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数学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

  • 数学
  • 2024-04-06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那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下册数学视频课免费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5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1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主要讲什么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共七个单元和一个期末复习。分别为:

第一单元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三段安排:(1)十几减9;(2)十几减8、7;(3)十几减6、5、4、3、2。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三单元认数(认识100以内的数学)。

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1(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2(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进位、退位的计算)。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数学简介: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一】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2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9+9= 9+7= 9+6= 5+9= 4+9= 9+3=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游乐场玩,大家都来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

随着学生的回答,明确活动:卖气球、卖风车、踢足球、套圈游戏。

师:这些活动你玩过吗?你能任选一个活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

(2)原来有14个圈,小华套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套?

(3)大熊猫原来有12个风车,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没有卖?

刚才同学们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回答板书15-9 = 14-9 = 12-9 = )

大家都列的算式都很,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这些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十几减9的算式(板书课题:十几减9)

三、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新知

(1)我们先来看一下(1)题,刚才同学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是15-9 =现在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计算出这道算式?

(2)汇报:

A、对着图,一个一个地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程

《找规律》这一课程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规律,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用一个具体的动作来表示一下,准备好了吗?(拍手——拍手——跺脚)(3次)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哇,猜得真准,那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的呀?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

一年级下册同步课堂免费教学

【 #一年级#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二、初步认识1米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

以上就是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一年级下册数学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等。一年级下册数学共七个单元和一个期末复习。分别为:第一单元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三段安排:(1)十几减9;(2)十几减8、7;(3)十几减6、5、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