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我的答案:C 1.[单选题]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中,钢丝的形变量是测量的核心问题,用什么物理实验方法进行转换测量 A.比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单选题]在实验测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学放大法的放大倍数,可以 A.增大镜尺距离,那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ttp://pec.nankai.edu.cn/files/%E7%94%A8%E7%84%A6%E5%88%A9%E6%B0%8F%E7%A7%A4%E6%B5%8B%E5%AE%9A%E6%B6%B2%E4%BD%93%E7%9A%84%E8%A1%A8%E9%9D%A2%E5%BC%A0%E5%8A%9B%E7%B3%BB%E6%95%B0.doc
南开大学实验室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习力敏传感器的定标方法
[实验原理]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若金属片为环状吊片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上脱离表面的周长,即
F=α·π(D1十D2 ) (1)
式中,F为脱离力,D1,D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四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在压力作用下,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将有电压信号输出,输出电压大小与所加外力成正此,即
△U=KF (2)
式中,F为外力的大小,K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U为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大小。
[实验装置] 图14-1为实验装置图,其中,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仪包括硅扩散电阻非平衡电桥的电源和测量电桥失去平衡时输出电压大小的数字电压表.其他装置包括铁架台,微调升降台,装有力敏传感器的固定杆,盛液体的玻璃皿和圆环形吊片,实验证明,当环的直径在3cm附近而液体和金属环接触的接触角近似为零时.运用公式(1)测量各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结果较为正确。
一、实验任务
本次实验旨在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过程中,确保稿码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经过初步考虑,设计了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1. 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物自由落体运动。
2. 采用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3. 利用半径为R的玻璃杯和液体,在旋转台上建立旋转抛物面模型。
4. 使用光电控制计时法。
5. 采用圆锥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6. 使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通过对以上方法的比较,本实验选择模型六,即单摆法进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因为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实验室器材齐全。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球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略有差异。本实验通过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以了解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由轻质细线和悬在末端的的重球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直径、摆球质量远大于线质量的条件下,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摆动。通过测量摆长和摆动周期,可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
1. 调整自由落体测定仪,确保支柱垂直。
2. 测量摆线支点与摆球质心间的距离L。
学院:汽车学院 班级:热动0504姓名:张志强学号:0120507210410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我体会颇深。首先,我通过做实验了解了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经学会了独立作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实验要具备科学的态度、认真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下面就我所做的实验我作了一些总结和体会。
自从我第一次上物理实验课的时候我就深深地感觉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因此我每次上课都能全身心地听课,比如说第一次的不确定度等我就比班上其他同学学的要好一点,基本上学会了不确定度的每一步计算、回归直线的绘制以及有效数字的保留等,这也为我以后的实验数据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
1、来自两个波源的两列波,沿同一直线作相向行进时,能否形成驻波:
可以。驻波的形成条件是两列波的振幅振动方向频率都相同,且有恒定相位差,当它们沿着同一条直线相向传播时就产生了驻波。实验中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干形成驻波,当然可以将反射波换做另一个相同波源产生的波来实验。
2、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于实验的影响:
粗细会影响试验观察效果,同样材质,越粗受重力阻力的影响越大,波节变短些。
弹性会影响到振幅的变化,弹性越好实验时观察到的结果越明显。
当然,粗细不均匀也会使得共振频率不稳定导致无法产生驻波。
形成原理
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相同、频率相同的波叠加 时形成的波叫做驻波。那么,怎样得到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波,而且这两列波的振幅和频率都相同呢?在实践中一般是利用了波的反射。
比如说弦上的驻波,当声波传播到固定端时会发生反射,反射波与入射波传播方向相反,振幅和频率都相同。因此,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形成驻波。对于管中的驻波,当声波传播到闭口端时同样发生反射,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驻波
以上就是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的全部内容,夫琅和费衍射是平行光的衍射,即要求光源及接收屏到衍射屏的距离都是无限远。右图所示的为用He-Ne激光作光源的实验装置,其中激光器为光源、单缝为衍射屏、接受屏C为衍射屏。因为He-Ne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远场发散角为1毫弧度左右),光束细锐,能量集中,加之衍射狭缝宽度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