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试卷?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时间:25分钟 总分:2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 )A.581年 B.589年 C.681年 D.1206年、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B、那么,初一历史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8、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摆正身心,价值千金,成绩好坏,不足为怪,只要努力,无愧天地!祝你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
初一下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 面表格相应位置,每题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历史功绩的赞颂?(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 ”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
4、武则天遗言留无字碑,由后人评价她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评价武则天所写的一句话。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唐朝由盛转衰的女皇帝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看右图,它们反映了哪一时期农业的发展()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一刻千金,千万别浪费。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25分钟总分:2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 )
A.581年B.589年C.681年D.1206年、
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会通河、江南河、邗沟
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在 ()
A.武则天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玄宗时
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
A.洛阳 B.长安C.刘家港 D.泉州
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
A.宋景B.房玄龄C.魏征D.杜如晦
6、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 )
A.翻车 B.筒车C.水排D.水车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中国人都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
A.在城市内,马车往来,摩肩接踵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0、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B、玄奘 C、空海D、鉴真
1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
A.南朝与北朝B.西晋与东晋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1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
A.费无极 B.杨国忠C.秦桧 D.李林甫
1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
A.唐朝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4、“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 )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15、“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
二、材料阅读题。
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25分钟总分:25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 )
A.581年B.589年C.681年D.1206年、
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会通河、江南河、邗沟
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在 ()
A.武则天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玄宗时
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
A.洛阳 B.长安C.刘家港 D.泉州
5、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
A.宋景B.房玄龄C.魏征D.杜如晦
6、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 )
A.翻车 B.筒车C.水排D.水车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中国人都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
A.在城市内,马车往来,摩肩接踵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0、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B、玄奘 C、空海D、鉴真
11、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与下列哪一组相似 ( )
A.南朝与北朝B.西晋与东晋C.前秦与后秦 D.东魏与西魏
1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
A.费无极 B.杨国忠C.秦桧 D.李林甫
1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
A.唐朝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4、“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 )
A.太湖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15、“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
二、材料阅读题。
以上就是初一历史试卷的全部内容,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8、下列佳句中,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