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 历史
  • 2023-04-14
目录
  • 初一下册重点题型数学
  •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 初一下册生物必考重点北师大版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 初一下册重点题型数学

    历史是属于文科类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为繁琐,所以,归纳整理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更多“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内容推荐(↓↓↓)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关于战争类的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1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2.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1.时间:贞观初年。

    2.过程: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的《大唐西旁陵斗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思考: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2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②隋朝国家统一。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

    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汪橡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运磨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3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4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曲辕犁;创制新灌溉──筒车。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

    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科技方面

    (二)文学方面(诗歌)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思考: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辉煌的文化?

    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5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3.统治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6、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二、现实意义:

    (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

    (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三、女皇武则天

    1.称帝: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开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2021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汇总,填空题简答题必考要点

    ★七年级下人教版历史重点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fc3c5445c1ba79cfc8b2d8178c3c5d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历史应该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伍衫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军事上

    1.宋太祖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节度使将对军队的控制。

    2.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

    3.设置枢密院,实行“更戍法”。

    4.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

    二、经济上

    在各路设四司,转运使。

    三、政治上

    1.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2.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3.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设三司管理财政。

    5.在地方上设知州。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2.统治: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3.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腔缓腔,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哪桐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一下册生物必考重点北师大版

    初一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同学们在学历史时要学会总结、归纳。下面我整理了初一历史培唤下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逗中胡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二、山拦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是擅长学习的人。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晌歼袭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宴兄本重点知识(二)

    辉煌的隋唐文化

    1、建筑: 赵州桥 长安城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特点: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

    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

    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改猜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

    4.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1)、代表诗人: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5、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6、绘画

    繁荣的表现: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

    画家:

    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 《步辇图》。《步辇图》反映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吴道子:“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他笔下的人物,神情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称“吴带当风”。

    7、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盛大欢腾的乐舞

    特点:隋唐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点。

    代表作:唐初:《秦王破阵乐》 盛唐:《霓裳羽衣曲》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重点知识(三)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创立

    背景: 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

    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5.科举考试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有: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隐闹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灶乱罩创始人。

    8、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陪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