教入水”的乌浒人、珠儿、珠户,珠民,这些采珠的专业人员,不顾安危采来的珍珠,一是作为贡赋或监采上交官府;一是以珠易米,赖以苟活。在汉代,合浦就有数千人以采珠为生。

    劳动条件

    在茫茫人海中进行淘珠作业决非易事,采珠作业艰苦和危险,古代纯为徒手作业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采珠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人在海底没有保护设备,停留的时间短了采不到珠贝,时间长了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遇到鲨鱼或其他海洋动物来不及逃避的话,船上人看到的是一缕缕浮上水面的鲜血,即知水下的人已葬身鱼腹。采珠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也会船毁人亡。

    缺氧、寒栗、凶猛鱼类和动物的袭击,使得受伤致残者、葬身鱼腹者比比皆是。明朝廉州知府林兆珂在《采珠行》云:“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可见古代合浦珠民为采珍珠死于珠池者不可胜计,世人评之为“以人易珠”。

    历史记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真珠”篇中曾描述了珠民采珠的艰险:“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筋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明史》也记载有许多珠民为完成“派珠”任务而致伤残,甚至葬身鱼腹的的事件。

    明代陆楫《古今说海》有这样的记载:“蜑海上水居蛮也,以舟辑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探取,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蜑毳衲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僳而死,或遇大鱼蛟龟海怪,为鬃鬣所触,往往溃腹折肢,人见血一缕浮水面,知蜑死矣。”

    在明朝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一书里,记述了这样的情景:采珠人以长绳缚腰,携竹篮深潜海底,拾取珠蚌置于篮中。待水下人摇动绳子,船上人便急忙收绳,将海底的人和篮子一起拖上水面。采珠时,常“大鱼蛟鳌诸海怪”,而船上人看到海水中一缕缕鲜血飘浮上来,“则知(水下人)已葬鱼腹”。即使侥幸保住性命的,也定然是肢残臂断的废人了……但有的恶官为了防止珠民“偷懒”,竟然在珠民脚上缚上大石头,不许他们随意上浮,结果“溺而死者相属也”。

    在采捞珠贝的过程中,随着盈筋满箩的珍珠出于海面,珠民们由惧怕恐慌大海慢慢熟知了大海的习性,致使许多合浦人至今仍练有深潜的绝技。

    珠民不仅生命受威胁,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没有地位的。南汉刘鋹时期开始,珠池成为朝廷的专利禁区,珠民成为终生不能改业的疍籍贱民。疍民成了采珠的奴隶,到清朝雍正年间,合浦珠民才获得永除疍籍的政治待遇。

    由于历代王朝贪得无厌的滥采,合浦珍珠的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自明代正德间设内官坐镇廉州府监采珍珠以后,内官在沿海肆虐横行,横征暴敛,“驱无辜之民,蹈不测之渊,以求不可必得之物”(见《乞罢内臣疏》)。虽“万落千村半已残”却“后宫犹未增颜色”。清朝合浦有珠船百余艘、珠户千余人,到民国初年尚剩几十艘、数百珠人,抗日战争前仅有二三十艘的珠船,也在抗战时为日寇焚烧殆尽。

    官府的暴政,大海的无情,使珠民苦不堪言。因此,合浦珍珠采集史上的每一页都充斥着采珠人的斑斑血泪。 在封建专制的残暴压迫之下,珠民开始奋起抗谈橡争。

    元代,封建王朝加强对合浦珍珠控制,设立专门机构掠夺珍珠贡献朝廷。公元1317年设立合浦廉州采珠都提司,珍珠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广大珠民难以捕到珍珠,“采集千百螺,罕见其一”,由于采集珍珠产量减少,引起朝廷严重不满,频频地撤换地方官员,不断加强对珠民迫害。公元1324年,合浦珠民第一次联合起来,反对官吏的迫害进行罢采珠运动。公元近40年中,珠民反采珠斗争层出不穷。

    到明代,珠民斗争风起云涌。公元1459年,朝廷令地方官吏一方面加强对珠槐闹民的掠夺,一方面对沿海珠源加强防护,设立巡哨,严防盗贼。1463年开始派员看守珠池,珠池所产珍珠专供朝廷之用。嘉靖五年冬,合浦大雪纷飞,珠池池水结冰,大批贫民被冻死,但是官吏还强迫珠民下海捕珠,冻死珠民难以数计。广大珠民反抗更加激烈,万历10年,官吏派兵杀害苏观升等128名珠民,并抛尸示众。珍珠不能给百姓带来幸福,反而造祸于民,人民群众所处境况正是:“曾驱万命沉海底,予似当年去不还”。

    珠民采珠时为防大珠散失不仅有珠池太监监督,而且还有官兵看守,珠民为了生计,只好采取“吞而出”妙法。即学会“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艺文类聚》)。离开现场后从大便排出,使什么皇法天条也奈何不得。

    合浦为什么叫汉郡

    虽然它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但是他接近港口有非常便利的海空启碰运通道。可以通过船舶与邻国进行贸易往来。因斗谈此可以成为著名的港口。旁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