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学科 > 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提纲免费

  • 历史
  • 2023-04-14
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初一历史提纲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书电子版
  • 七年级下册政治人教版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有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却很吃力。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1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余卖北经济的交流。

    历史 学习 方法

    1.上课好好听讲。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历史这门课,多么不喜欢这个老师,多么想睡觉,都请认真听讲,不发呆不神游。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有PPT课件,可以把特别重要的课件拷回家,打印进行复习。

    2.重视历史课本。老师可能出错,作业可能出错,网络可能出错。但课本绝对是对的(起码对于考试来说是这样),一切依据都要去课本上寻找。考前一定要看书。看书要仔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但又要着眼于宏观。

    3.关于历史错题本有没有必要,我是这样认为的:不同人适合不同的方法,没必要千篇一律。有些错题和年代和人物有关(也就是标准答案可以在书上找到,毫无争议的)值得记下来反复复习,但一些理解题,存在争议的就没必要了。最重要的是有了错题本一定要去看去复习。

    4.认真完成历史作业,这也是非常基本的。一旦有错题,要及时订正,不懂要问亩和,在书上把相关内容勾画出来考前复习。不建议一边做作业一边看书,考试你又看不了。不会的忘记的,先跳过去,做完后去历史书上找,划出来。

    学习历史的窍门

    需要一定的理解。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不是不需要记忆,而是需要去理解。我们能够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往往并不是依靠硬记。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单独阅读书上的文字,还不足以真正理解了这些历史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地图、表格、绘画,以及改编的故事来理解。

    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比较分析法在很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历史比较分析法可以能够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如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对比;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地图和图表的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历史读本都配有大量的地图、表格和绘画。这些设计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历史。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历史的地理沿革、关隘位置、行政区划。一般来说,历史表格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事实的归纳和总结,有时候会采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

    对人名、地名的记忆。很多历史人物的名字不是很好记忆,或者记在后竖耐逗面,忘记前面了。我们可以把某一个历史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这样就好记忆了。如汉武帝,三次攻打匈奴;派遣张骞出西域;建立察举制。单一记忆人名、地名难以牢固记忆,需要我们把人物、地名、事件联系起来。这样记忆还比较全面些。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2020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2)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3)

    初一历史提纲人教版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陆好衡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人教版七早做年级下册历史知识2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生活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2)建国: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袜敬兴旺。

    3.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易混辨析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夏向宋称臣。

    同: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3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3.建国: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4.措施: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灭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3.议和:(1)原因: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思考:岳飞永远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总结: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建立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4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

    (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3)管理: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2.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思考:1.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4)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5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统一: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灭夏: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西夏。

    2.灭金:1234年,蒙古灭金。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2.统治: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3.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七年级下人教版历史重点知识点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人教版

    第1课:

    1、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 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意义: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贞观之治”: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蠢祥,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

    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③注意“戒奢从简”;

    ④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上面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7、材料分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谁说的?唐太宗

    (2)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

    也能够把船掀翻。

    (3)、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4)、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销亏系的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第3课:

    1、“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

    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

    水利事业发达;

    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

    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带斗搏,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

    生产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

    丝织业发达;

    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1、科举制的产生: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

    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 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4、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6课: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天竺”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

    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遣唐使”。

    4、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

    5、唐朝时,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7课: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李白 盛唐时期 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诗仙”

    杜甫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期 诗歌深刻放映历史时代 “诗圣”

    白居易 辉煌不在的唐中期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第8课:

    1、唐朝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

    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

    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

    2、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因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其内容主要是宣扬佛教。

    第9课:

    1、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亲自作战,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在临安(杭州)。

    7、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如何评价岳飞?

    ——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8、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

    ★ 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或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

    2、宋朝政府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很快得到推广。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棉花和茶叶也在江南广泛种植。

    3、宋朝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包括丝织业水平的提高、棉织业的兴起、制瓷业的成就和造船业的发展。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是——临安(杭州)。

    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第11课:

    宋朝人的衣:宋初崇尚节俭,后来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宋朝人的食:饮食非常丰富,夜市的小吃很多,有冷饮,肉食以羊肉、鱼为主;

    宋朝人的住:住四合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院内还种有花草;

    宋朝人的行:有牛车、马车、轿,还可骑驴、骡,出门有旅店;

    宋朝人的娱乐: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宋朝人的节日: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书电子版

    七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间,经过改革,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仓库的储积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

    2.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原因: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依据和条件:隋朝强大的经济实力,人口增加,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等。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和意义: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蚂基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同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4.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不能过分压榨农民,要轻摇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政纳谏;大臣要廉洁奉公。

    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轻摇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任用贤才,重视纳谏;合并州县,改革吏治。

    重要的大臣有:最著名的谏臣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

    贞观之治: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评价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5.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任用贤才,重视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提倡戒奢从简等。

    唐玄宗与唐太宗的相同点: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闷答谨业生产,都注重戒奢从简,都出现了治世局面。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7.唐朝的盛世经济:

    农业: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举指盛行。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珍品。

    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8.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创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完善: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武举和糊名制;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了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9.唐朝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

    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其他: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0.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陆交通。

    日本:三种交往形式: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唐对日本的影响: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例如日文、都城、书法、菜肴、饮茶、节日等。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新罗: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印度:杰出人物: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此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年。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唐朝三位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李白《蜀道难》,诗仙;杜甫 “三吏”“三别”,诗圣和“史诗”白居易《新乐府》。书法名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开写意画先河)

    七年级下册政治人教版知识点

    初中学生有很多历史成绩总是提不上去,甚至还有同学觉得学习历史很难。那么你知道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提纲,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提纲孙耐碰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陈后主骄傲自大

    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

    (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 “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空白(图)

    3、意义: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评价:

    积极方面:意义

    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6、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7、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同之处:

    (1)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在历产生了重大影响

    (3)都兴建了则谈重要亩衫工程(4)都只有2个皇帝,存在时间很短

    (5)都因为x引起人民的反抗

    8、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x大运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原因:

    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

    2、概况: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

    3、内容:

    政治上

    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也可以用实物代替)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

    法律上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民族关系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

    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

    5、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表格

    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第3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一、女皇武则天巩固统治

    1、加强中央集权: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

    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武举

    2、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4)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整个封建社会盛的时候)

    三、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业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2、手工业

    (1)丝织业:以蜀锦最有名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冶铸业

    3、人口:唐初300多万户到唐玄宗时1000多万户

    四、唐朝疆域

    五、唐朝几位皇帝的顺序: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提高历史成绩的技巧有哪些

    熟读课本。初一历史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方法是一遍遍地看。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很多同学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而是把笔记抄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有的同学还会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初一历史归纳总结能力。

    学好历史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1.课前预习

    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丰富历史阅历

    历史教材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中介,我们还应该通过课外读物、影视媒体、当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多方途径涉猎、选择和运用有效历史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和与同学们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体验过程来丰富我们的历史阅历,拓宽我们的历史思维和眼界。

    3.学会记忆

    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掌握答题技巧

    掌握一定的审题、解题等应试技巧。如何审题?概括的说就是细心阅读,深刻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重点放在审题型、审范围、审重点及审字词标点等。如何解题?我们可以采取分析法、筛选法、头尾判断法等。比如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求:

    第一步,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通过阅读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正确理解。

    第二步,注意关键词语,确定时间地点。根据史料总体和关键词语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时间、地点。确定时间和地点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第三步,归纳概括,精练准确。解答史料题,我们应该用简明的学科语言归纳和概括出一个基本观点出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提纲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提纲1-11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2017

    猜你喜欢