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B. 观赏跳水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姿态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C. 一切体积比较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那么,高一物理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A.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
一滑块(可视为质点),通过长度不计的细绳拴在小车上,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经过2s,细绳断裂。细绳断裂后,小车的加速度不变,又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从小车左端掉下,在这段时间内,已知滑块相对小车前3s内滑行了4.5m,后3s内滑行了10.5m。求
(1)小车底板长是多少?
(2)从小车开始运动到滑块离开车尾,滑块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关于第一问,是相对运动,那么先分析下小球的受力,重力、支持力,没有别的力,因为接触面是光滑的,那么,绳断开之后,小球就以绳断开的时刻小车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绳子断开的时刻,滑块和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绳断开之后小车相对滑块做的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注意是相对滑块)
如果看不明白的话给你列个式子自己琢磨琢磨吧
相对位移就是小车前进的距离减去滑块滑动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对地的
小车的位移:设绳子断开时小车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那么小车的位移
x1=vt+1/2at^2
滑块的位移:因为滑块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滑块的位移x2=vt
相对位移x=x1-x2=1/2a^2
明白了么?
接下来列一部方程:1/2at1^2=4.5,t1=3,解得a=1m/s^2
再设整个过程用时t秒,那么这里又有一个位移关系,就是t秒的位移减去(t-3)秒的位移等于10.5米,想不明白的话画个数轴就明白了
那么再列一步:1/2at^2
-1/2a(t-3)^2=10.5,就可以求出整个过程用时多长时间,自己求吧
总时间求出来之后,那么总的相对位移就是1/2at^2,也就是小车的车长
第一问明白了第二问就简单了,第二问问的是对地位移,那么速度乘以时间就是对地位移,再加上前两秒的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你只需把绳子断开时小车的速度(即滑块的速度)求出来就行了
“经过2s,细绳断裂。
设加速度为a,火车在第一根路标时的速度为v1
列方程得
0.5 * a * 6*6 + v1*6 = 120
0.5 * a * 10*10 + v1*10 = 240
解方程得:
a = 2m/s2
v1 = 14m/s
到达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v3 = v1 +10*a = 14 + 10*2 = 34 m/s
所以(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 34m/s
第一卷(46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想要学好物理这门学科是没有所谓的捷径的,只有不停地做题和练习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好好练习一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位置关系是
A.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m
B.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4m
C.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乙在甲之前4m
D.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2m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相遇前任意时刻乙的速度都大于甲的速度,也即相遇前,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而两质点在3s时刻相遇,可知相遇前乙在后,甲在前,出发时两质点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B对,ACD错。
考点:速度时间图像、追击与相遇。
【名师点睛】从常见的三种追及、相遇问题看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
(1)初速度为零(或较小)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大;
(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则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小;
(3)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速度相等之前未追上,则在速度相等时二者间距最小.
2.如图所示,物体A、B由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试题的全部内容,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位置关系是 A.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m B.相遇前甲、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